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票据市场参与主体论文怎么写。大胆创新,积极开发商业票据业务新品种,如开展票据贴现买方付息、企业贴现回购、商业汇票保证、贷款协议回购等业务,有序发展融资性票据,分阶段逐步放开,建立专业性的商业票据发行公司和规范的票据交易所,培育和拓展规范、高效的融资性票据市场。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允许私营企业和民间票据进入市场,积极扶持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开展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并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二是放宽对市场主体的准入限制,广泛吸纳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小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参与票据市场活动,推动市场主体多元化。尤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票据专营机构,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票据专营公司,以促进票据经纪人与做市商制度的发展。
(四)鼓励加大票据交易品种创新力度。我国票据市场缺乏全国统一、完善的商业票据市场,缺乏统一高效的登记、托管、交易平台,票据市场处于分割状态,仅在部分中心城市形成了区域性票据中心,缺乏一个全国统一、完善的市场,票据在各行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较差。目前,票据市场95%以上是银行承兑汇票,既使市场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也不利于商业信用和票据市场自身的发展。加之各商业银行票据交易的操作流程、业务制度自成体系,人为地制约了票据流通,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商业票据市场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改变目前银行承兑汇票一枝独秀的局面,鼓励实力雄厚、资信良好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利用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在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的同时,要推广商业本票的使用,丰富票据信用形式,满足不同交易主体的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再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建立差异化竞争战略国际经验,研究对现有票据的再造、重组和创新安排,如票据回购、票据质押、第三方担保贴现业务、共担利息贴现等,以创新服务手段丰富票据品种。
(五)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体系。借鉴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和外汇市场由各地分散割裂走向全国统一的经验,借助人民银行已有的支付结算体系,依托“中国票据网”这一网络电子服务平台,开发建设网上电子票据交易系统,使其发展为集票据发行承销、交易报价、托管清算和查询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统一的票据实时交易系统和信息中心。此外,建立统一的票据信用评级机构。由于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规模小而松散、业务范围不统一、人员素质不高等缺陷,所以有必要在我国建立统一的票据信用评级机构。建议先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组建全国性的票据评级机构,当评测机制走上正轨后,再将原有的依附于银行的票据评级机构脱离银行体系,独立为中立的市场中介机构;逐步完善利率机制。根据目前实际,建议逐步放宽利率浮动范围,推进差别利率,增加利率弹性,在票据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放开票据转让利率、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管制,以市场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由供需双方自主入市、自动议价、自愿成交。
参考文献:
[1]欧阳卫民,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及票据电子化处理的重要意义[N],金融时报2009.06.01.
[2]邹玉玮,对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状况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22
[3]刘晴川,李航美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现状与启示[N],金融时报2010.12.20
[4]朱剑锋,国外票据市场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J],济南金融2004.02
[5]吴静静,台湾票据市场电子化发展经验可资借鉴[Z],人民网2004.05.11
[6]慕晓丰,对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创新的思考[N,金融与保险2010.07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