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上市公司红利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中国证券监督机构自2000以来进一步对上市公司的红利分配行为提出了要求。研究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影响因素在现阶段显得极为必要。基于以上红利分配的政策背景,目前我们国家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形式和数量是否发生显著变化了呢?影响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文章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例对于影响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红利分配,影响因素,安徽省上市公司

 

企业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配活动作为财务活动的一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公司收益的具体分配,也关系到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中国证券监督机构自2000以来进一步对上市公司的红利分配行为提出了要求。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必然需要重新考虑红利发放问题。研究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影响因素在现阶段显得极为必要。

一、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政策背景

(1)2000年,证监会出台了关于上市公司申请配股或增发必须满足近三年现金分红条件的规定,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必要条件。

(2)2001年3月28日,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中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新股发行中担任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应当重点关注下列事项,并在尽职调查报告中予以说明:“公司最近三年未有分红派现的,董事会对于不分配的理由未作合理解释的”。

(3)2001年5月证监会又发布了《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申请,应当关注上市公司最近3年以来分红派息的情况,特别是现金分红占可分配利润的比例,以及董事会关于不分配的陈述的理由”。

(4)2004年12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指出,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不得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或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份。

(5)2008年10月9日,为了进一步促使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中国证监会第57号作出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该项决定要求“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上市公司对于本报告期内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司,应详细说明未分红的原因、未用于分红的资金留存公司的用途。”该项决定进一步加强了对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约束。

基于以上红利分配的政策背景,目前我们国家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形式和数量是否发生显著变化了呢?影响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文章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例对于影响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二、安徽省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现状

截止2008年5月,安徽省在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有55家上市公司[1]。为了保证数据的连续性,本样本选取的是2006年以前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46家。其中,5家上市公司在05年至08年期间未进行任何形式的红利分配,因此被剔除在外。发表论文。剩下的41家安徽省上市公司纳入研究范畴,这41家上市公司的红利分配现状如下:

1、上市公司分红的比例不高,但有分红行为的公司中现金分红比例较高。

从表1可以看出,在41家上市公司中,有红利分配行为的上市公司在05年有30家,所占的比重最高达73.2%,06-08年基本维持在65%左右。这也说明每年仍有30%左右的上市公司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分红。由于已经剔除了从05-08年从未进行任何形式红利分配的5家公司,可以看出,每年30%左右不分红的上市公司是不断变化的。在有分配行为的上市公司中,几乎90%以上的上市公司都进行了现金分红,只有不到10%的上市公司进行了送股。

表1 红利分配总体情况表[2]

 

 

 
2005 2006 2007 2008
上市公司数量 41 41 41 41
有红利分配行为上市公司数量 30 27 26 27
有派现行为上市公司数量 27 26 22 27
有送股行为上市公司数量 2 2 2 1
有混合红利分配行为 9 5 5 5

2、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较低。
 

从表2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较低,从05年至08年基本维持在平均每股0.11元到0.16元之间,如果再去除个人所得税,投资者真正获得的现金收益也就所剩无几了。

表2 每股现金股利支付情况统计表

 

 

 
2005 2006 2007 2008
派现公司家数 27 26 22 27
最小值 0.0 0.0 0.03 0.01
最大值 1.0 0.6 0.50 0.30
均值 0.161 0.144 0.1342 0.1129
标准差 0.1863 0.1229 0.10443 0.08186

3、亏损上市公司不发放现金股利,盈利上市公司有相当一部分不发放现金股利。
 

从表3可以看出,在05-08年间,亏损的上市公司没有一家发放现金股利的。在盈利的上市公司中,不发放现金股利的状况也在与日俱增。07年盈利的上市公司中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占到了40.54%。

表3 派现与盈利情况统计表

 

 

 
2005 2006 2007 2008
派现 不派现 派现 不派现 派现 不派现 派现 不派现
盈利 27 9 26 11 22 15 27 11
亏损 0 5 0 4 0 4 0 3

三、上市公司红利分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表现为“三多一少”――股票股利多、转增股本多、不分配多、现金股利少,据有关学者对1993至2006年股利分配数据的统计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采用现金股利分配形式所占比例不大。从发放纯现金股利的公司来看,1993年只有16.19%的公司发放,以后年份有所增加,1994年达到38.63%,2001年达到历史最高的49.38%,以后的年份有所下降,2006年24.91%,从总体来看有35.07%的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也有的上市公司在分配现金股利的同时,采用其他分配形式,如股票股利等。综合起来也只有45.14%的公司分配了现金股利. [3]这与安徽省上市公司在05-08年的红利分配表现相背离。安徽省在有分配行为的上市公司中,几乎90%以上的上市公司都进行了现金分红。结合2000年以来我国对于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行为所做的一些规定,可以看出,国家的政策法规是影响上市公司红利分配行为的一项重要外部因素。除此之外,上市公司本身内在的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最终的红利分配。通过对安徽省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影响到现金分配行为,但不是唯一影响因素,即便上市公司出现盈利,仍有部分不进行现金分红。下文将对影响现金分红的内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1、现金分红与盈利状况正相关。公司盈利能力越强,可供分配的利润越多,公司发放股利的可能性越大,发放给股东的股利额也会越多,股利支付率也会相应提高。以每股收益作为衡量公司盈利状况的指标。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商务环境中的文化差异与管理
下一篇论文:绍兴纺织业产业调整升级实现途径和阻力因素分析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