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为新疆带来了经济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产业内溢出是指跨国公司由于存在技术上的优势。
论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内溢出,产业间溢出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为新疆带来了经济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促进了新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看,绝大多数外商直接投资投到了新疆的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新疆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新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打算利用协整理论,根据新疆1985-2008年间的数据,进行数量分析,以期准确说明FDI对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度,从而为新疆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提供决策参考。
一、文献综述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国利用外资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Gabor Hunya在对罗马尼亚制造业的FDI研究后发现产业内溢出,外资公司频繁投资的行业与出口行业相一致,外资投资的进入并未改变罗马尼亚的外贸结构,与此相反,其保存和强化了罗马尼亚的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1]Yusaf H. Akbar和J.Bard Bride在以匈牙利银行业为例研究了外资公司投资意图,FDI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后指出,以市场为导向的FDI有利于转轨经济国家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而以资源为导向的FDI不利于东道国企业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福利的增长,因此东道国对外商直接投资要有所选择。[2]江小涓指出在近年来我国生产能力和资金都过剩的情况下,内资之所以不能替代外资的原因就在于FDI对东道国经济能起到改善资产质量、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结构、带动配套产业等作用。[3]宋泓、柴瑜经过实证研究后提出,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降低了中国工业结构的总体效应,加大了中国产业结构的总体效应,使工业结构效益大幅下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张帆等对FDI在中国工业部门的结构分析后认为,外资公司的投资不同于港澳台的投资,前者主要投向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总体上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向具有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方向转化。[5]卢荻将中国FDI模式分别归纳为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广东模式以出口导向和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改善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却是以降低劳动生产率为代价;上海模式以进口替代和资本深化为特征,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有悖于比较优势原理且恶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从产业发展的层面看,广东模式优于上海模式,但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上海模式优于广东模式。广东模式的问题在于一旦成本优势丧失将难以为继,上海模式通过适当的定位调整仍可持续。[6]与此相关的研究还有,外商投资目标与中国引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外商对重工业中的基础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项目投资不积极,一般趋向于投资利润率高、回收期短的轻工业项目和重工业中面向最终消费者的产品项目等。[7]陈明森对由于政府引资行为扭曲而带来的产业结构低度化和同构化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8]
以上文献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还存在不少争议产业内溢出,有的学者强调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影响,有的学者强调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影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的产业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理论阐释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技术外溢效应产生的。所谓技术外溢,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后技术和管理水平受到的影响,又称“外部效应”,具体是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其先进技术、经营哲学、管理经验等能够通过一定途径渗透到东道国的其它企业,从而促进该国的技术进步。一般来说技术外溢效应可以通过产业内溢出和产业间溢出来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并进而影响该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内溢出是指跨国公司由于存在技术上的优势,通过示范、模仿、竞争效应,对当地相同部门或相同行业的企业产生影响。跨国公司对当地公司最重要的影响是竞争效应。跨国公司的进入改变当地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从而使当地公司进行学习和自身改进以提高效率。竞争效应最重要的表现是学习效应。当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互相竞争时,如果它们生产相似的产品,规模也相似,并且争夺同一个市场,内资企业通常倾向于采用与跨国公司相似的生产技术。[9]当地企业通过模仿和竞争效应,使本企业的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不断缩小与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
产业间溢出是指跨国公司由于存在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关联效应,对当地和跨国公司在生产上有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产生影响。跨国公司通常对当地原材料、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供应商或购买商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这种技术帮助、管理培训、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等会将技术转移给他们的当地供应商或购买商,从而引起技术的外溢。具体说来,跨国公司可能通过下述方式提高当地供应商的生产效率:第一、帮助有潜力的供应商建立生产设施;第二、为提高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而提供技术协助或相关信息;第三,提供或帮助供应商购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第四、为供应商的管理和组织提供培训和帮助;第五、帮助供应商寻找更多的客户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综上所述,由于技术外溢效应的客观存在,FDI的大规模涌入必然使之成为某个区域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因之一,而这也使之成为能够解释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变量之一。
三、计量模型分析
对时间序列的计量检验不能简单地的进行OLS回归产业内溢出,因为经典回归模型是建立在平稳数据变量基础上的。对于非平稳变量,不能使用OLS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否则会出现虚假回归的问题。因此,为避免时间序列分析的虚假回归问题,本文运用协整理论[10]对FDI 与新疆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选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将产业结构函数定义为:Y=f(X1、X2、……Xn),其中,Y代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i为解释变量。影响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众多,既有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又有政策因素、历史因素;既有对外贸易的因素,又有劳动力的因素。由于本文是重点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出于对各个因素的可量化性和数据可得性考虑,经过综合考虑,所以本文引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人均GDP、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贸易总额、城镇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六个变量。
据此,应该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1)
其中, 表示第三产业占 的比重; 表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表示人均GDP, 表示对外贸易依存度, 表示进出口贸易总额, 表示城镇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 表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 、 、 、 、 、 表示待估计参数, 表示随机干扰项。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