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企业完善计量检测工作意义。企业的计量检测工作的完善是其自身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目前我国企业的计量检测工作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关于企业如何完善计量检测工作的讨论。
关键词:企业,完善,计量检测
(一)、企业完善计量检测工作意义。
1、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企业的计量检测工作的完善是其自身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目前我国企业的计量检测工作处于较低的水平。
在早期特定的环境中,计量工作仅体现在对外贸易结算、企业内部成本考核以及生产工艺监控上,使得企业对计量工作评价不高,重视不够。企业认为计量工作是由几把秤、几个仪表组成,能称准重量,看准数据就行了,对计量管理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并不在意,这种观念遗留至今,导致这类企业即使在建标认证后,仍然选择老人员,老环境,老方式进行工作,企业的计量工作水平还是原地踏步。同样由于这个原因,计量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多数人仅具有初中、高中学历,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较低,计量对口专业人员更为稀少,并且由于企业计量管理和技术人员缺少技能提高的机会且待遇较低,以致部分原有的计量专业人员流失。
因此,如何使企业计量工作跟上时代发展,有好有省地满足企业要求,是企业计量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2、确保消费者的利益
企业应树立为消费者服务的观念,计量检测工作的完善实际上就是对消费者服务的完善。企业的计量检测工作应从过去的点控制转化为全过程管理。全过程的管理是建立恰当的标准、完善检测方法、准确的测量以及测量设备的定期检定,从生产涉及、供应过程控制建立,售后服务是我们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质量的延伸。计量检测工作不完善将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而产品质量下降将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现在我们的质量管理理念要求我们变成适应性的质量管理,完善企业的计量检测工作,适应的是消费者的需求,适应的是市场竞争,使企业能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论文检测,企业。
(二)、企业计量检测工作现状
1、企业标准的建立较随意
企业建立检测标准一般首先是选择国家标准,然后是行业标准,对于既无国家标准也无行业标准的,企业采用建立企业标准。而目前问题较多的就是企业建立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国家现阶段采用的是备案制,对于进行备案的企业标准技术监督部门可对其不妥之处进行完善。而有些企业的企业标准不到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备案的,就成了监督盲区,其标准的把握就在于企业自身。特别是在中小型企业中这种现象就尤为突出,在受到资金、技术及其他条件的制约下,开始简化企业的企业标准,有的甚至删减国家规定必需的计量检测项目。
2、检测方法
在检测方法上,企业的检测方法应参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但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资金限制,在计量检测方面不够重视,投入较少,因此受检测设备限制,企业采用了简化检测方法、程序,甚至采用错误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测,欺骗了自己,也伤害了消费者。
3、检测设备
早期随着计量相关法规的陆续颁布,企业计量工作得到极大重视,国有企业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买设备,充实人员,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计量工作环境。然而,好景不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造成企业巨变,企业开始自主盈亏,责任自负,这样就迫使企业以价值原则衡量每个部门的工作。早期庞大的投入已使企业计量部门存在机构臃肿、人员众多、效率不高等情况,而且计量工作产生的效益往往是间接的,难以用数字量化,造成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错觉。面对形势的变化,有些企业的计量工作通过自身努力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但大多数企业计量工作停滞不前,甚至部分企业由于机构合并、职能分散、人才流失、检测设备老化等原因,出现了计量工作倒退的现象。
(三)、企业完善计量检测工作的方法
1、企业应建立符合需求的检测标准
(1)、检测标准的选择
企业选择检测标准一般情况下是:首选是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在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可采用行业标准,在即无国家标准也无行业标准规定的情况下企业可自行建立企业标准,企业完成检测标准的建立后,需到相关的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特殊情况下企业标准的建立,是指在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情况下企业仍要建立自身的企业标准,如:一些外销型企业产品出口到欧洲、美洲及日本等国家,其检测标准要求高于我国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内容,此时企业可依据自身需求建立相关的企业标准,而该企业标准的要求必须高于或等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同时也需到相关的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
