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近十年,尤其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进入2010年以来,美方更是一直在喋喋不休,一直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大做文章。为什么美国一直抓住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放?人民币汇率真的是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核心问题吗?本文通过研究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探寻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实原因,分析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美经济贸易的影响,建议中美双方理性认识人民币汇改与中美贸易关系问题,积极推进中美经贸稳定发展。
论文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美经贸关系,原因与影响
2005年美国财政部汇率报告认为,人民币挂钩政策“造成了全球市场的严重扭曲”。2006年报告提出,中国货币政策是美中关系的“核心问题”。2008年,美总统奥巴马曾阐述了如下观点:“若要实现双边经济关系的均衡发展,中心问题是中国必须改变其汇率政策。”[①]2010年9月20日奥巴马继续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称中国在人民币问题上未尽全力。由此可见原因与影响,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焦点。
一、中美双方的人民币汇率之争
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始于2002 年免费论文下载。美方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低估是导致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冲击美方制造业市场,造成众多工人失业。有鉴于此,美方要求中国升高人民币汇率,改变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经过双方不断的摩擦、对话,中国于2005年7月21日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2%,同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美方积极评价中方这一举措,但又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够大,要求中方继续提升人民币汇率。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进入201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更是愈演愈烈。2月,奥巴马施压人民币,表示全年都将“劝说”人民币升值;3月,美国考虑征收人民币汇率反补贴税,奥巴马请人民币采行“市场导向”汇率政策,美国130名议员上书奥巴马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听证人民币汇率原因与影响,表示5月前投票;6月11日,美将审议针对中国汇率议案,议员再次强压人民币升值;6月19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三周之后,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堪称史上拖延最久的关于主要贸易伙伴国汇率半年度报告,未将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但9月15日,美国会就人民币汇率展开两天的听证会,督促人民币升值。历时近十年,人民币汇率之争始终处于风头浪尖。
二、美方为何抓住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放?
首先,政治需求:
当前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民众不满情绪增加,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支持率直线下降原因与影响,奥巴马急需转移国内焦点,将制造业压力大的原因归结到廉价的国外商品上。而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在即,美国政府迫切需要为国内近10%的失业率找到借口免费论文下载。而议员们更希望操纵议题,为自己选举拉票,进而掩盖其自身未能有效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事实。因此,在选举的压力下,立法者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
第二,美国公众认知偏差:
美国公众认为美国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汇率政策。典型观点是中国汇率机制导致美国贸易赤字不断上升。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顺应市场供给的需要,则人民币自然升值,中国出口商品价格自然上升,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自然下降。[②] 因此,尽管从理论上讲原因与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美国公众认为普通民众是中美贸易的受害者,“美国人中的大多数认为贸易收益没有在我们两个国家之间公平分配。”[③] 在美国,持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影响美国制造企业及工人就业”的言论也越来越高。不少美国人认为促使人民币升值是舒缓这一问题的“良方”。因为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
第三,转移债务、转嫁风险
中国拥有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又是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美国财政部3月15日公布,1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8890亿美元,日本为7654亿美元),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美元贬值,也意味着相应减轻了美国对中国的负债。这才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真实意图。同时美国对中国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也万分忧虑,一方面,美国人担心中国突然减持美国债会对美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另一方面原因与影响,又担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会使美对中国金融依赖加深免费论文下载。因此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转移债务、转嫁风险。
第四,中国崛起触动美国危机感
美国表面上宣称,美中关系并不是零和博弈,中国繁荣对美国也有利。但在实际外交策略中,美国总显露出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迹象。首先,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其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让不少美国人顿感压力。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崛起之势更加明显;人民币正朝着实现自由兑换并成为重要国际货币迈进。如此一来中国对美元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受到威胁。美国允许中国发展,但是绝不允许发展成为它强劲的对手原因与影响,更不允许中国崛起到美国之上。中国的发展和增长必须纳入美元本位体制,要受美国掌控,紧咬人民币汇率,逼迫人民币升值,打压人民币,维护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是美国的必然选择,也是美国的真实政治意图。
三、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美贸易影响分析
(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分析
