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广西北部湾港与区域经济的动态关联性研究_灰色关联分析

时间:2011-06-29  作者:秩名
  

该关联序表示的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标号A)及广西全省(标号B)各经济指标与港口发展的关联程度,根据以上的关联序可以得出:第二产业A>工业A>固定资产投资B>第二产业B>外贸出口B>外贸进出口总额B>工业B>国民生产总值A>固定资产投资A>国民生产总值B>外贸进口B>第三产业A>第三产业B>第一产业B>第一产业A>货运总量B。具体分析如下:

1.在三大产业和进出口贸易中,港口发展与第二产业产值及工业产值关联性最强,与进出口外贸及第三产业关联性较大,与第一产业关联性最弱,这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有关论文格式范文。首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二产业产值发展速度迅猛,尤其是工业产值灰色关联分析,2000~2008年间二者平均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3.36%和24.32%。广西临港工业借北部湾区位优势、开放合作优势,在石化、钢铁、造船、铝加工、林纸、电子信息、粮油建工、制糖、海洋生物制药以及海洋化工等产业上迅速发展,促进出口贸易增长[8]。同时,广西国民经济工业化程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工业在GDP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自2000年以来平均年增长26.35%;制糖、汽车、冶金、电力、化工、建材、医药、水泥、卷烟等支柱产业增势不减,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工业制品的外贸出口[5],出口总额与港口吞吐量的均值关联度达到了0.83。第二产业振兴意味着对原材料需求量更大,但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金属矿、煤炭、油品等资源短缺,使得相关进口贸易也随之增大,进口总额与港口吞吐量的均值关联度为0.7197。其次,港口设施的完善、营业收入的增长刺激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全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A和B与港口吞吐量的均值关联度分别是0.7085和0.6888,但2007~2008关联系数显示关联性较低。重要原因在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金融支撑体系、广西全区的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与港口发展不同步,是其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之一[7-8],换言之,港口发展同样离不开相关第三产业的支撑。再者,港口物流与第一产业A和 B的关联度较弱,关联系数呈总体递减趋势。近年来,广西区域经济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非农产业的比重空间提升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就港口发展过程而言,货源的类型也逐渐由低层次的原材料出口转向为加工产品出口。总体而言,区内腹地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快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这表明广西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关联性不断强化。

2.全省及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对港口发展影响也较大,这说明了近些年来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政府引导力度的加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全区各行业的投资吸引力增强,对沿海港口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显现。2000~2008年间,广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平均增幅24.70%。据2009年广西统计公报调查显示,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06.7亿元,比2008年增长50.8%。全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将为沿海港口拓展了内陆空间可达性。2009年广西全省交通运输业投资77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8%。但资产投资同时具有效应滞后性,投资效果无法即时显现。如表3所示,港口吞吐量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A和B的关联度分别是0.7385和0.8446。2006~2008年间,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滞后效应明显,关联系数表现为总体递减趋势。

3.广西全省货运总量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关联性较小,均值关联度为0.5511。一方面,在广西交通货物运输中,2000~2004年间公路分担率为70%以上,而水路分担率不足8%;2005~2007年间公路、铁路和水路所占比重较为稳定,约为20%:67%:12%,2008年三种运输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16.98%,65.78%和17.22%。总体而言灰色关联分析,水路在全省综合交通体系中地位不高。另一方面北部湾港口货源结构的变化促使其关联系数降低。近年来随着沿海港口条件的改善,沿海港口群间的协作越来越密切,对省外货源的整体吸引力增强,这意味着广西省内货源对广西沿海港口吞吐量的影响相对降低。防城港货源结构调查显示,2006~2008年广西占其货源总量的比例分别是44.0%,41.96%和41.01%,关联系数亦呈递减趋势。

四结论

本文在分析关联度适用性的基础上,定量测度了2000至2008年广西北部湾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并对关联度运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广西全省及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对港口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第二产业及工业迅速发展不但促进了工业制品的出口,也刺激了资源型货物和原材料的进口,从而带来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但是诸如金融支撑体系、现代物流业等区内第三产业依然是港口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港口腹地的开拓提供了有效基本条件。但近年来资产投资力度增大,且投资效应具有延迟性,使得投资力度与港口发展现状不一致。未来随着投资增速平缓、以往投资效应显现,固定资产投资和港口发展的关联度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是全区货运总量与港口发展表现为较低的关联性。一方面由于各种运输方式分担中,公路占明显的主导作用,虽然未来水路所占比例将会增加,公路分担随之减少,但公路主导作用不会改变;另一方面,随着港口基本条件的改善,港口对区外腹地的吸引力将会增加,区外腹地范围将会扩大,广西腹地所占港口货源比例也将有所降低。


参考文献:
[1]胡玉莹,赵莎莎.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分析[J].开发研究,2009,(3):48-52.
[2]谢卫奇.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1):135-136.
[3]朱传耿,刘波,李志江.港口—腹地关联性测度及驱动要素研究[J].地理研究,2009,28(3):716-725.\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区域经济关系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35(4):43-45.
[5]宋晓天.广西抓住多区域合作新兴机遇对策研究[J].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6]吴小康.打造西南出海大通道北部湾港建设规划出台[J].大陆桥视野,2010,(5):44-45.
[7]刘思峰,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走势_绿色发展
下一篇论文:国际贸易项下的供应链贸易融资思考_对策措施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