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活动的教育意义,对于如何建设好校园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6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网络的教育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教育效果。”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对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和维护学校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校的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社团活动精彩纷呈。针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教育新特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的新“三进”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一是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采取倾斜措施,重点保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研会的活动。通过开展知识竞赛、论文征集评选、报告会和社会调查等,努力把“学研会”做大、做强,使学习理论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二是积极鼓励科技服务型社团。倡导社团成员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和学校,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三是引导监督兴趣爱好型社团。制定管理制度,做到业务上规范,活动上渗透,有序、有效地进行管理。要及时研究社团建设情况,通过设立社团活动专项经费和活动基地等,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精品社团,在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通过开展社团巡礼等活动,增强社团的凝聚力。鼓励、支持学生社团走向社会,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壮大社团,提高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社团自身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生社团要找准定位,办出特色,善于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关注点。要增强改革意识、竞争意识、精品意识,根据学校发展的新形势,改进活动方式,面向公寓组织和开展活动,扩展社团的覆盖面。要制定章程,加强民主管理,规范运作,树立品牌形象。
总之,共青团的特殊性质和任务决定她必须把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自己的全部工作和活动之中。高校共青团面临着社会的转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变化等各种新形势,其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融汇在各项有意义的系列活动中,才能为青年的成长成才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 号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