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教育管理论文

洛阳河洛中学详细规划探析_主轴-论文网

时间:2014-07-18  作者:罗斌

论文摘要:在河洛中学详细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基地条件深入分析,确立“开放式庭院”设计主题;运用空间景观设计手法,强化景观主轴;正确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营造有机融合的建筑群与校园空间。
论文关键词:规划建筑设计,中学,功能,空间,主轴,景观

中国图书分类号:TU201.1

1项目概况

1.1地理位置及规模

洛阳河洛中学位于洛阳市丽新路与周山路交叉口的东北角,规划总用地58.4亩,学校规模:30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

1.2用地基本情况

学校选址规划用地东至18米规划路中心线,西至丽新南路中心线(红线宽30米),南至周山路中心线(红线宽30米),北至20米规划路中心线,规划总用地3.89公顷,其中城市道路用地0.94公顷,水源保护用地0.12公顷,学校建设用地2.83公顷。

现状用地大部分为菜地,仅有少量兴隆寨村宅基地、乡镇企业和水源保护用地。该用地地势平坦,南北高差不超过1米,建设条件较好。

水源保护用地1200平方米左右,位于规划地块北部,“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处理好校园与其关系,建筑物不得压占其用地。

2规划理念

2.1指导思想

本着以教学为中心,素质教育为基础,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构思,综合考虑建筑、环境、教学、运动、休闲、生活的协调统一,建设新颖美观、功能合理、环境幽雅的全日制初级中学。

处理好建筑群、公共空间及运动场地三者关系是校园规划的核心。

2.2规划原则

中学是普及基础教育、培养人材的基地。校园规划应处理好教学、管理、运动的功能关系;应重视塑造各种公共活动空间,方便师生学习、交流、休闲和运动;应加强绿化建设,改善校园生态,创造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的校园环境。规划重点在于处理建筑群体空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设计优雅的教学建筑。

3规划结构

3.1功能结构

校园用地面积对于1500名学生规模的新型学校来说,相对紧张,特别是北侧水源保护用地位置居中,给规划带来一定难度。

理想的校园环境要求疏密相间,张弛有度的规划结构。规划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综合楼及中心广场,教学建筑作为环境的界面以群体的形态出现,并以几何的、开放的形态面向师生,围绕这个群体布置休闲绿化区、体育运动区和学生生活区。

鉴于用地紧张,建筑群不宜过度分散,本案中建筑群集中布置在场地东南角,设计主题为“开放式庭院”,由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和阶梯教室围合组成,中间形成中心广场,成为学生课间集中活动区(广场中央规划升旗台)。

行政楼面向周山路,正对学校大门,形成以行政楼、中心广场(升旗台)、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为主线的景观主轴,行政楼、教学楼底层架空,使两个空间相互渗透、延伸,与中心广场融为一体。

体育运动区布置在校园的西侧,中部规划休闲绿地,步行道穿插其间,相互联系,形成中心广场与运动场、学生生活区与运动场两条东西向景观副轴和一条贯穿休闲绿地的南北向景观副轴。规划重点处理景观主轴与三条副轴交汇点,或作休闲广场,或作架空连廊,使校园在用地紧张的前提下,通透、连续,一步一景,营造丰富的校园空间效果。(图1)

图1总平面图

3.2功能分区

整个校园分为教学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二期工程)、休闲绿化区四大功能区,由步行道、广场将它们有机分隔、组合在一起。

教学办公区由四组建筑围合成一体,行政楼与教学楼相对,阶梯教室在行政楼西侧与教学楼相距20米,形成中心广场西开口。整组建筑中阶梯教室一~二层,高度较低,使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面向运动场均有开阔的视野。

体育运动区在校园西侧,体育馆规划在周山路、丽新路交叉口,北侧为300米田径场地,田径场东侧规划篮球场、排球场和器械场地,逐渐过渡到学生生活区。篮球场等场地数量不足,可考虑在田径场四周修建篮球架等设施。

学生生活区为二期工程,规划在校园东北角,包括500人学生宿舍楼和生活食堂。

休闲绿化区布置在体育运动区与教学区之间,在功能上起到分隔两区,减少干扰的作用;在空间关系上是教学区的“收”与运动区的“放”之间的过渡空间。其主要以草地和乔木为主,中间规划步行道、休闲广场,设置座凳、地灯等设施。(图2)

图2功能分区图

4规划特色

4.1动线布局

校园以学习、运动、课间活动为主,规划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

机动车与自行车车道以达到各个功能区与各组建筑为目的,起到紧急疏散和备用道作用,不作校园内主要交通方式。因此机动车与自行车车道布置在校园东南侧和二期用地(学生生活区)之间,位于教学区建筑群乃至整个基址外缘,有效避免了机动车对校园生活的干扰。

校园内部交通方式以步行为主,规划力求建筑架空层、广场、步行道联系各个功能区,方便师生交通、休闲、交流、学习、运动。

临周山路规划校园主入口,两侧布置自行车棚,西侧15米规划路规划机动车出入口。(图3)

图3道路系统图

4.2空间景观

强化景观主轴,从空间的围合与开放入手,形成沿景观主轴收放有致的空间序列。通过控制建筑的进退、偏转,绿化广场的重复和变化,形成一系列景观副轴,使空间丰富多彩。借鉴传统小型园林的造园手法,充分演绎借景、对景,以达到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职业教育制度功能的多维度分析_交易费用-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高师院校美术理论课教学初探_美术专业-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教育管理论文
最新教育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