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制度选择集合的变化
首先是原有制度要素内部的变化。如人们对会计要素的重新认识,对公允价值适用性的探讨,会要求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变更;再比如,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逐步健全与完善,原有财务规范与会计规范之间的界限需要重新选择与确立。有人提出,应将会计制度的执行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交由会计准则来执行。实施上,一些原属于会计制度的内容已经被会计准则所涵盖,这样会计制度的均衡关系必须重新调整。其次是会计制度变迁的成本效益分析。从旧的制度安排转向新的制度安排,必将引起经济学所谓的“交易费用”,这些制度成本一般包括:⑴设计费用;⑵执行费用(如宣传、培训费用、试点费用);⑶调整费用(制度的修改、完善);⑷新制度执行初期各方面不适应造成的机会成本(如抵触成本、摩擦成本等)。相应地,心得制度也会带来一系列制度收益,如制度激励(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所形成的增收节支额;约束不良行为以及制度实施而减少的损失(如国有资产流失的减少)等的机会收益。制度选择的标准就是要使“制度收益>制度成本”。
2、技术的改变
一方面,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重组,国际会计准则的技术标准发生了新的变化[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相应的工作成果(会计技术标准)也由原来的国际会计准则(IAS),改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原先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主要依据是IAS,现在也必须做出调整。另一方面,近年来,欧美各国的会计标准与IASB的会计标准趋同的速度加快,也迫使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我国的会计环境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特有的转轨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技术标准问题需要重新加以探讨,并最终在世界认可的情况下加以确认。此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等的建立,原有制度内部与外部的通道渠道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传统的制度形式(如书面形式)可能会转向网络形式(电子化),这样势必打破原有的均衡状态,转而谋求新的平衡。
3、需求的变化
“入世”而未“入市”,给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带来了很多障碍,尤其突出的是各国倾销与反倾销的起诉与应诉接连不断。目前,我国是全球反倾销受害最严重的国家,出口在全球占4%,而遭受反倾销立案数量却占到了14%。从一定意义上讲,反倾销不是普通的法律诉讼,也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发生在既定法律程序下的会计纷争,一旦反倾销调查发起,调查机关与有关当事人就迅速卷入到一场关于产品成本与价格的会计争论之中,迫切需要得到会计制度创新的支持。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本保全理论的拓展,要求企业对人力资源价值加以更加具体的会计规范。个人资产的不断增多,要求私人会计得到发展。老龄社会的到来,使年金会计问题变得紧迫,等等。这些都需要对原有制度进行新的安排。
4、其他因素
如对外开放的扩大,必须加快完善跨国经营中企业税务会计活动的处理要求和会计规范;世界资本市场的变化及我国金融体制、保险体制等的改革,要求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物价变动会计、保险会计等制度有所创新和发展。此外,会计理论基础(除了传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之外,社会学、数学等也成为会计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的扩展对制度变迁也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趋势
纵览全球,在二十世纪的最后20年中,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世界贸易组织(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证。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在促进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加入WTO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一步,同时也为我国深化会计制度改革,进一步实现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借鉴国际惯例,加强会计制度监管,确保我国的会计制度能够更好的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玉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评价.会计研究[J].2001年第9期.
[2]金静红.会计制度变迁的思考.财会通讯.学术[J].2005年第3期.
[3]李连军.会计制度变迁与政府治理结构.会计研究[J].2007年第6期.
[4]冯巧根.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和发展.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年1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