2005年7月中国汇率改革以来,分析五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情况(见表1),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的币值对美元已经大幅升值23.5%。2005年7月21日 中国开始汇率改革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8.11:1;
2005年底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8.07:1;
2006年5月15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0关口 为7.9982:1;
2007年底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6.5%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30:1;
2008年4月10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0关口 为6.9920:1;
2009年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基本上在6.81-6.85元区间;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重启汇改后的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8275。9月21日原因与影响,人民币对美元一度升值至6.6997元,破6.7元免费论文下载。
表1 历年人民币汇率统计
年度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1-7
|
汇率变化
|
8.07
|
7.9
|
7.3
|
6.99
|
6.83
|
6.8
|
统计数据引自CCTV-经济信息联播
(二)汇改五年来中美贸易数据分析
表2 2005-2010年1-7月中国对美进出口 统计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度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1-7
|
对美出口
|
1629.00
|
2034.72
|
2327.04
|
2522.97
|
2208.16
|
1,518.4
|
对美进口
|
487.26
|
592.09
|
693.79
|
814.40
|
774.43
|
553.9
|

统计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http://www.customs.gov.cn/
纵观中美汇率战期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两次大的调整,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并非影响中美贸易的关键因素。在05-10年期间,人民币汇率升值超过23%,中国对美出口仍出现大幅攀升,只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略有降低,2010年再度增高,而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则保持平稳升高的趋势。由此可见,美国的一些议员把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这并不合理。
四、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问题
首先,中美贸易不平衡是双边经贸关系中一个由来已久的结构性问题原因与影响,并非人民币汇改所能左右的。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基于政治需求而人为扩大化不利于中美两国的经济稳定及复苏。
其次,应清楚认识到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是一个极度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单纯地通过人民币增值来解决。
欧元之父蒙代尔表示,从历史经验等角度分析,中国政府应该让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美贸易失衡由国际分工而非汇率决定。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美国贸易赤字问题,当前中美应将主要精力放在促进经济稳固复苏的核心关切上。
国际贸易理论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也证明,单靠汇率升值是不能消除双边贸易不平衡的。以日本为例,从1985年初到1988年中期,当时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超过1倍,升值幅度不可谓不大,但结果是日本经常项目顺差并没有大幅度下降原因与影响,反而成为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国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3.5%,但对中美贸易也未形成实质性的影响免费论文下载。
五、 几点结论和建议
1.本文分析了中美人民币汇率摩擦的原因,明证人民币升值不能够解决中美贸易问题。过度的人民币升值将会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影响国际经济的复苏。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美国对华“平衡防范性的对外贸易政策”将很难缩减贸易顺差,人民币汇率之争还将继续。
2.中美两国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双方的精美合作潜力巨大。通过对话与合作,处理好贸易失衡引发的经贸摩擦,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促进全球经贸发展,应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基调。
3.宏观上原因与影响,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微幅、双向、稳重爬升”的调控艺术,适当放大浮动区间,配合其他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水平向均衡水平的调整。 缓解来自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4.微观上,我国企业要灵活采用金融手段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提高谈判能力,与上下游厂商共同分摊汇率变动的影响;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同时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升级,打造品牌,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未来国际贸易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倪世雄、李淑俊从公众国会政府的互动关系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J],《美国研究》,2007(4)
2、吴心伯中美经贸关系的新格局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
3、陈东琪等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挑战和前景[J],《宏观经济研究》, 2008(12)
4、刘洪美为何向人民币汇率发动新攻势[N], 经济参考报, 2010-3-20
5、宋国友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及其战略限度[J],《当代国际关系》,2007(5)
6、熊洁敏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分析[J],《新金融》2007(4)
7、全国政协经济委: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实意图——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点认识,人民网(北京)2010-3-22
8、李稻葵:美国频频发难人民币背后缘由[N], 燕赵都市报
9、谢利互利共赢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主基调[N], 金融时报 2010-5-20
10、中国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春季)http://zhs.mofcom.gov.cn/aarticle/cbw/201004/22.html
11、金融界网站http://finance.jrj.com.cn/focus/2010rmbs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