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不同铁制剂对石灰性土壤条件下猕猴桃树缺铁黄化的矫治效果研究

时间:2012-03-17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目的】明确陕西杨凌渭河滩地猕猴桃出现黄化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喷施铁制剂矫正效果的比较,筛选出理想的铁制剂用于果树缺铁黄化病防治。【方法】以陕西杨凌西桥村出现缺铁黄化的猕猴桃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诊断和叶片诊断等方法确定黄化的原因,并以清水为对照,喷施不同铁制剂(硫酸亚铁、柠檬酸铁、复合氨基酸铁、乳酸亚铁和腐殖酸铁)进行矫治,检测其对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猕猴桃黄化的原因不是土壤铁含量低,而是由于植株过多吸收了P、K、Zn、Mn等元素,引起养分不平衡而导致的对铁吸收产生拮抗作用;不同的铁制剂对猕猴桃黄化的矫治效果有差异,其中以柠檬酸铁和复合氨基酸铁的处理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猕猴桃叶片的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以及果实中VC、可溶性固形物、全铁的含量,有效改善了果实品质。【结论】在供试的几种铁制剂中,柠檬酸铁和复合氨基酸铁是矫治果树缺铁黄化的最理想制剂。
论文关键词:猕猴桃,缺铁黄化,诊断与矫治,铁制剂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被誉为“水果之王”[1]。陕西是国内猕猴桃的主要产 区之一,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 3[2],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渭河以南至秦岭北麓。有报道调查发现关中猕猴桃产区渭河两岸的河滩地及低洼地果园缺铁性黄化病发生普遍,程度严重[3]。缺铁使植物叶片失绿,影响植物的光合、呼吸及代谢作用[4] ,严重缺铁可导致果树死亡[5],给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西北石灰性土壤地区,果树缺铁黄化一直是困扰果品生产的一大难题[6] 。因此,如何更好地诊断、矫正果树的缺铁黄化,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7], 然而对猕猴桃缺铁黄化的矫正研究相对较少。本试验以陕西杨凌西桥村出现缺铁黄化的猕猴桃园为研究对象,同时使用不同的铁制剂进行叶面喷施矫治,比较不同铁制剂对猕猴桃黄化的矫正效果,以期筛选出较为理想的铁制剂,为石灰性土壤条件下猕猴桃乃至所有栽培果树的缺铁黄化矫治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并为相似环境条件中其他作物的缺铁黄化研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供试猕猴桃品种为秦美, 树龄5年, 猕猴桃园约五亩,南北方向共栽植6果树,每行20~25株,根据黄化病发生程度分级[3],此果园内黄化程度应为4级。

供试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为:全氮1.09 gkg-1,碱解氮92.38 mgkg-1,全磷1.32 gkg-1, 速效磷14.19mgkg-1,全钾10.57gkg-1 ,速效钾93.74 mgkg-1,水溶性钙4.32 cmolkg-1,水溶性镁2. 05cmolkg-1,有效铁9. 95 mgkg-1,pH 8.02。

供试铁制剂有硫酸亚铁、柠檬酸铁、复合氨基酸铁、乳酸亚铁和腐殖酸铁5种。配制5种铁制剂各7L ,其FeSO4 含量均为1000 mgkg-1 ,并用氨水调节pH 值为4~5 [8]。络合铁中FeSO4与络合剂的物质的量比为0.6∶1[9]

1. 2 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于2009年4月26日至2010年9月26日进行。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对照(清水) 、硫酸亚铁、柠檬酸铁、复合氨基酸铁、乳酸亚铁和腐殖酸铁处理,铁制剂施用方法均为叶面喷施。各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每个重复选择两个典型植株。铁制剂喷施时间为5月2日(展叶期) 第1次喷施,5月12日第2次喷施,5月26日(坐果期) 第3次喷施,7月9日(果实膨大期) 进行第4次喷施。

1. 3 样品采集及处理

1. 3. 1 土壤样品 以根为圆心,在半径1 m的圆周上选取4个样点,采集0~40 cm 的耕层土壤农业论文,同一重复不同猕猴桃树的土样混合为一个土样,采集黄化树混合土样3个,并在对应重复里同时采集正常猕猴桃树的土样作对照。土样混合均匀后以四分法取样、风干、磨碎、过塑料网筛后保存于封口袋中备用。用于测定分析基本理化性质的土样,在全园以“S”形多点采集,四分法混合取样。

1. 3. 2 植物样品 喷施铁制剂之前, 4月26日采集果树新梢期正常与黄化植株叶片;喷施后, 5月9日果树展叶期第一次采集叶片,6月25日果树坐果期第二次采叶,9月26日果实成熟期第三次叶片与果实的采集。叶片采集方法为采集树冠外围新生枝条中部完全展开的无病虫害叶片,每棵树取30~40片。将叶片清洗干净后,取出一部分用于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其余部分在105℃下杀青30min ,80℃下烘干,用玻璃研钵磨碎过孔径为1mm的塑料网筛备用。果实采集方法为每个处理采集大小相似,结果部位相同的果实60~80个。

