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低碳经济时代与企业低碳营销。低碳视角下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论文关键词:碳排放,低碳经济,绿色金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能源耗竭、碳排放增加、气候变暖等问题。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王忠英(2006)对我国GDP的增长与CO2排放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宋涛(2007)对我国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王琛(2009)对我国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1978-1996年人均CO2排放量随着人均GDP增长持续增加,1997-2001年人均CO2排放量呈微弱下降趋势,2001-2006年人均CO2排放量随着人均GDP的大幅增加而有所恶化。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计量方法对我国1980-2008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剖析,以期为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兼顾的目标寻求最优路径。
一﹑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对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研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GDP代表经济增长低碳经济,选取化石燃料CO2排放代表碳排放;选取1980-2008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1-2009年)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我国1980-2008年的CO2排放量[1]。
(二)模型构建与计量检验
以碳排放(CF)为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解释变量,建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关联的计量模型:

1.单位根检验
在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对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考察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平稳,如果时间序列数据是非平稳的就不能进行回归分析,否则很可能会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采用ADF检验法,根据数据特征,选取带常数项和趋势项的模型,对两时间序列CF和GDP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论文发表。
表1:ADF检验结果
时间序列
|
ADF统计量
|
临界值
|
结论
|
CF
|
-1.413776
|
-3.587527
|
不平稳
|
GDP
|
2.348387
|
-3.612199
|
不平稳
|
CF
|
-2.505462
|
-3.587527
|
不平稳
|
GDP
|
-1.714959
|
-3.644963
|
不平稳
|
CF
|
-5.352859
|
-3.595026
|
平稳
|
GDP
|
-4.025365
|
-3.603202
|
平稳
|
注:临界值是5%显著性水平下的结果。
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CF序列﹑GDP序列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的,而他们的二阶差分序列不具有单位根,是平稳的,由此可以确定CF序列和GDP序列都是二阶单整序列。
2.协整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两变量都是二阶单整的,符合协整检验的条件,可以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两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考察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第一步利用协整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得到残差序列,第二步对残差序列进行ADF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残差序列ADF检验结果
ADF统计量
|
显著性水平
|
临界值
|
P值
|
-3.915889
|
1%
|
-2.664853
|
0.0004
|
5%
|
-1.955681
|
10%
|
-1.608793
|
注:由于残差序列无明显趋势且均值为零,因此检验模型不带常数和趋势项。
由表2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残差序列在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都小于ADF统计量的值,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因此可以确定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低碳经济,两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发现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即是碳排放的多少影响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导致了碳排放的变化,或者是双方交互影响,还需要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AIC和SC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5,对时间序列CF、GDP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表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Granger因果性
|
F统计量
|
P值
|
结论
|
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CF
|
3.73578
|
0.0257
|
拒绝
|
CF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
|
4.21959
|
0.0169
|
拒绝
|
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得到同时拒绝“GDP不是CF的格兰杰原因”和“CF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即两时间序列CF、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4.回归分析
通过以上检验可以看出,回归模型的设定是正确的,不存在伪回归现象,因此可以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利用Eviews 6.0软件得到回归模型如下:

t=(19.43012) (21.75337), =0.946, =0.944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GDP通过t检验, =0.944,说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二﹑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结果的剖析
(一)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回归分析表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而且它们之间呈现同向的变动关系,GDP每增加一万元导致CF增加1.75吨。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导致了碳排放的增加,经济增长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二)碳排放与经济增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的、稳定的
协整检验表明,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
衡关系,尽管短期内碳排放可能会随经济增长出现波动,但从长期来看低碳经济,二者存在稳定的关系,碳排放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究其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以,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我国经济增长导致了碳排放的增加,同时碳排放的变化又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不恰当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同时环境的破坏也给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要实现两者的双赢,必须实行环保型经济增长。
三﹑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一)组建政策性绿色银行,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
为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性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应组建一家以节能减排﹑防止环境污染为主要任务的政策性绿色银行,为环保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支持高科技企业进行低碳经济技术研发和低碳经济设备生产,促进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低碳经济导向作用论文发表。
(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促高碳经济向低碳化转型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碳排放状况采取差别信贷政策,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于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可以给予优惠贷款政策,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则提高贷款利率,提前收回贷款,以制约这类企业的盲目扩张低碳经济,引导这类企业由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展绿色融资渠道
低碳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量大,单靠政府和银行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借助融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资本市场来拓展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融资渠道。将能耗指标和碳排放指标作为公司上市的硬指标,鼓励绩优低碳环保企业发行企业环保股票和债券,优先支持低碳环保企业直接融资。对于环保类中小企业或资源再生类的企业,可以到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
(四)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大创新支持力度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开发“绿色信用卡”、“绿色车贷”、“环保贴息贷款产品”、“绿色按揭”、“绿色旅游”等绿色消费产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实现低碳生活。发行“绿色产业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担保”产品,分散环境风险。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为节能减排企业提供环境咨询、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与支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五)发挥绿色交易所职能,为低碳发展构筑市场平台
在绿色交易所进行CDM项目、碳排放信用、碳互换合约、碳期权﹑碳期货等交易,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绿色交易所定期公开披露碳交易,使交易的各方能够充分地掌握信息,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忠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5).
[2]宋涛,郑挺国,佟连军.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J].地理科学,2007(2).
[3]王琛.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管理观察,2009(3).
[4]邓莹.构建我国环境金融的思考[J].财政问题研究,2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