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价值工程的应用步骤,我们对高职院校实践基地的建设进行了分析:
(1)确定价值工程的对象:对象的选择是价值工程活动成效的大小,乃至成败的关键所在。根据价值工程的重要性原则以及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我们把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作为本次价值工程的目标对象。
(2)情报收集:情报收集是价值工程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提高产品或服务价值这一目标,价值工程活动的每一步情报资料。一般地说,情报资料掌握得越充分,对象分析得越透彻,改进的可能性越大,价值提高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价值工程活动中,需要收集的主要情报包括:A.用户(学生、老师)请报;B.技术情报;C.市场情报;D.经济情报;E.学校内部情报;F.环境保护情报;7.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的法规、条例等方面的情报。收集的情报要求准确可靠,并且要求经过整理、归纳、辨别、加工后才能应用。
(3)功能分析: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对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其功能,科学的评价其重要性,通过功能与成本匹配关系定量计算对象价值大小,确定改进对象的过程。功能分析着重从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入手,加以创新、改进。根据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建设的特点,我们把实践基地建设的总目标定义为具有先进教学功能、科研功能和辐射周边企业的综合实践基地,其应该具备的功能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培训、素质开拓、实践训练、教师科研资料查询、实验数据获取、辅助教师科研、为企业服务、企业培训、社会培训、兄弟院校使用,以及职场氛围布置等。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功能进行必要的整理。
(4)绘制功能系统图:功能整理的结果就是得到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功能系统图。我们对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建设功能进行了整理,得出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功能系统图。如下图所示:

目的(上位功能)
手段(下位功能)
目的(上位功能)
手段(下位功能)
图一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功能系统图
(5)功能评价:在功能系统图的基础上,我们请了相关专家根据自身的经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功能给予打分并作出评价,根据专家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项功能的系数,并根据相应的功能系数在申报过程中赋予了相应的建设成本分配。
表1同层元素相对比较比例标度
F 与F 比较
|
同等重要
|
稍微重要
|
重要
|
非常重要
|
绝对重要
|
A
|
1
|
3
|
5
|
7
|
9
|
A
|
1
|
1/3
|
1/5
|
1/7
|
1/9
|
例如,主功能层中教学、科研、辐射和外观四项评价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重要性判断矩阵如下:
F
|
F
|
F
|
F
|
F
|
F
|
1
|
2
|
3
|
3
|
F
|
1/2
|
1
|
2
|
2
|
F
|
1/3
|
1/2
|
1
|
1
|
F
|
1/3
|
1/2
|
1
|
1
|
则可计算得到其特征向量矩阵为:
B=(B,B,B,B)=(0.4546,0.2630,0.1412,0.1412)
最大特征值λ=4.0107,一致性指标CI=0.0036,相对一致性指标CR=0.004,通过一致性检验。故可以直接将特征向量作为对应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同理可针对子功能层评价指标相对于主功能层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相对功能层的系数W(过程和结果略)。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照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对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的具体表现进行10分制或100分制评分,并按照下式计算项目的总得分,以评价项目的好坏,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式中,Z为特定的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在评价指标F上的评分值。
5.应用实例:通过调查了解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现状,我们在2009年申报的2010年度浙江省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及建设项目的申报过程中依据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系统图中的各项功能系数进行了必要的费用分配,作出了相应申报文本。评审结果于12月初出来,我们的项目总体申报金额为110.95万元,审订金额为84.18万元,评审通过率75.87%,总体通过率居全校之首。
6.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建设、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教学功能、科研功能、辐射功能的实践基地功能系统图,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功能系数。并通过本身的申报实例验证了该功能系统的合理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对于高职院校实践基地申报、建设向科学的定量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实践基地申报、建设毕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涉及因素众多,本次设计的功能系统图还比较粗放,没有把更细化的因素考虑进去,需要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傅家骥、仝允桓主编,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 应智国,商科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战略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8(8):80~81
3 陈德棉、王应雄,论价值工程在服务贸易行业的应用[J],商业时代理论版,2005(27):83-84
4 章道云、邓学芬,应用价值工程方法评价高校教学质量[J],价值工程,2003(4):38-40
5 刘小兵,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价值工程分析的运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6-1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