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一部《资本论》现代诠释的新教材—评王毅武、康星华编著《〈资本论〉现代教程》-论文网

时间:2014-11-01  作者:李成勋,陈丕衡

论文摘要:资本论〉现代教程》是新形势下对《资本论》理论系统而生动的诠释,是一本以现代理念、现代语言、现代方式阐释《资本论》的新教材,具有时效“新”、意义“新”、理念“新”的特点。体现了新时期对《资本论》的学习、研究、教学、宣传已经到了一个继承、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全书依据《资本论》原著四卷的体系结构,分为10篇33章,对于在新时期宣传与研究《资本论》,提升《资本论》在中国的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资本论,现代意义,现代理念,时效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部巨著曾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投身革命和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然而,一方面由于近些年在《资本论》学习中过分拘泥于“形似”,存在不同程度的教条主义和浪漫主义倾向;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当代资本主义新现象和新特点的出现,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也存在一个如何适应与发展的问题。因而与某些西方国家高等院校开设《资本论》课程、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相反,在我国,近年来“《资本论》过时论”、“《资本论》无用论”颇为流行,《资本论》教学与研究出现了举步维艰的情况。针对民众对《资本论》的不解与误解、科研与教育界一些人对《资本论》的曲解与臆解,如何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联系起来,拓展与创新《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精品教材”系列之一的《〈资本论〉现代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于2009年3月出版。该书由王毅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与康星华两教授共同完成,是系统阐述《资本论》的学术新作,具有时效“新”、意义“新”、理念“新”的特点和以新时期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为研究背景的重要意义。

一、时效“新”

《马克思与〈资本论〉》(1979年)是我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出版的第一本关于《资本论》方面的学术著作,时隔30年之后,王毅武教授的《教程》面世,倍感亲切。我和毅武在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多次接触,也是学术之友,我担任学会副秘书长时,他是常务理事。后来,我开始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学,毅武则进入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领域。但是,我们的共同之点是《资本论》的研究仍然是自己的基本功和核心任务,《教程》的撰写与出版当是王毅武同志和康星华教授长期潜心研究的结晶。

长期以来,我们对《资本论》的学习,存在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严重脱离现实的倾向。这种学习方法使《资本论》这部巨著的光芒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以致许多人对《资本论》失去兴趣,使“过时论”与“无用论”的“非议之音”日益蔓延,造成《资本论》的教学和研究出现遭受冷遇的困难局面。其实,现实生活早已证明《资本论》并没有过时,也并非无用,“过时论”与“无用论”的说法既不实际,也无道理。其一,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仍在认真研究《资本论》,甚至推崇马克思为世界最著名的思想家;其二,真正的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其三,尽管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然而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却是一个稳定的大架构,只要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不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个大架构必然是稳定的;其四,市场经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目前以及今后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摆脱或超越。特别是此次从美国开始的世界性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西方一些国家《资本论》脱销的事实更是雄辩地证明了《资本论》的现实价值。当然,现实存在的一些不利于《资本论》教学、研究的因素也确实需要我们去克服、消除。因此,解答学习者的疑问(包括反对者的责难)、传播《资本论》基本理念、阐释《资本论》的现代意义是现阶段撰编《资本论》相关教材的基本要求。

笔者在对《资本论》的长期教学实践与学术探讨中,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料与研究素材,在遵循《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结构、忠诚于原著本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实际,于2008年10月编写完成了这本《教程》。在《资本论》被莫名“忽视”的时段里,已鲜有类似的著作面世,而《教程》的“逆势”出版,在《资本论》教学与研究的持续之路上知难而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时效意义无可置疑。特别是在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再是以传统计划经济为研究背景,也不再是以教条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方式对待《资本论》。这是《教程》颇大的转变与创新。

二、意义“新”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现实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马克思这一“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重要的科学文献。《资本论》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虽然《资本论》首卷已经出版了140余年,但从《教程》对于《资本论》的介绍与阐释来看,其现代意义仍然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与背景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及其内在规律。

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基本确立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其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路径与战略的改进与完善。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校学生党建两个“30年”的比较和启示_高校党建-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新时期“红岩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理念的培养_理想信念-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读者推荐的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