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金融论文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基于陕西省8个县农村信用社的实地调查-论文网

时间:2014-03-05  作者:佚名
在财政政策上,国家对亏损信用社因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导致的多支付的保值补贴利息给与了补贴。在金融政策上,中央银行通过发行专项票据来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在税收政策上,2003年-2008年间,国务院对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施行减半征收,只征收3%,所得税(33%)全部予以免除。

那么,农信社改革前后的综合经营情况有何变化,改革对不同地域农信社经营情况的影响是否一致,下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样本信用社2000年-2008年各年度的经营绩效、改革前(2000年-2008年)各县(区)的经营绩效、改革后(2000年-2008年)各县(区)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排名,以此对农信社的改革绩效作进一步研究。

四、农村信用社2000年-2008年经营绩效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并能够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的多元统计方法,它不仅能够对多维指标进行降维,并通过加权得到综合得分,还能够解释因子的影响。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表示如下:设有个变量,且。现将每个变量用个因子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则有

用矩阵表示为为公共因子,为因子载荷矩阵,为因子载荷,表示第个原有变量在第个因子上的负荷,反映了因子对变量的影响程度,表示原有变量不能解释的部分,称为特殊因子。本文中表示资本充足率,表示不良贷款率,表示成本收入比,表示资产利润率,表示存贷比。

对骆驼评价体系中的五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分五步进行,首先是数据处理,将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存贷比取倒数,然后对所有变量进行标准化,生成五个新的变量,满足。其次检验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判断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本文通过SPSS16对五个变量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732,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概率为0,说明此五项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适合作因子分析。第二步是因子提取和载荷矩阵的求解,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时的特征根个数,并根据碎石图,见图3,可得出应选取2个公共因子,并得到因子载荷矩阵。第三步是因子的命名解释,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可得旋转后的载荷矩阵,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因子与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的相关性较强,因子体现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安全性、即农村信用社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得分较高说明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高,不良贷款率低、存贷比低,该信用社应对外部冲击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而因子与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相关性大,因子体现了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较高的农村信用社成本收入比较低,资产利润率较大,该信用社管理能力较强,盈利性较好,具有较好的发展能力。

图3因子分析碎石图

第四步为计算因子得分,采用回归法估计得分系数,得各个因子的得分函数为:

 
 

表4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最后,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它们的线性组合,得到因子的综合得分F,从而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情况排序如下:

表5样本信用社2000年-2008年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排名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得分

-85.50

-74.02

-52.37

-42.12

-13.58

34.47

58.80

79.59

94.72

排序

9

8

7

6

5

4

3

2

1

综合得分显示,改革后样本信用社的综合排名明显高于改革前,并且呈现出向好的趋势,反映了改革后农村信用社的总体经营情况显著好于改革前,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改革前(2000年-2003年)和改革后(2004年-2008年)各样本县(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得表6:从表6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各县(区)农村信用社总体经营情况的影响是一致的,改革前不同县(区)农村信用社经营情况的综合排名与改革后的综合排名相比变化不大。

表6样本信用社改革前后因子分析排名变化情况

WC

TB

SM

YT

MX

BH

BS

SZ

改革前

7

2

1

5

3

4

8

6

改革后

7

2

1

6

4

3

8

5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样本信用社2000年-2008年财务数据进行不同角度的因子分析,实证结果显示,2000年到2008年,陕西省各区域农村信用社的总体经营情况均在不断改善,改革后的经营情况显著好于改革前,主要体

现在样本信用社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显著增强。改革前,农村信用社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受行政干预较大,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积累了大量的呆坏账,农村信用社普遍亏损,安全性和盈利性都受到考验。随着2003年改革的推进,国家支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农户不良贷款率显著降低。同时,改革赋予了农村信用社自主选择所有制结构和发展模式的条件,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独立性,执行政策性业务减少,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盈利状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陕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及成因分析-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集团公司管理模式下资金安全性分析_内部控制-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金融论文
最新金融论文
读者推荐的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