| 论文导读: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是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有机磷除草剂,除草性能优异,极易被植物叶片吸收并传导至植物全身,对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都有很高的活性。为明确不同用量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玉米生长的安全性,做如下试验,并为该类产品应用推广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综合以上分析,山东新禾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玉米田各种杂草具有非常显著的防治效果,在试验剂量下对玉米生长安全。关键词:玉米田各种杂草,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除效
 
 近年来,随着玉米面积扩大,玉米田化学除草面积也逐年加大。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是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有机磷除草剂,除草性能优异,极易被植物叶片吸收并传导至植物全身,对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都有很高的活性。为明确不同用量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玉米生长的安全性,做如下试验,并为该类产品应用推广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论文发表。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药剂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山东新禾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对照药剂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农达)(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 1.2 供试作物 春玉米(吉单27)。 1.3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试验田。论文发表。试验地肥力中等,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PH值7.0、有机质含量2.26%,地势平坦,秋整地。前茬作物为大豆,采用乙草胺+2.4-滴丁酯封闭除草,对后茬作物及杂草无影响。小区主要杂草为稗草、野黍、苋、藜、蓼、苘麻、铁苋菜、卷茎蓼等。试验田玉米于5月5日播种,5月24日出苗。 1.4 试验设计和施药方法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是: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用量150克/亩、200克/亩、250克/亩、400克/亩,对照药剂:农达用量200克/亩,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处理。小区面积26平方米,每处理四次重复,各小区随机排列。在6月30日,玉米9叶期,株高40-60厘米时施药一次,喷液量为每亩30公斤。施药采用新加坡利农私人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农HD400背负式喷雾器械。喷雾器喷头安装防护罩,选择无风天气对玉米株行间杂草进行定向喷雾一次。 表1 试验设计   
    
        
            | 处理编号 | 处理 | 施药剂量(制剂量) | 施药剂量(有效成分量) |  
            | 1 |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 150克/亩 | 922.5克/公顷 |  
            | 2 |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 200克/亩 | 1230克/公顷 |  
            | 3 |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 250克/亩 | 1537.5克/公顷 |  
            | 4 |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 400克/亩 | 2460克/公顷 |  
            | 5 | 农达(对照药剂) | 200克/亩 | 1230克/公顷 |  
            | 6 | 人工除草 |     |     |  
            | 7 | 空白对照 |     |     |  1.5 调查方法 采用Z字型五点取样法,每小区定5点,每点1㎡。调查三次,即施药前调查小区杂草基数,施药后15日、30日调查防效。施药后30天调查各处理杂草鲜重,计算鲜重防效。施药前小区杂草基数为99-118株/㎡,其中稗草占17.5%、野黍12.6%、苋14.0%、藜20.4%、蓼6.4%、苘麻6.9%、铁苋菜13.1%、卷茎蓼4.3%、其他杂草4.5%。 1.6 药效计算方法   注:ck—空白对照区活草数(或鲜重),pt---处理区残存草数(或鲜重) 1.7 作物安全性调查 目测法观察,调查各小区玉米生长是否正常,并记录受害症状即恢复正常生长的时间。调查3次,即施药后3天、7天、15天。 2.结果与分析 2.1药剂评价 施药后15天调查,处理1、2、3、4对稗草、野黍的平均株防效均在99%以上;对藜、苋、蓼、铁苋菜、卷茎蓼、苘麻、野西瓜苗等阔叶型杂草防效均在99%以上;与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农达)防效持平,低于人工除草处理。经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2-1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防除春玉米田杂草试验株防效(%)——施药后15天   
    
