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景德镇地区不同下垫面的温度特点,并建立了不同下垫面最高、最低温度预报方程,可为城市规划、业务实验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
论文关键词:温度,观测,分析
不同下垫面的温度是不同的,目前,在我国城市之中最主要的下垫面有二种:一是水泥地面、一是草面。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人口的增加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及城市规划的要求,迫切需要知道不同下垫面的温度特点。为开展城市多样性的环境温度预报服务,景德镇市气象局提出了城市气象环境温度预报服务系统研究这一课题,对草面、水泥地面温度进行了长期对比观测,以期发现草面和水泥地面温度特点,并进行预报。
2 项目仪器设置及方法
2.1对比观测仪器设置
对比观测仪器设置:水泥路面温度观测下垫面采用1米×1米×10厘米的水泥板,水泥板水平埋入土中,上表面与地面齐平,水泥板中央预留有与半个温度表水平表身相一致的两个凹槽。仪器安置在浅层地温场东1米,东西向小路南10厘米处。草面温度观测场地选择在浅层地温场西侧,草地面积1米×1米,草面高度不高于10厘米。温度表水平安装在距地6厘米的支架上,支架应使用木质结构,草面温度表南北向位置与地面温度表大致保持一致。观测踏板安置参照浅层地温场要求[1]。
2.2 对比观测项目与方法
对比观测项目为最高、最低温度。方法为每天人工肉眼观测。
3 对比观测资料分析
不同下垫面的温度是有明显差异的,但有什么特征和变化规律,并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2,3]。本次对比实验数据选取水泥地面和草面做为不同下垫面,水泥地面选取江西省乐平市气象站2005年12月至2006年10月资料,草面选取江西景德镇市气象站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资料。
3.1 水泥地面温度特点
3.1.1 水泥地面温度月分布特征
对2005年12月至2006年10月乐平市每天观测的最高、最低水泥地面温度进行各月平均,得到表1。
表1 2005年12月至2006年10月乐平市水泥地面温度(℃)月分布
水泥面T/月
200512
200601
200602
200603
200604
200605
200606
200607
200608
200609
200610
平均最高
19.4
18.0
16.2
28.1
37.3
40.3
44.4
51.2
56.3
44.4
35.1
月极端最高
26.5
35.0
36.7
44.1
49.7
57.2
57.3
60.0
66.8
60.6
45.5
平均最低
1.9
4.2
6.0
8.5
15.1
20.2
23.7
27.7
27.5
20.6
18.9
月极端最低
-5.7
-4.0
-0.5
-1.3
7.6
14.0
19.2
24.2
22.5
16.0
14.0
从上表可以看到,水泥地面温度具有与气温一致的月变化,且明显较气温高,1-6月一致上升,7、8月到达最高点,之后又明显降低。水泥地面最高温度在7月、8月最高温度一般都可达50℃以上,极端最高接近70℃,而5月、6月也可达40℃以上,极端最高接近60℃。水泥地面最低温度全年大部在0℃以上,最小05年12月平均月最低1.9℃,极端最低-5.7℃。最大2006年8月,平均最低27.5℃,极端最低22.5℃。
3.1.2 水泥地面温度与气温比较
为比较水泥地面温度与气温,将观测时段中每天的水泥地面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与相应每天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进行差值,并逐月平均。
表2 2005年12月至2006年10月乐平市水泥地面T泥高-TG与T泥低-TD(℃)月分布
要素/年月
200512
200601
200602
200603
200604
200605
200606
200607
200608
200609
200610
高温之差
T泥高-TG
T泥高-TG
T泥高-TG
T泥高-TG
T泥高-TG
T泥高-TG
T泥高-TG
T泥高-TG
T泥高-TG
T泥高-TG
T泥高-TG
月均值
7.8
6.8
5.9
9.9
12.1
13.1
13.8
16.4
21.2
14.6
7.9
月最大
14.2
14.3
15.1
18.4
19.1
25.2
22.1
22.9
29.4
24.3
13.8
月最小
-0.2
0.3
-3.8
0.4
0.7
1.9
-1.2
2.5
3
2.5
1.9
低温之差
T泥低-TD
T泥低-TD
T泥低-TD
T泥低-TD
T泥低-TD
T泥低-TD
T泥低-TD
T泥低-TD
T泥低-TD
T泥低-TD
T泥低-TD
月均值
-0.7
0.1
1.2
-0.2
0.3
1.0
1.0
1.2
1
0.5
0.5
月最大
1.3
3.2
10.6
3
6.9
7.6
3.4
2
4.4
5.2
1.8
月最小
-3.4
-2.5
-1.2
-1.6
-3.6
-0.9
-0.3
-0.2
-0.2
-0.9
-1
表中T泥高-TG表示水泥地面最高温度与最高气温之差,T泥低-TD表示水泥地面最低温度与最低气温之差,下同。
水泥地面最高温度远比最高气温高,2006年4-8月的月均差值均在10℃以上,最大8月份平均月均差值达21.2℃,极端最大温差达29.4℃。而其它月份也有5-10℃的差值。即盛夏水泥地面最高温度较最高气温偏高可达20-30℃,冬春季偏高较小,也可达6-10℃。水泥地面最低温度与最低气温的差距则不是很明显,最大月均差1.2℃,最小-0.7℃,总体来讲偏高的时段还是明显偏多,11个月中仅有二个月均偏低,而且绝对值也较小。
3.1.3 不同天气下的水泥地面温度与气温之比较
表3不同天气情况下水泥地面T泥高-TG与T泥低-TD(℃)总体特征
T泥高-TG
T泥低-TD
晴
13.8
0.3
雨
7.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