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使用Horwitz的BALLI和FLCAS对来自河北师大222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本文探讨了学习观念﹑焦虑和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习信念对焦虑有直接影响,对成绩有间接影响;学习焦虑可直接影响成绩。调查最后对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学习信念,学习焦虑,学习成绩
学习者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观念和焦虑是学习者因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成绩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许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探讨了信念、焦虑和成绩这三个变量两两间的关系,但并没有人研究这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文以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学习观念﹑焦虑和成绩三者间的关系。
1.调查对象﹑工具及数据收集
调查对象为222名河北师大英语专业学生。平均年龄为22岁,已学英语9到10年。
使用Horwitz(1987)的BALLI了解学生的学习观念。问卷共34道题,除4和14题测量学生对英语难度及学好英语所需时间的看法,其余都设有五个莱克特等级,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测量了学习者的语言学能,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性质,学习和交际策略和动机五方面的学习观念。使用Horwitzetal.(1986)FLCAS测量学生的焦虑水平。问卷共33道题,每题都设有五个莱克特等级,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测量学习者的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及负面评价焦虑。2、5、8、11、14、18、22、28、32题为反向题。使用专四级成绩来衡量其英语水平。
为发现潜在问题,首先对15名大四学生进行小规模测试。对BALLI和FLCAS问卷的信度分析表明其信度系数分别为.69和.851。尽管BALLI的低于可接受的信度系数.70(秦晓晴,2003),但BALLI主要是一系列单独项目的组合而不是一个测量学习信念的综合体(Mokhtari,2007),所以BALLI和FLCAS可用于此研究。
问卷于11月发出。收回有效卷为222份。然后将数据输入SPSS13.0。首先,BALLI进行了因子分析,总共提取出动机信念,正式学习信念,自我效能信念及口语信念。其次,将提取出的因子相加得出信念总分。第三,对FLCAS中的反响题进行了重新编码,然后相加得出焦虑总分。最后,利用路径分析探讨三者的关系。
2.研究结果
2.1概念模型
许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探讨了信念、焦虑和成绩两两间的关系。Horwitz(1988),Young(1991)曾在理论上指出学习信念会影响焦虑水平,并对这种影响做出了合理解释。RodEllis(1994)曾指出学习信念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学习成绩。Horwitz(1988),Peacock(1999)等指出错误的学习观念会阻碍语言学习。Krashen(1982)认为焦虑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会阻止可理解性输入。Tobias(1986)指出焦虑会损害语言学习的输入,过程及输出。因此,基于以上研究,此次研究首先假设学生的学习信念和焦虑会影响其专四级成绩,即“学习信念”为内生变量,“学习焦虑”和“专四成绩”为外生变量(见图1)。
图1概念模型

2.2最终模型
图2根据路径分析建立的最终模型

图2表明三条路径中,只有两条是显著的,即信念可对焦虑产生.353的直接影响,焦虑对成绩有-2.53的直接影响。因此,研究可得出三个结论:1,信念直接影响焦虑;2,焦虑直接影响成绩;3,信念可通过焦虑间接影响成绩。
第一个结论与前人研究一致(Horwitz,1988;Young,1991)。这可能是由于信念和焦虑都属心理活动,因此二者有较紧密的联系。第二个结论也与前人研究相符(Horwitz,1986;Aida,1994;Phillips,1992)。焦虑会对成绩有负面影响可能是由于语言学习的复杂性。尽管这些英语专业的学生已学习英语近10年,但学多人(36.5%)认为英语很难学。当学习者认为某项活动很难时,焦虑就会产生负面影响(MacIntyre,1995)。焦虑对成绩的直接影响可能是由于学生们在用英语时不知道如何控制其焦虑。当他们感到焦虑时,其注意力就会分散,从而有较差的表现。最后的结论在预料之内。文秋芳和王海啸在1996年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表明信念无法预测成绩,Peacock(1999)在研究信念和成绩的相关性时,在34种信念中只有3个与成绩显著相关。因此,信念和成绩间很难建立直接联系。这可能是由于信念只是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做事情的看法,而所想和真正将想法付诸于实践是不同的。
四总结及启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学习信念对焦虑有直接影响,对学习成绩有间接影响;学习焦虑可直接影响学习成绩。这些结果再次说明学习者因素对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因此,英语教师首先要从整体审视学生,不仅要注意那些可直接影响成绩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对成绩有间接影响的因素。其次,教师应该知道学习是学习者的活动,应当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