        
            | 处理名称 | 稗草 (株/㎡) | 防效(%) | 野黍 (株/㎡) | 防效(%) | 藜 (株/㎡) | 防效(%) | 苋 (株/㎡) | 防效(%) | 蓼 (株/㎡) | 防效(%) | 禾本科草防效(%) | 阔叶草防效(%) | 总防效(%) |  
            | 1 | 0.15 | 99.1 | 0 | 100 | 0.1 | 99.4 | 0 | 100 | 0 | 100 | 99.6 | 99.9 | 99.8 |  
            | 2 | 0.1 | 99.4 | 0.05 | 99.4 | 0.1 | 99.5 | 0 | 100 | 0.05 | 99.0 | 99.4 | 99.7 | 99.6 |  
            | 3 | 0.05 | 99.8 | 0 | 100 | 0 | 100 | 0 | 100 | 0 | 100 | 99.9 | 100 | 99.9 |  
            | 4 | 0 | 100 | 0 | 100 | 0 | 100 | 0 | 100 | 0 | 100 | 100 | 100 | 100 |  
            | 5 | 0.15 | 99.0 | 0 | 100 | 0.1 | 99.3 | 0.05 | 99.8 | 0.05 | 97.5 | 99.4 | 99.7 | 99.7 |  
            | 6 | 0 | 100 | 0 | 100 | 0 | 100 | 0 | 100 | 0 | 100 | 100 | 100 | 100 |  
            | 7 | 23.5 |     | 12.5 |     | 21.75 |     | 15 |     | 3.75 |     |     |     |     |  施药后30天调查,处理1、2、3、4对稗草的平均株防效为97.9-99.1%;野黍为99.2-99.7%;总防效是99.8-99.9%;对藜、苋、蓼、铁苋菜、卷茎蓼、苘麻、野西瓜苗等阔叶型杂草平均株防效均在98%以上,总株防效是99.7-99.9%,经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各处理之间仍差异不显著。 表2-2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防除春玉米田杂草试验株防效(%)——施药后30天   
    
        
            | 处理名称 | 稗草 (株/㎡) | 防效(%) | 野黍(株/㎡) | 防效(%) | 藜 (株/㎡) | 防效(%) | 苋 (株/㎡) | 防效(%) | 蓼 (株/㎡) | 防效(%) | 禾本科草防效(%) | 阔叶草防效(%) | 总防效(%) |  
            | 1 | 0.4 | 97.9 | 0.05 | 99.2 | 0.3 | 99.0 | 0.15 | 99.4 | 0.1 | 98.0 | 98.7 | 99.1 | 98.9 |  
            | 2 | 0.2 | 99.0 | 0.1 | 98.8 | 0.15 | 99.4 | 0.1 | 99.5 | 0.1 | 98.1 | 98.9 | 99.4 | 99.3 |  
            | 3 | 0.35 | 98.5 | 0.05 | 99.7 | 0.25 | 98.9 | 0.1 | 99.3 | 0.05 | 98.4 | 99.0 | 99.4 | 99.2 |  
            | 4 | 0.2 | 99.1 | 0.1 | 99.3 | 0.1 | 99.5 | 0.05 | 99.7 | 0.05 | 98.1 | 99.1 | 99.6 | 99.4 |  
            | 5 | 0.25 | 98.6 | 0.1 | 99.3 | 0.2 | 98.9 | 0.15 | 99.5 | 0.2 | 92.6 | 98.9 | 99.3 | 99.2 |  
            | 6 | 0.32 | 98.6 | 0.08 | 99.0 | 0.2 | 99.3 | 0.11 | 99.3 | 0.1 | 97.6 | 98.8 | 99.4 | 99.2 |  
            | 7 | 37.75 |     | 77.5 |     | 16.75 |     | 10.25 |     | 3.0 |     |     |     |     |  施药后30天后杂草鲜重调查结果,处理1、2、3、4对稗草、野黍的平均株防效均在99%以上;对藜、苋、蓼、铁苋菜、卷茎蓼、苘麻、野西瓜苗等阔叶型杂草防效为99-100%,总鲜重防效是99.8-99.9%。与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农达)防效持平,低于人工除草处理。经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2.2安全性分析 由于在施药时加强了安全保障措施,避免了药剂飘移到玉米植株上,因此对施药后3天、7天,15天的药剂安全性观察,各处理玉米生长正常,无药害状。 2.3产量影响 秋季测产结果,处理1、2、3、4增产率分别为60%、62.1%、62.4%、62.4%,其中处理2、3、4处理高于人工除草处理,经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 3. 试验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山东新禾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玉米田各种杂草具有非常显著的防治效果,在试验剂量下对玉米生长安全。论文发表。 技术要点:在玉米8~9叶期,株高40~60厘米施药防除效果最佳,药剂用量以150~200ml/亩(有效成分用量922.5~1230克/公顷)为宜;施药应选择无风天气,并在喷雾器喷头安装防护罩,以免飘移到玉米植株上,在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