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按季度划分。
注:自2009年3季度起,采用新的方法计算企业景气指数,将原差额加上100%后除以2,转化为在0和100%之间围绕50%波动的指数数值。
(2)能源资源价格上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加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尤其是石油和铁矿石的进口。而这两项又是作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和原料,是国内经济和发展其他产业的基础。

图七企业煤油电及矿产品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由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整理获得。
图四中的曲线走向趋势表明,企业生产的基础性能源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国际国内能源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由图中可以看出,煤油电和矿产品价格指数自09年末开始就不断上涨,其中煤油电显示着国内能源资源价格的调整,矿产品价格则显示国际进口能源资源价格的上涨,其上涨幅度都超过了30%,这将极大地增大企业成本。根据企业产品定价的成本加成原来,企业商品价格将极大提高。由下图可以看出我国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
(3)房地产虚拟繁荣
房地产市场及虚拟经济的虚拟繁荣带来经济增长的泡沫虚拟经济。所谓泡沫虚拟经济,是指存在不能带来实体经济增长的经济部门的虚拟繁荣,尤其是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虚拟经济。经济的虚拟繁荣带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幻觉,推动了通货膨胀。在金融危机之前,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的虚拟繁荣,而从08年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以来,则主要表现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虚拟繁荣,其投资比重不断上涨,具体数据变化由下图所示。
0
图十住宅和房地产在一年城镇固定投资中比重
数据来源及说明:经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获得。由于数据资料统计不全,有部分数据未列出。
上图中,虽然房地产的具体数据不全,但可以由住宅与房地产数据之间的大致关系可以推出,房地产的投资比例是不断上涨的,而且上涨幅度应该远大于住宅投资的比例(因为大量房地产商为了抬高价格,不断通过囤积建宅土地,减少新建住宅供应,从而会使得房地产的投资不断上涨)。此外,由于统计误差和制度原因,实际投资比例可能远大于此数据。
2.互有因子效应分析
以上互有因子对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影响作用机制大致有如下几点:
(1)通胀预期恶化通货膨胀,减少产出增长,形成螺旋式恶化上升。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我国经济存在着严重的通胀预期,而通货膨胀预期会通过货币工资机制和收入机制加大企业生产成本负担,促使物价进一步上涨,形成通货膨胀与产出增长之间螺旋式恶性循环。
(2)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不足将会增大企业生产成本、减少社会投资需求,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上表中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投资生产的情况。其原因在于银行家对于经济发展的预期与判断,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贷款额度与贷款成本即利率的高度。其预期越低,信心越不足,企业的贷款难度就越大贷款成本就越高。这样会使得企业由于资金流通困难而又不能得到及时贷款而减少生产甚至倒闭。同时根据凯恩斯投资理论,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的低迷,即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不足,将减少企业投资需求,降低社会总需求,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陷入萧条甚至倒退。
(3)能源资源价格的上涨,一方面将加重企业生产成本,增大企业负担,减少产出增长;另一方面根据企业成本加成定价,促使物价上涨,加剧通货膨胀。企业面对成本增加通常会采取两种应对措施:其一,通过减少各种支出费用和减少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其中主要通过减少产出量和降低工人实际工资,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其二,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弥补增加成本,同时由于价格因素短期内调整缺乏灵活性,只能较小幅度提高产品价格,而不能较大幅度调整。所以企业将会采取以减少产出量和工资成本为主,辅之以提高价格的方法来降低成本,前者将带来一方面产品供给减少,另一方面使得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同时使得供给减少需求减少。最终使得经济发展放缓,加剧通货膨胀。
(4)由房地产泡沫虚拟繁荣所带来的幻觉增长和货币工资增长不均衡,导致经济的过分乐观和虚幻的巨大需求,促使房价等资产价格及预期收益的不断上涨,减少基础货币需求(包括流通中货币和银行存款准备金),资金大量投资于这些泡沫经济当中,而实体经济并未增长。同时通过银行衍生货币,带来的货币供给的大量增加,推动并加速着通货膨胀,使得经济承受着破灭的危险。容易导致资金链条的断裂,产生信用危机。
(三)经济增长主因子
1.投资结构不合理与产业结构恶化
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在生产性与非再生产性部门的投资比重,和资金在不同经济领域的分配。
(1)固定资产投资不合理
将2006年到2007年我国各季度城镇固定投资中建筑安装与设备器具购置之间的比重与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以来到2010年第一季度该两项投资比重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中的投资结构问题以及经济刺激计划投资结构的不合理问题。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