在采集上述喷施铁制剂的黄化植株叶片和果实的同时,随机采集相同数量的正常植株样品一并带回用于比较分析。

1. 4 测定项目及方法

叶片叶绿素含量采用丙酮提取,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10]

用1 molL-1盐酸浸提叶片干样[11] ,测定叶片有效铁的含量。土壤和猕猴桃树叶片样品中其它相应指标的测定,均采用文献[11]的方法。

VC测定采用2,6-二氯靛酚法,可溶性固形物用手持糖量计测定,Fe、Zn的测定是将果实用纯水洗净晾干,在烘箱中105℃在干燥4h,干燥至恒重,称重后磨成细粉,样品置于蒸发皿中,在电炉上低温炭化,然后在马弗炉上灰化,直至无黑色碳粒为止,加2molL-1HCl溶解灰分后移入100mol容量瓶中,洗净蒸发皿,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定容后用AAS法测定。

1. 5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 Excel 进行计算和绘图 ,运用 DPS 7.05进行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 P < 0.05)。

2 结果与分析

2. 1 猕猴桃叶片缺铁黄化的诊断

2. 1. 1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有效铁的临界值为10 mgkg-1 [12],从表1可以看出,缺铁黄化猕猴桃和正常猕猴桃中土壤有效铁的含量虽比临界值略低,但两者土壤基本养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由此说明,猕猴桃缺铁黄化不是由于土壤缺铁及其他营养元素差异所引起的论文网站。

表1 缺铁黄化和正常猕猴桃的土壤养分含量

Table 1 Soil nutrient contents of chlorosis andnormal kiwifruits

 

土样

Soil sample

全氮

Total N/

mgkg-1

碱解氮Available N/

mgkg-1

速效磷

Olsen P/

mgkg-1

速效钾

Available K/

mgkg-1

有效铁

Available Fe/

mgkg-1

有效锰

Available Mn/

mgkg-1

有效锌

Available Zn/

mgkg-1

有效铜

Available Cu/

mgkg-1

有机质

OM/

gkg-1

黄化猕猴桃

Chlorosis

1.10 a

92.16 a

14.36 a

98.2 a

9.67 a

7.49 a

5.70a

1.28 a

8.89 a

正常猕猴桃

Normal

1.08 a

92.86 a

14.21 a

94.9 a

9.82 a

6.75a

5.43a

1.34 a

8.94 a

注:同列数据后标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下表同。

Note:Different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0.05 by Duncan’smultiple test.The same as below.

2. 1. 2 叶片养分含量 对4月26日采集的未喷施铁制剂之前果树新梢期的叶片进行相关结果分析如表2所示。表2显示,缺铁黄化猕猴桃和正常猕猴桃叶片相比,叶片的氮、钙和镁、铜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缺铁黄化猕猴桃叶片的有效铁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猕猴桃,说明营养元素铁的缺乏可能是导致猕猴桃黄化的直接原因;缺铁黄化猕猴桃叶片的磷、钾和锌、锰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猕猴桃,表明植株吸收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不平衡及微量元素之间的不平衡,可能是导致猕猴桃缺铁的间接原因[13]

表2 缺铁黄化和正常猕猴桃叶片的养分含量

Table 2 The nutrient contents of kiwifruit leaves in chlorosis and normal plants

 

喷施前叶片

Before Application

氮 Nitrogen/

%

磷 Phosphorus/

%

Potassium/

%

Copper/

mgkg-1

Zinc/

mgkg-1

有效铁

Available Iron/

mgkg-1

Magnesium/

mgkg-1

Calcium/

gkg-1

Manganese/

gkg-1

黄化

Chlorosis

2.27 a

0.25 a

1.81 a

28.38 a

38.22 a

112.5 b

28.82 a

3.41 a

0.92 a

正常

Normal

2.23 a

0.21 b

1.36 b

27.05 a

29.53 b

128.5 a

19.88 b

3.90 a

1.05 a

2. 2  喷施铁制剂对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在未喷施铁制剂之前,黄化的猕猴桃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小于正常叶片的含量;在喷施铁制剂后出现明显的复绿现象,表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喷施铁制剂后增加。由表3可知,第1次喷施铁制剂后,喷施铁制剂的每个处理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的含量,其中复合氨基酸铁、柠檬酸铁、FeSO4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乳酸铁、腐殖酸铁的处理。第2次、第3次喷施后,叶绿素含量较第1次均有大幅度增加,复合氨基酸铁的处理显著好于其他处理,其中与柠檬酸铁的差异不显著,乳酸铁、腐殖酸铁的处理显著好于FeSO4。第4次喷施后叶绿素含量仍有增加,表明猕猴桃从展叶期至成熟期之间叶绿素含量一直处于增加之中,此时柠檬酸铁、复合氨基酸铁的处理已达到正常叶片叶绿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乳酸铁、腐殖酸铁的处理高于FeSO4,而FeSO4亦显著高于对照。从图1也可以看出柠檬酸铁、复合氨基酸铁在不同时期喷施的过程中对叶绿素的增加率也一直高于其他处理。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不同肥种的竹蔸施肥对竹蔸腐烂度及出笋量影响的探讨
下一篇论文:不同马尾松混交林混交效果评价_闽粤栲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