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马克思主义论文

论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民主思想-论文网

时间:2013-11-23  作者:李娜
陈独秀在决定毫不隐讳的站在托洛茨基所领导的国际反动派即“真正马列主义”的旗帜之下后,他的思想脱离了马列主义的正确轨道,向托洛茨基主义转化,陈独秀不仅用托洛茨基主义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且在革命策略上沿用了托洛茨基主义的内容,即“国民会议”的口号。陈独秀认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整个革命形势进入了低潮,“目前没有革命高潮的局势,并且革命高潮也不会有马上到来的可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国民会议”运动是中国革命最好的选择。他说:“目前既然是没有革命高潮的局势,无产阶级既然不能即时武装暴动,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缩短过渡时期,为加速到革命阶段的速度,为要求自己的利益,为力争自己解放的斗争的条件--政治自由,也对于已经开始的民主运动所应取的态度,便不应该消极的或用激烈而无行动的空洞的口号来抵制,而应积极的号召广大的下层民众参加这一行动,领导这一斗争,使之彻底的民主化,使之向前发展,走向革命的高潮。”这就是陈独秀提出国民会议口号的理论背景和现实依据及其目的。

陈独秀基于中国社会性质的错误认识,受到了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影响,主张国民会议完全不适合中国革命的需要。这些内容看起来似乎很美,但却不中用。国民会议运动实际上是适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合法议会斗争,可是中国社会性质却完全不一样,国民会议运动完全脱离了中国实际。同时,陈独秀居然还一厢情愿地希望国民会议运动能够得到国民党统治的承认,取得合法化地位,从而达到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目的,所以他说:“我们要懂得国民党政府之存在是一个事实,不可否认便可了事,而是要造成某种力量怎样去动摇,推翻它的存在,他们可以利用国民会议做争夺权利的合法工具,我们也可以利用国民会议,以力争民主政治做反对军阀官僚等一切反动势力的合法工具”。陈独秀为中国设计的这种通过议会斗争的合法运动,推动革命进入高潮的道路,完全是闭门造车的自欺之谈,这条显然走不通,国民会议运动无异于与虎谋皮。

毛泽东说的好:“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所以我们可以说国民会议的主张,实际上是取消革命的主张,放弃革命,看不到革命的前途和希望。陈独秀的这一思想明显受了托洛茨基的影响,加上他根深蒂固的“城市中心论”主张以及远离中国革命的实际战场,囿于这些因素,他怎么也不可能把中国革命的高潮与农民阶级和农村根据地联系在一起。

陈独秀走上托派道路完成了他人生上的又一次重大转化,对这次转化,托派曾几次吹嘘“其划时代的意义,当不在创立中共之下,……是他的政治生活还在向上的象征。”事实恰恰相反,这次转化是他参加革命以来,由“封建正统教育的接受者”转化为“康党”,再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化为无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不断进步之后的一次倒退,是一个历史的悲剧。陈独秀在这一时期民主思想的转向,主要是因为没能真正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没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这一时期陈独秀的民主思想也有闪光点——党内民主的思想,但总体上说,由于他逐渐远离革命斗争的实际,以及退出党的领导核心后,自身环境与地位的变化,其民主思想的主体不适应中国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对此我们只能作为思想史上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也有助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问题致中共中央的信》.《陈独秀著作选》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 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问题致中共中央的信》.《陈独秀著作选》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 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问题致中共中央的信》.《陈独秀著作选》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 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唐宝林.《陈独秀传——从总书记到反对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评析阿格里塔对消费社会的解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_后福特制-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领导干部脱离群众问题研究-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读者推荐的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