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影响了催化剂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氯离子的确起到了干扰作用。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就由此排除了氯离子,把它视为干扰。因为氯离子同其它的还原性物质一样,都是对水样的COD结果起到了作用,如果简单的排除了氯离子,那并不能正确的代表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的质量浓度。这和GB/T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指数法》的定义是矛盾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硫酸银作为催化剂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当用硫酸银做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但是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汽相中,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作为氯离子掩蔽剂的硫酸汞是剧毒物品,同样会对环境造成二次危害。因此采用其它不和氯离子产生反应的催化剂,同时无需掩蔽氯离子的存在。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在催化剂的替代方面很多学者已经在进行研究,目前有使用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镍做催化剂,也有用MnSO-Ce(SO)复合催化剂代替标准重铬酸钾法中的AgSO,用密封消解法测定废水COD值同样可以取得不错的结果。另外还有以硫酸镍或硫酸银-硫酸镍混合物,Mn(HPO)做催化剂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K(AlSO)作为助催化剂减少了AgSO的用量,并且缩短了分析时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了氯离子的影响,同时也完全可以把氯离子消耗的重铬酸盐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计算在结果中。完全符合了GB/T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指数法》中的定义。
3.结论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探讨,本文认为在GB/T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指数法》中由于氯离子与催化剂发生反应,或者由于氯离子会消耗重铬酸盐,因此把氯离子作为一种对实验的干扰离子,用硫酸汞进行屏蔽,是一种并不严谨的做法。这样不仅和GB/T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指数法》本身的定义不符,同时也无法反应氯离子作为一种水样中的常见还原性离子,对重铬酸盐的消耗,导致无法正确反应水中COD的结果。本文建议,作为国标,应该进一步的明确重铬酸盐法的定义,并且通过对方法的改进,催化剂的重新选择,使得方法能够更好更准确的表达COD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第四版)(增补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2.
2 Vaidya Bikas. Watson Steve W Reduction of Chloride Ion in Chemical Oxygen DemandDeteminations Using Bismuth—based Absorbents[J]. Anal Chem Acta. 1997, 357(12): 167-175
3 韩伟,于福涛,刘建国,贾鹏,宋娟梅. CODcr法测定中除高氯离子及无机还原性物质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125-127
4 田桂芝,张颖,肇薇.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J]. 广州化工,2007,35(5):60-63.
5 GB/T 11914-89《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指数法》[S]
6 赵亚乾.CI 、NH 和H O 对COD测定的影响[J].上海环境科学,1995,14(8):32-34.
7 刘 娟,吴浩宇. 高氯废水COD测定方法的探究[J]. 工业水处理,2011,31(4):66-69
8 刘君侠,刘琼玉. H O 对COD测定的干扰及消除[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2):46-48.
9 谢文玉.在COD 测定中消除亚硝酸根干扰的研究[J].环境工程, 2002, 20(5): 62-64.
10 吴邦灿.现代环境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210-211.
11 孙冬月,官香元.重铬酸钾法测定COD中的干扰及消除[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6):124-126.
12 郭玉文,袁东.对COD 测定中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法的探讨[J]. 环境工程,2007,25(6):73-75
13 姜春莉,王新卉. Br 、BrO 和 Cl 对 COD 值测定的影响[J].污染防治技术,2009,22(6):106-108.
14 鲁敏,刘丽丹,王永亮. 以MnSO4作催化剂快速测定水中COD[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2),24-25,31.
15 陈克局,王素芳.化学需氧量测定改进方法研究进展[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1(1):59-62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