检测标准的选择应符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这里企业容易进入的误区就是标准选择的过高或过低。选用高标准一直是许多企业发展的信条,因为有了高的标准才有高的产品质量,但这一条企业需量力而行,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正处于起步或发展的初级阶段,过高的要求容易增加产品的成本、延长产品的加工周期等,降低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及应变力。近几年我们注意到在ISO9000、ISO14000及TS16949中陆续提到了“企业应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企业在选择标准时在不违背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选择能满足客户要求的标准即可。如在当地有一家生产掌上移动PC的厂商,其产品出厂检测标准中有一条“振动试验”,所以每批货出厂前其都需将产品送到省级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测,每次检测都需五天左右,延误了出货时间。同时振动试验是破坏性试验,送去的样品只能报废,再加上检测费用,增加了产品成本。而通过查阅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我们发现该检测标准的“振动试验”条款可纳入每年一次的型式检验中,通过完善企业标准,简化了其出货检测流程,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检测标准的建立
在完成检测标准的选择后,企业应考虑如何建立检测标准体系。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若没有可直接采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应考虑依据其他相关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建立符合客户要求的企业标准。
首先是明确需求。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是为了要满足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及管理对标准化的需要,从而提高企业运行的整体效益。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标准实施后不会产生预期的标准化效果,因此制定企业标准或编制标准体系表应充分考虑是否满足企业生产过程的需要,从需要的属性来看,可分为三类:一是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需要;二是明示的需要,如顾客的需要、过程控制的需要;三是通常隐含的需要,是指企业或同行业的一般做法或惯例。
其次是详细的体系策划。企业规模不论大小,均需设置相应的标准化组织机构。机构成立后,首先要清理好企业现行的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建立日常的收集渠道,制定计划,将标准体系的建立纳入企业目标管理之中。要深入调研国内外科技及管理的发展动态,各个领域标准及其发展状况,对有关标准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总方针、标准化目标,应用标准化过程方法对企业拟建立的标准体系进行策划,并保证策划结果满足标准化目标要求。论文检测,企业。
第三是配置相应的检测设备。依据建立的标准体系,配置精度相适宜的计量检测器具。前面所讲述的大部分内容多是人力资源的投入,而本节内容则是需要企业进行财力投入,一般一个普通检测标准体系的量具配置额度在十几万元左右,多则配置额度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也有。而这些资金对于一个正在起步阶段的企业确实难以出手,也是许多企业为什么建立了良好的检测标准体系,而无法实行的较主要的原因。针对以上现状,企业可采取分阶段配置的方法,即在创业初期(资金较为紧张)除配置现场所必备的检测设备外,采用委外检测方式,可降低企业创业初期资金投入压力;企业到了发展中期(资金压力稍有缓和),由于委外检测方式具有时间长、费用高等特点,不太适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企业可逐步分批次进行计量检测器具的配置,直至出厂检测项目在厂内即可全部完成;企业到了稳步发展阶段(资金较为充裕),可对现有的计量检测器具进行更新,淘汰落后的检测设备,保证测量精度。
(3)、检测标准的备案
本节所所提到的检测标准的备案,主要是指企业自身建立的企业标准需到当地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备案的制度。关于备案机关的规定:行业标准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地方标准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的产品标准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该规定的实施有利于:
备案部门可以随时了解标准的制定情况,特别是便于检查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制定了标准。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既没有国家标准,又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制定企业标准,就可以监督、帮助企业尽快制定企业标准。
便于发现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是否遵守有关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如果发现有违背的情况,可以及时予以纠正或停止执行相应的标准。对于企业的产品标准来说,当供需双方由于产品贸易发生争议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合同规定的企业产品标准进行仲裁和检验。这个企业标准,应该是已备案的标准,而不是企业随意选用的标准。
2、企业应完善检测人员的培训机制
企业计量工作的基础是企业的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人员。新标准和规范在企业的贯彻实施对企业的广大计量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计划地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并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相适应。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企业计量管理人员的计量法制意识和计量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企业计量管理人员认识到,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要依法检定、操作要符合规程、管理要依据科学,更好地保证企业生产计量的准确,从而最终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