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配合比
在按设计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计算出不同冻土地段、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温度范围以及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理论配合比后。不同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还应满足下表要求规定。正常施工时,每班搅拌混凝土之前,应根据当班测定的骨料含水率随时调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骨料含水率测定频率视天气情况酌情增减。
混凝土配合比
结构类型 |
环境水质或岩土土质 |
施工方法 |
坍落度(mm) |
水泥品种 |
水灰比 |
水泥+外加剂+粉煤灰Kg/m3 |
外加剂掺量 |
粉煤灰(内掺%) |
砂率 (%) |
含气量(%) |
灌注桩 |
具中等及以下腐蚀性 |
导管法 |
180~220 |
P.032.5R |
≦0.39 |
440~470 |
内掺10% |
— |
40~45 |
3~5 |
具有强腐蚀性 |
≦0.38 |
450~480 |
10~15 |
基础、墩台、隧道衬砌、挡土墙 |
具中等及以下腐蚀性或淡水冻融区 |
泵送法 |
120~180 |
P.032.5R |
≦0.39 |
420~440 |
内掺10% |
— |
38~42 |
3~6 |
斗送法 |
30~90 |
≦0.38 |
400~420 |
— |
32~36 |
具强腐蚀性或矿化水冻融区 |
泵送法 |
120~180 |
≦0.38 |
440~460 |
— |
38~42 |
斗送法 |
30~90 |
≦0.37 |
420~440 |
10~15 |
32~36 |
预制涵节及基础 |
具中等及以下腐蚀性或淡水冻融区 |
斗送法 |
30~90 |
P.032.5R |
≦0.37 |
380~400 |
内掺10% |
— |
32~36 |
自然养护4~6蒸养≦3 |
具强腐蚀性或矿化水冻融区 |
≦0.36 |
420~440 |
10~15 |
预制砼梁体 |
|
泵送法 |
140~180 |
P.042.5R |
≦0.34 |
470~500 |
内掺10% |
10~15 |
36~38 |
≦3 |
斗送法 |
0~10 |
≦0.28 |
450~480 |
30~34 |
小型预制构件 |
|
斗送法 |
30~90 |
P.032.5R |
≦0.39 |
380~400 |
内掺10% |
— |
36~38 |
3~5 |
3、混凝土拌制
耐久混凝土的拌和应采用具有自动计量上料系统的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集中供应。搅拌时间5min>t≧2min。
4、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宜用搅拌运输车运送,途中宜以2-4r/min的转速转动。在运输中不应发生离析、露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5、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l混凝土养护应严格控制养护温度不低于混凝土外加剂规定的最低适用温度。当养护温度低于0 0 C时,应采用临时保温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临界抗冻强度。
l新浇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和或地下水相接触时,应保温养护,直到混凝土获得50%以上的设计强度为止。
l当环境温度低于-20 0 C时,应采用外部热源养护混凝土。
四、耐久混凝土现场检测及试件养护规定
1、耐久混凝土现场检测项目
l在耐久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拌和站对首盘混凝土进行出机温度、含气量、坍落度、0.5h的泌水率检测。浇注现场按50m 3 抽检一次的频率对混凝土含气量、坍落度、入模温度进行测定。浇注点与拌和站之间要保持联系,以保证现场混凝土的质量状况能及时反馈到拌和站。
l0.5h泌水率按静态泌水率的试验方式检测。
2、试件养护
l用于评定混凝土临界抗冻强度测定的试件与工程结构物同条件养护,分别测定7d、10d、14d抗压强度。
l用于评定低温、负温混凝土强度的试件与工程结构物同环境养护7d,再转入标养28d。
l用于进行耐久性检验的试件与工程结构物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成型并养护28d。
五、参考文献
《青藏高原冻土区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条件》
《青藏铁路高原地区耐久性混凝土目标管理措施》
《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桥涵工程施工技术细则》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