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教育管理论文

叙事: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时间:2016-01-29  作者:罗小涧 黄小云

[摘要]:叙事是一种古老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它通过故事传递价值,引导人生,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叙事作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方式,它的引进是对现有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一种革新,将有效地促进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叙事,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方式

一、“叙事 ”的涵义及功能

“叙事”在西方文献中常用“STORY”或“DISCOURSE”,其表译即“讲故事”、“言说”。而从深层意义分析:“叙”指叙述、言说、阐释,主要指个体的主观层面, “事”指事情、经验、经历,主要指外在于个体的客观事物层面。因此,“叙事”又不仅仅指讲故事,而是“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述给他人。”[1]“叙事过程实质上也是价值传递过程。”[2]叙事特有的“润物无声”的价值传递方式,使它在教育领域具有特殊的功能:

首先,叙事具有心理疏导功能。叙事的过程,无论是对于叙述者,还是叙述对象来说,都会起到一种心理的宣泄、疏导作用。当叙述者在叙述自己的生活故事时,他所忆起的不仅是 “事”和“情节”,还有经历时的心情和感受,无论喜或悲,时过境迁后的这种叙述,让自己能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故事和当时的感受,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和态度面对。而叙述对象,在听或是看故事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得到情感的宣泄、心理的释放。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在别人的叙述中,你找到了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倾吐你内心无法言说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叙事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故事的叙述在说者和听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使一个‘孤独’的生命存在成为关系性的存在”。[3] “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描述世界的模式,不管是记忆性的,或者是虚构的故事,都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意义和归属,它们把我们同他人联系起来,同历史联系起来,通过提供一种具有丰富的时间、空间、人物甚至对生活的建议的丰富多彩的画面,使我们在道德上产生共鸣,促进我们对他人、世界和自己的认识。 [4]在认识和共鸣中获得一种对彼此的理解和认同,消除个体在人生历程中所产生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感。

第三,叙事的助长功能。哲学家沙特说过:“人类一直是个说故事者,他总是活在他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的重新诉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5] 叙事的助长功能,对个体而言,在于叙事是个体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别人叙述的故事中,个体获得对存在的理解,认可自我本能的需求和人性真实的存在状态,自我解除存在的困惑,从而体会到存在的深邃宽阔的含义;而在自我生命故事的叙述中获得对既有信念、价值体系的解构,重新梳理,获得认识上的更新和情绪生活的调节。通过叙事疏通自我与文化间的冲突,由此消化、吸收、接纳、融通传统观念,理解主流文化,并发展出自己的生存哲学,接受生活的挑战,战胜苦难,获得生命意义和更高的主体意识等。

二、叙事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出路

(一)叙事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失效后的必然选择。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首要任务,然而,事实上,辅导员是戴着教师帽子干着的却是学生的“保姆”、学校职能部门的“勤务兵”、院系的“服务员”。繁杂事物弱化了他们真正的本职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长此以往,也就淡化了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限制了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的革新,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教育方法和途径上的创新。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多是“五类生”,(主要指学业困难、家庭贫困、有身体疾病、有心理问题,以及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这之外的广大同学遭到忽视。其教育的目的仅在于让学生遵纪守法以顺利地完成学业,所运用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主要还是谈话和谈心。因此,辅导员思想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可以说,辅导员思想教育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空场”。如何发挥辅导员思想教育的作用,亟待我们的辅导员转变教育的理念,探求新的教育方式和途径。而近年来在德育领域受到大力推崇的“叙事”教育法,已经在中小学得到一定的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也势必成为我国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出路。

(二)叙事贴合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易被其接受。被教育者对一种教育方式的认可和接受,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关键。心理学家贺·史丹尼指出,青少年处于一个暴风及压力期。生理上的突变与逐渐成熟使其又惊又喜,情绪上的波动使其渐渐感到自己也不清楚自己,亦使人际关系充满张力。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力渐渐增强,他们对别人如何看待其他人和自己,显得特别敏感;对其他人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也显得特别关注。透过这种认知过程,青年人建构一种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世界,他们由儿童的自我中心,转变为自我意识高涨,他们渴望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体会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去建构自我的价值、形象、方向。这个建构的过程充满着角色的模糊,心理的困惑和迷茫[6]。可见,正值青少年阶段的大学生是极渴望获得指导和指引的,而叙事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在大学生的指导:首先,从指导方式上看,大学生对传统的“以上对下”式的“大道理”的灌输、说教反感,在教育进行之初,他们就筑起了一道心理防线,致使教育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转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而叙事,则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以讲故事这样一种轻松的方式进行,易于被学生接受。其次,从内容或意义上来说,叙事也必将受到大学生们的喜爱。作为一种事后的叙事,学生们在获得一个丰富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获悉了促使该故事得以发生、发展和有如此结果的一种社会价值。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人,其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都离不开社会的作用力,也即社会的规范、社会的评价等。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角色变化,自觉地努力寻求各种方式和途径来接触和认识社会,以期把自己历练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渴望具体的引导,而叙事则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或失败或成功的人生故事,以故事中人的经验和教训,促其深省,给其指导。

(三)西方叙事教育的成功提供了经验借鉴:首先,西方教育工作者哈维女士曾在耶鲁大学做过一个叙事教育试验,她自创了一门名为“经历与表达”的课程,要求学生从他们的生活中找出一段重要的经历,并把它写成故事。为了能使课程得以顺利地开展下去,她投入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她努力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另一方面她还要搜集能够打开学生想象力的传记材料。由于有真挚的感情作为基础,这门课程取得了成功,然后哈维从中挑选了11个故事编辑成书出版,其中每篇故事都有前言和编后记。这些故事包括大学生与死亡的搏斗、狂乱的爱情故事、精神崩溃以及艰苦的自我认识。在这看似光辉的大学生活背后,却隐藏了他们了如此曲折、多变的人生历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开设的课程并没能及时提供真正可以让他们产生共鸣、能够为他们送去理解与支持的“知识”。但可喜的是,所有讲故事的人在离开耶鲁以后境况都变好了,生活得愉快、满意。其次,叙事教育大事威金顿(E.Wigginton)曾在一所中学进行过名为“口述史”的教育试验,带领学生们通过各种关系在社区内访谈所有可能接触到的人与事,并创办《狐火》杂志,发表学生们的叙事作品。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教育
下一篇论文:学生社区“110”服务工作开展的尝试—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教育管理论文
最新教育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