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消除住房公积金缴存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并逐步降低住房公积金缴交比例。对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有关条款进行修改,适当降低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最低缴存比例,明确规定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的上限标准,对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的上限给予封顶,消除行业、地区间的缴存差距。
另一方面,要把进城农民工和城镇自谋职业者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里找工作容易定居难,住房问题是主要障碍。通过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面,为这一部分人解决住房问题提供资金支持,为他们在城镇购房落户创造条件,有利于转移和减少农村人口,推进城市化进程,使更多住房弱势群体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优越性。
3.7建立健全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监督体系
首先要使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透明化、公开化,对其性质、建设方法、购买和租赁条件、建筑标准、政策优惠等做出规定,从项目的立项、报批、设计、施工、销售、物业管理都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公开招标、严格审核,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其次,要在政府内部建立合理的监督机构,将建设局、房管局、财政局、物价局等多个部门中与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有关的管理事务均交给该机构,由其对申请对象进行科学的审查与核定,保证中低收入家庭受益。
最后,加强舆论监督,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监督作用。正是由于对政府在城镇基本住房保障问题上的缺位,使得政府的寻租行为得以广泛存在。因此,有必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来约束政府行为。因此,有必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来约束政府行为。另外,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很难准确计算,目前所能计算的是工资收入,不包含工资以外的隐性收入居民单位开出的收入证明可信度较差,单位掌握的职工收入情况也有限,某些个人还可以通过各种不正当关系开出假证明。民政、公安、银行、房补申请者所在单位和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对申请家庭的收入、人口及住房情况进行审查,采取公告制度,使利益相关者之间互相监督,充分
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等,增加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执行中的透明度。
3.8建立健全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评估体系
评估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在公共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评估是诊断制度运行状况的有力措施,根据“活动进度、物质损耗、工作协调等方面的信息以适时调整战略目标、人员物质分配”。[③]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体系是推进我国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关键。免费论文网。
逐步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住房发展不同时期的住房保障制度进行科学评估,根据不同阶段城镇住房供求关系状况、居民收入状况、未来的需求趋势、保障人口数量以及财政支付能力判断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整。通过对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定期实施的检查、回顾和总结,发现问题,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改进未来的制度安排提供建议,是我国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姚玲珍.中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37
[2] 刘梅廉.租房准入与退出制度的法律分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3] 姜万军,喻志军.经济适用住房政策[J].问题与出路,2005.9
[4] 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 蔡冀川,赵建军.经济适用住房运作模式的适宜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06.1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