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为界,建国60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一个“30年”,高校党建收获了重大成果又遭受了比较多的曲折和比较严重的挫折,是经验教训并存的30年;后一个“30年”,高校党建不断取得新成果,是成就非凡的30年。比较研究前后两个“30年”高校党建工作,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的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校党建,两个,年,比较,启示
新中国60年来的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十一届全会以前的30年是一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30年是后一个时期。在前一个30年中,是高校学生党建的艰辛创立、曲折前进、严重受挫的阶段。后一个30年是高校学生党建的恢复创新、继承、丰富发展的阶段。认真回顾、梳理、反思、总结高校学生党建两个“30”年,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1949—1978年:高校学生党建的艰辛创立、曲折前进、严重受挫并存的“30年”
1.高校学生党建的初步建立时期(1949――1966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在对旧中国的高等学校进行接管、接收、接办与初步改造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这期间,大批党的干部调入高校担任领导职务,党对高校的领导得到加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开端。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这使党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牢固确立。从此,高校在党委的领导下,高校党建工作得到全面加强,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开始有新的发展。这一时期高校在党委的领导下,明确党政分工,健全政工机构,建立学生政工干部队伍。为了坚持又红又专的培养方向,各高校逐步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帮助学生端正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还通过劳动、军训以及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这一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也遇到了严重挫折,如党内出现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以及部分高校以党代政的倾向,使高校党建设工作受到影响,甚至步入歧途。总之,这一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既取得伟大成绩,又存在严重失误与挫折,但从总体上来看成绩是显著的。这17年的高等教育,培养造就了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一代新人。这一代人至今仍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和骨干,这与这个时期高校加强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2.高校学生党建曲折受挫阶段(1966――1976年)
1966-1976年是高校党建工作遭受严重挫折时期。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踢开党委闹革命”、“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理论的错误指导下,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严重的偏差,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被否定,党的领导被抛弃,党的组织被破坏,党的思想建设被削弱,党的工作几乎全面瘫痪。这个时期高校也成为“重灾区”,党建工作受到致命的冲击。高校党建工作被全盘否定,高校各级党的干部统统被打倒,基层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被冲垮,工宣队、军宣队取代了党的领导。“文化大革命”后期虽然也规定了高校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但实际权力机构是“革命委员会”,党组织很难发挥作用。一时间,不按教育规律办学的“空头政治”、形式主义、实用主义之风盛行,导致教师难以认真教书,学生难以认真读书,高等教育事业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1978—2009年:高校学生党建的恢复与初步建设、深入反思和全面发展的“30年”
1.高校学生党建的恢复与初步建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党建发展指明了方向,使高校党的建设步入恢复与发展的轨道。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以拨乱反正、恢复建设为主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试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要求高等学校的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经过1978年到1984年的拨乱反正和对教育事业的有力整顿,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党内和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最终酿成1989年的“6·4”政治风波,使党建工作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致使高校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受到质疑。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他强调高等学校必须“抓紧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2]
2.高校学生党建深入反思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在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党逐步对前一阵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反思,使党建工作走上了正轨。与此同时,高校的党建工作也逐步进入了一个深入反思与重树核心的历史时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