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帮、顶锚索 锚索规格为φ17.8×6300mm,其中一排选择在距离巷道底部500mm处施工,一个断面内7根锚索,间距为1500mm。 2)底脚注浆锚杆 底脚注浆锚杆选用螺纹钢中空注浆锚杆,规格为φ25×2500mm,破断力≥15t,杆体上顺序钻有φ6mm注浆孔,其结构如图3所示,杆尾砸扁,封孔采用快硬水泥药卷。底脚注浆锚杆排距为1600mm,距底板不大于300mm。 3)底板浅部注浆参数 每排4个钻孔,钻孔深度1000mm,眼孔直径42mm,选用四分管,长度1000mm,间排距1050×1600mm、1300×1600mm锚注,浅孔封孔采用快干水泥和树脂药卷封孔,注浆压力0~1MPa,稳压时间3~5分钟。 4)底板注浆锚杆 底板注浆锚杆选用和底脚注浆锚杆相同材料的螺纹钢注浆锚杆,规格为φ25×2500mm。底板注浆锚杆间排距为1050×1600mm、1300×1600mm,根据现场实际,中间两排布置在运输皮带架下。 5)底板注浆锚杆配合16#槽钢加固 16#槽钢长度3700mm,槽钢开口向上布置,锚杆紧固后外露部分≯100mm。 6)注浆参数 对于巷道围岩的注浆,其注浆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注浆参数的选择。 注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加添加剂。水泥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添加剂不ACZ-1型水泥添加剂,用量为水泥重量的4%~6%。浆液水灰比为0.7:1~1:1,浆液配合比如表1所示。 表1 水泥添加剂单液浆配制表 
 
    
        
            | 序号 | 水灰比 | 水泥(kg) | 水(L) | 添加剂(kg) |  
            | 1 | 0.7 | 50 | 35 | 2~3 |  
            | 2 | 0.8 | 50 | 40 | 2~3 |  
            | 3 | 0.9 | 50 | 45 | 2~3 |  
            | 4 | 1.0 | 50 | 50 | 2~3 |  根据矿现有条件,采用2ZBQ-11.5/3型煤矿用气动注浆泵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2.0~3.0MPa,最大注浆压力为3.0Mpa。每孔最大注入量每孔为5袋水泥(每袋水泥50kg)。一般单孔注浆时间取为5~20min。 4底鼓治理效果分析 通过设置观测站,对102采区行人上山试验段进行了表面位移观测。观测结果如图6所示。 从底板表面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监测曲线的斜率逐渐变小,最后趋于稳定,说明巷道底板变形已趋于稳定,底板注浆可控制底板岩层的蠕变失稳。道中间底鼓量(测点2和3)大于两边底鼓量(测点1和4),测站1巷道底鼓量最大为11mm,平均移动速率为0.41mm/d,测站2底鼓量最大为16mm,平均移动速率为0.59mm/d,锚注支护显著地改善了围岩的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有效的控制了巷道的变形,保持了巷道的稳定。  
 (a)测站1 (b)测站2 图6底板表面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 5、结论 采用锚注支护技术能有效地固化围岩,使巷道松散岩体形成一个再生自然拱,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使围岩位移量减小,巷道变形得到明显控制,改善了巷道状况,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性。通过锚注联合支护技术在102人行上山的具体应用,证明了锚注联合支护对于控制软岩巷道底鼓变形具有显著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士良,汤雷.巷道锚注支护机理的研究[J].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6,(2).
 [2]杨新安.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机理与技术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博士论文,199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