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使用楼梯时,旅行时间可通过平均步行速度和垂直方向的距离来计算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垂直方向的距离可以使用楼层间的楼层高度来近似旅行代价的量测必须结合人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一个数学模型来近似。其中,旅行时间与楼层数呈指数增加,指数关系公式为 , m是旅行的楼层数目, = 楼层指数 ( = 1 是下楼梯的情况, >1是上楼梯的情况, 的取值受人的身体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实际需深入研究论证,本文试验取 = 2) ,d是垂直距离,s 是行走的平均速度。如图3所示。

图3 使用楼梯的估算旅行时间
Figure3 Estimating travel timebetween floor using stair case
当使用电梯时,旅行时间模型可参照使用简单的线性关系,它取决于电梯被叫后电梯到达的平均时间,加上电梯到达目的楼层的时间。线性关系用公式 计算。t是旅行所需时间,T是平均电梯等待时间,d是垂直距离,s是电梯的速度。
楼层间连通模型描述:MultiFloorNet = { FloorSubNet1, FloorSubNet2,…,FloorSubNet n, FloorTransferPoint}。其中FloorSubNet1至FloorSubNet n表示构成楼层间网络的子网络;FloorTransferPoint表示连通不同子网络的转换点。FloorTransferPoint的关系模式定义是:FloorTransferPoint(BiuldingID,FloorNumber,PointID,PointType)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BiuldingID为建筑物ID,FloorNumber为楼层数,PointID为连通点ID,PointType为连通点类型。
4试验和结论
基于本文提出的建筑物内部三维网络模型,笔者以东华理工大学校区的主要建筑为实验区,选用具有多模式网络连通关系的二维GIS软件来实现,基于ArcGIS的Geodatabase网络模型,完成了实验区数据采集工作,建立了建筑物内部三维网络空间数据集、建筑物外部二维路网空间数据集等,在ArcGIS的桌面平台上,基于ArcObjects组件库定制了路径分析的自动化处理程序。图4是精确到建筑物内部的出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数据模型的有效性。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单模式的“站到站”和多模式的“门到门”出行分析相比,本文所实现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层到层”路径分析,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信息需求。
目前,利用现成的二维GIS数据结构仍然难以实现三维网络的如包含等其他拓扑关系,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有效的数据结构来存储真三维的拓扑关系。

图4 两栋建筑物之间的旅行时间
Figure4 Travel time between twobuildings
参考文献
[1]熊丽音,陆锋,陈传彬.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特征连通关系表达模型[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 33(4):393-396.
[2]李清泉,杨必胜,郑年波.时空一体化GIS2T数据模型与应用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7, 32(11): 1034-1041.
[3]陆锋,周成虎,万庆.基于特征的城市交通网络非平面数据模型[J]. 测绘学报, 2000, 29(4): 334-341.
[4]于志文,叶圣涛.基于特征和超图理论的交通网络数据模型[J]. 公路, 2005, (4) : 132-151.
[5]Lee, J.. A Spatial AccessOriented Implementation of a Topological Data Model for 3D Urban Entities[J].Geoinformatica, 2004, 8(3): 235-262.
[6]MacDonald A, Perencsik A, Woo S,Booth B, Crosier S, Clark J, Building a Geodatabase[M], Redlands CA: ESRI Press, 2005, 1-98, 157-17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