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资源整合形成全新的实训体系。结合有相同专业的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情况,会同行业协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各校专业带头人及实训部门,共同制定实训培养方案、实训课程标准等。实训资源整合、重组不是将分散的、不成规模的设备简单地集中到一处,而是将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实训的软、硬件资源,通过剔除劣质资源、抛弃落后的管理模式、吸纳引进优质要素,形成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训运作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不仅可使分散的、水平相对较低的设备形成强大的、成规模的实训培养环境,降低各校的办学成本,提高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能够将人才需求紧缺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迅速满足人才市场对紧缺人才的需求。统一培养方案,统一实训标准,统一资格考证,共享规模效益,通过统一实现规模扩大,通过规模扩大实现更大的统一。可以紧贴行业发展与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运营机制,保持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2.3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难点在利益协调。
市场经济条件下,校际共建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也离不开市场调节,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是难点,这里面包含有政府利益,基地学校利益,共享学校利益,参与学生的利益等等。利益的协调离不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部门的协调角色至关重要。如统计所辖区域的高职院校实训投入较高专业的情况;进行资产评估;宏观规划,对相关学校的实训资源加以整合;协调各方利益并给给予扶持推动等。可以说是资源重组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也是很重要的。
2.4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在可持续发展。
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可以拓展内涵,对实训基地实施二次开发。树立品牌,面向社会,实训基地也可以承接社会培训任务。培训可面向社会上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还可为城市下岗职工再培训再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技术支持等,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也使政府投资获取利益回报。另外,还可形成开放的系统,提升专业实训基地发展的内在动力。整合后的实训基地可以从事生产、加工、对外服务,包括培训、考证、技术孵化等,紧贴行业发展,不仅具有社会效益,而且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使设备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促进实训基地建设的良性循环,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民芳.刍议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3):120-121.
2 马三生,陈英.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6(2):161-162.
3 姜小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39-42.
4 曲志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校际整合发展模式的探索[EB/OL] 2009.6 http://www.lwlm.com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