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后金融危机之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后继效应及政策探究_投资结构-论文网

时间:2014-07-11  作者:佚名
中国政府在危机期间采取了非常规的财政货币政策措施,如四万亿投资及其他新增贷款,其不仅带来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更重要在于其将通过货币乘数导致名义货币供给量巨额增加。使得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明显大于经济增长率,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直接导致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恶化。

图三货币M2供给量

数据来源及说明:经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整理获得。黑色粗线为趋势变化线。

从图三中可以看出自2008年以来我国广义货币M2供给量的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在09年和2010年初。虽然在09年末由于各种因素作用,其增长率有所减少,但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进一步实施,新增贷款的不断增长,广义货币增长率又迅速上升。

图四货币供给年变化率

数据来源及说明:经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整理获得。

注:符号说明,货币和准货币(M2)、货币(M1)、流通中货币(M0)。其中货币包括流通中现金和活期存款,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

由上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国内货币M1增长率在08年即经济刺激计划开始实施到09年,其增长率由低于10%迅速增长到30%以上,而作为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也达到了25%以上,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刺激计划即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实施以来,国内货币供给的巨额增长。

(2)货币供给外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

货币供给的外增长,主要是指由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带来的大量资金内流所导致的。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产生大量失业。为了缓解国内矛盾,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国内需求,美国等发达国家将经济发展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一直敏感的中国汇率问题上,即要求人民币升值。

图五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数据来源及说明:经外汇管理局数据资料整理获得

2009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6倍,2008年下降为74%。在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资流入量大大减少,但在09年年内尤其是09年下半年,外资大幅增加,由于我国存在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大量外资还通过地下钱庄等其他渠道流入国内,无法计量和监管,所以其实际增长可能远高于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同时由图中可以看到,外资的流入变化既不稳定,在04年到06年里不断减少,而在07年又迅速回升。

2.货币供给增长效应分析

由于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国内货币供给在短时期内巨额增长,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经济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扰乱经济正常秩序。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样使得大量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入国内,推动我国通货膨胀,减弱货币政策效果,同时由于资金的短期性与投机性,资金来源极不稳定,增大了汇率风险,从而使得金融机构和进出口企业对外投资及贸易的风险增加。

通货膨胀的关键危害在于对市场机制的破坏,使得市场失去由价格机制所形成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即由于货币的破坏力导致价格系统紊乱,打乱了市场机制的一切有效秩序,干扰了市场信号的传递并使信号失真,造成资源配置失调,降低经济效率并使经济陷于不稳定状态。也就是说货币供给的增长,其直接效应是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加剧和恶化,而通货膨胀的恶化又将在深层次上间接的减缓经济增长。

(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互有因子

1.互有因子简介

(1)心理预期

根据理性预期学说,预期决定着人们现在和将来的活动行为。在2009年我国新增贷款投放超过9万亿元引发市场对未来通胀加剧的担心,而人们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通胀预期,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从而使得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这里的心理预期因子主要包括通胀预期和宏观经济信心。

(1)通胀预期因素。由下图中城镇储户收入物价扩散指数可以看出。

0

图六城镇储户收入物价扩散指数

数据来源及说明:由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整理获得。其中当期物价满意指数对应于右边纵坐标指数,其他指数都对应与左边数据。注:自2009年3季度起,采用新的方法计算储户收入与物价指数,将原差额加上100%后除以2,转化为在0和100%之间围绕50%波动的指数数值。

我国居民对于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低于60%,在09年上半年甚至为负;而对于未来收入信息指数,虽然在09年下半年开始上涨,但也依旧低于60%的比例;当期物价满意指数则更低,08、09两年基本为负,在09年里虽然由于经济复苏以及政府调控有一定好转,但依旧低于30%;而真正反映通货膨胀率的居民未来物价预期的指数,更是一路飙升,接近80%。

(2)宏观经济信心指数。由下表可以发现,我国银行家对于经济发展的信心指数,自08年以来一直很低,银行家信心指数最低时仅为25.6%,而企业景气指数最低时仅为7.5%。随着经济回暖,宏观信心指数在09年有所回升,但各项指数依然很低,显示着对于未来经济发展信心的不足,尤其是银行家信心指数到了2010年第一季又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香港与美国股票市场波动传导的时延分析_时延估计-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黑龙江省工业景气预警指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_合成指数-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