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条约组织成员国决定1991年起开始确定对外统一关税,协调各国的外贸政策。
与此同时,双边、多变自由贸易关系的发展也十分活跃。墨西哥与智利也达成到1995年取消两国间所有关税,建立共同市场的协议。1992年委内瑞拉与加勒比共同体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并缔结了《贸易和投资协定》并和阿根廷商定在1995年建立两国自由贸易区。1993年、1994年和1996年玻利维亚分别与智利、墨西哥、南方共同市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哥伦比亚与加勒比共同体签署了《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协定在1998年进行修订。哥伦比亚也决定推动和委内瑞拉两国边境地区的一体化。
四、拉美经济一体化绩效的实证分析
(4、1)拉丁美洲的区外进出口在全部贸易中的比重
(图一)
从图一可以看出,从1900年开始到2000年,拉美区域内部大部分团体的内部贸易每年的增长比例都达到10%以上,或者即使没有达到10%,也是接近10%。可见拉美一体化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快速发展的阶段。
(4、2)南方共同市场的绩效分析
(表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来,在南方共同市场中,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的内部在次区域内的贸易比重重1990年开始,一直都是保持在比较大的比例,基本上都是20%-40%左右。说明拉美一体化进入90年代就已经是发展得比较平稳的。巴西的内部贸易则水平比较低。阿根廷和巴西在1990年到1995年有个快速发展阶段,其占其区域贸易额比重分别从14.8%和4.2%上升到32.1%和13.2%,都上升了两倍多。除了,巴拉圭,南方共同市场中各国在1995年到2003年都进入一个倒退发展阶段,其占内部贸易额的比例都是减少的,而且减少的比例还是很大的,到2003年,那一阶段的倒退几乎就把1990年到1995年五年的发展都抵消了一半左右。
(4、3)安第斯共同体绩效分析
(表二)

从表二可以看出来,安第斯共同体在内部的贸易额从1990年到2003年,部分国家的增长直接从各位数上升到两位数,增长的速度是很明显的。其中玻利维亚的增加速度是最明显的,直接重7.2%上升到27.0%。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在安第斯共同体内部的增长也是比较明显的,分别从5.3%上升到13.9%和6.9%到16.7%。秘鲁和委内瑞拉在13年的时间里面基本没有什么变化。通过观察我们还可以知道,1990年到1995年是快速发展的阶段,玻利维亚直接从7.2%上升到20.9%,哥伦比亚也是从5.3%直接上升到18.3%,变化是很快的,但是从1995年的发展的平稳增长的,当然速度也是放慢了,这是进入上升期后的一个调整期。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这样的次区域组织中,只有五个国家,但是国家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集团内部所占的贸易额的比例的变化也是发展很不平衡的。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安第斯共同体内部,大部分国家是充分运用了这个次区域组织的平台,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成就还是比较有限的,毕竟拉美各国是从1990年开始才实行开放的地区主义的。
(4、4)中美洲共同市场
(表三)

从表三显示,相对于安第斯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在集团内部的发展的特点是起点高,增长速度平稳,它可以说是次区域一体化中一体化发展最有效果的组织。其中增长最多的就是萨尔瓦多,从30.1%上升到60.6%。从200年开始,已经连续几年超过50%,说明萨尔瓦多的一半以上的贸易都是来自中美洲共同市场。而增长最快的就应当是洪都拉斯了,从3.2%这么小的一个数字,增加到2003年的24.7%,增长速度是很快的,从1990年1995年是萨尔瓦多的快速发展期,从3.2%上升到14.8%。

(图二)
从图二的中美洲共同市场,1998年到2003年的季报,显示出集团内部间的贸易是呈现一种递增的趋势,从1998年初的17%左右,慢慢的增加到2003年的33%左右,总量也从400万美元上升到800万美元,上升了将近两倍,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可见拉美次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也是很有生命力。
(4、5)
以上众多的分析表明,从1990年到1995年,拉美各国在其次区域组织中的都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而进入1995年后的发展都是比较平缓的,甚至有的时候是倒退的。这种发展趋势是和各国在90年代积极发展一体化相对应的。90年代初是各国积极加入次区域一体化组织,以及重新启动一体化组织的作用,使一体化组织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时期。进入1995年后,各国的一体化浪潮,相对也90年代初期来说,相对没有那么热烈,以至于一体化进程的效果也是比较有限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拉美各一体化组织、政府、企业在拉美一体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比较明显有效的。
五、拉美一体化绩效有限原因分析
(5、1)、拉美各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参与一体化的程度和积极性相差很大,不利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