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6) …(7)
(二)数据说明
本文所采用的样本是我国1985-2009年间的宏观数据,包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外国直接投资、政府投资支出、私人投资、就业人口、人力资本、贸易开发度、金融发展水平等。下面对相关变量作简要说明:
1、中国各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为“亿美元”,通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平减之后再用各年的年平均汇率进行相关调整。
2、外国直接投资( ),单位为“亿美元”,取自统计年鉴各年的值。
3、政府投资支出( ),用统计年鉴中投资资金来源中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来表示
4、私人投资( ),用统计年鉴中投资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项与自筹和其他资金项之和来表示
5、人力资本存量( )用高等学校毕业人数来表示。
6、贸易开放度( )用同一时期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
7、金融发展水平( )采用广泛使用的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与GDP的比值来表示。
四、实证结果
(一)单位根检验(平稳性检验)
ADF检验法和PP检验法是实践中常用的两种单位根检验方法。在实际检验时,主要根据被检验模型结构判断。若模型包含差分项,需要反映动态结构,一般用ADF检验法;若模型只描述了水平变量的关系,对随机干扰项只做了一般假设,那么可选用PP检验法[2]。因此,本文选用ADF检验人力资本,在滞后期的选择上,依据AIC和SC准则。运用Eviews5.0对以下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表:
表一:各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一览表
variable
|
ADF test statistic
|
Prob.*
|
FSH
|
-2.98146
|
0.0517
|
Ggdp
|
-2.762424
|
0.0793
|
Ggi
|
-3.058874
|
0.0436
|
Glabor
|
-4.596521
|
0.0014
|
Gpi
|
-3.651296
|
0.0125
|
Gfdi
|
-3.329071
|
0.0252
|
由上表可知:变量FSH、Ggdp、Ggi、Glabor、Gpi、Gfdi皆拒绝单位根假设,说明以上序列皆为平稳序列。由此,我们可通过协整检验来验证以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核心期刊。
(二)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技术外溢困境的检验
通过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可以发现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无法得知这些变量偏离他们共同的随机趋势时的调整速度,这个问题可以用误差修正模型加以解决。在确定长期均衡关系时,由于协整方程可能会有截距和确定趋势,协整的LR检验统计量的渐进分布不再是通常的 分布,因此,使用Johansen法进行协整检验前,应先确定滞后阶数以及协整方程属于哪种趋势假设。本文采用VAR方法来确定其滞后阶数,从LR、FPE、AIC值可确定滞后阶数为4。最终变量FSH、Ggdp、Ggi、Glabor、Gpi和Gfdi的协整检验结果如下:
表二:协整关系的Johansen检验结果
No. of CE(s)
|
Max-Eigen Statistic
|
Prob.**
|
Trace Statistic
|
Prob.**
|
None *
|
53.48183
|
0.0012
|
133.9444
|
0.0001
|
At most 1
|
37.81295
|
0.0212
|
80.46258
|
0.0264
|
At most 2
|
23.21944
|
0.2086
|
42.64963
|
0.3447
|
由上表可以看出变量FSH、Ggdp、Ggi、Glabor、Gpi和Gfdi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仅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并且其协整关系如下:

由上式可知长期来说,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参数 为0.23;同时假设改革开放以来相关制度未发生重大变化, 。故而 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参数 。这表明20多年来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主要表现在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形成效应。而FDI的技术外溢效应由于FSH本身较小,所以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这也直接表明了我国希望通过引入外资获取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样地,通过对上述(5)、(6)和(7)三式的检验得到: 。通过与初始技术外溢参数 相比较我们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本,我国逐渐加大开放力度,进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的贸易开放程度对我国引进外资吸收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影响了我国对外商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
五、本文主要结论及启示
本文通过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内生化的技术模型并检验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技术外溢的困境发现:(1)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短缺,与国内投资共同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主要表现为外资企业自身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对国内企业产生的正向外溢效应并不明显,使得国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未得到显著提升。(2)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明显,并非源自贸易以及我国的开放程度,主要是受到国内人力资源开发以及金融发展水平的制约。
因此,在全球化、市场化和服务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要提高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需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和环境等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有意识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津平:《外资政策、国民利益与经济发展》,《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2]沈坤荣和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3]Abramovitz,M. “Catching up,Forging ahead and Fallingbehind.”The Journal fo Economic History,1986,46,pp.385-406.
[4]Aghion,P.and Howitt,P.,1998,Endogenous GrowthTheory.Cambridge,MA.MIT Press.
[5]Borensztein,E.;De Gregorio, J. and Lee,J.W. “How Doe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8,45,pp.85-102.
[6]Lucas,R.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pp.3-42.
[7]Prebisch,R. “Dependence,Development and Interdependence.”in G. Ranis, and T.P.Schultz,eds.,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Oxford:Basil Blackwell,1988, pp.31-48.
[8]Rostow,W.W. The State of Economic Growth:ANon-Communist Manifesto.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9]Sun,H.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1979-1996.”London: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199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