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号 |
1 |
2 |
3 |
4 |
课程号 |
1 |
2 |
3 |
4 |
课程号 |
1 |
2 |
3 |
4 |
课程号 |
1 |
2 |
3 |
4 |
1 |
0 |
0 |
0 |
1 |
19 |
1 |
0 |
0 |
0 |
37 |
0 |
0 |
0 |
1 |
55 |
0 |
0 |
0 |
1 |
2 |
0 |
0 |
0 |
1 |
20 |
1 |
0 |
0 |
0 |
38 |
0 |
0 |
1 |
0 |
56 |
0 |
1 |
0 |
0 |
3 |
0 |
0 |
0 |
1 |
21 |
1 |
0 |
0 |
0 |
39 |
0 |
0 |
0 |
1 |
57 |
0 |
1 |
0 |
0 |
4 |
0 |
0 |
0 |
1 |
22 |
0 |
0 |
0 |
1 |
40 |
0 |
0 |
0 |
1 |
58 |
0 |
0 |
0 |
1 |
5 |
0 |
0 |
1 |
0 |
23 |
1 |
0 |
0 |
0 |
41 |
0 |
0 |
1 |
0 |
59 |
0 |
0 |
0 |
1 |
6 |
0 |
0 |
0 |
1 |
24 |
0 |
0 |
1 |
0 |
42 |
1 |
0 |
0 |
0 |
60 |
0 |
0 |
1 |
0 |
7 |
0 |
0 |
1 |
0 |
25 |
0 |
0 |
0 |
1 |
43 |
0 |
1 |
0 |
0 |
61 |
0 |
0 |
0 |
1 |
8 |
0 |
0 |
0 |
1 |
26 |
0 |
1 |
0 |
0 |
44 |
0 |
1 |
0 |
0 |
62 |
0 |
1 |
0 |
0 |
9 |
0 |
0 |
0 |
1 |
27 |
0 |
0 |
0 |
1 |
45 |
0 |
1 |
0 |
0 |
63 |
0 |
0 |
1 |
0 |
10 |
0 |
0 |
1 |
0 |
28 |
0 |
0 |
1 |
0 |
46 |
0 |
1 |
0 |
0 |
64 |
0 |
0 |
1 |
0 |
11 |
0 |
1 |
0 |
0 |
29 |
1 |
0 |
0 |
0 |
47 |
1 |
0 |
0 |
0 |
65 |
0 |
0 |
1 |
0 |
12 |
0 |
1 |
0 |
0 |
30 |
1 |
0 |
0 |
0 |
48 |
1 |
0 |
0 |
0 |
66 |
0 |
0 |
1 |
0 |
13 |
0 |
0 |
1 |
0 |
31 |
0 |
0 |
0 |
1 |
49 |
0 |
1 |
0 |
0 |
67 |
0 |
0 |
1 |
0 |
14 |
0 |
0 |
1 |
0 |
32 |
0 |
0 |
1 |
0 |
50 |
0 |
0 |
0 |
1 |
68 |
0 |
0 |
0 |
1 |
15 |
0 |
0 |
1 |
0 |
33 |
0 |
0 |
0 |
1 |
51 |
1 |
0 |
0 |
0 |
69 |
0 |
0 |
1 |
0 |
16 |
0 |
0 |
1 |
0 |
34 |
0 |
1 |
0 |
0 |
52 |
0 |
1 |
0 |
0 |
70 |
0 |
0 |
1 |
0 |
17 |
0 |
1 |
0 |
0 |
35 |
0 |
1 |
0 |
0 |
53 |
0 |
0 |
0 |
1 |
71 |
1 |
0 |
0 |
0 |
18 |
0 |
0 |
0 |
1 |
36 |
1 |
0 |
0 |
0 |
54 |
1 |
0 |
0 |
0 |
72 |
0 |
0 |
1 |
0 |
5.1.3强势产品分析
强势产品(金牛类)的特点是该产品已经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市场增长率相对稳定。课程号分别为19,20,21,23,29,30,36,42,47,48,51,54,71;其中 21,23,29,30 课程都属于数学分社,数学分社的强势产品较多,是 A 社的重点支持对象。
5.2模型分析
5.2.1长远发展战略
总社书号只有 500 个,由于各个分社申请的书号总量远大于总社的书号总量,为寻求更好的长远经济效益,需要对不同的课程有所侧重。当出版社对4类业务的侧重点不同时,会有不同的分配方案。例如:强势产品是现金牛类业务。总社一般以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明星类业务的市场增长率高,相对市场份额较大,也是应该鼓励发展的业务;当出版社有足够的后备资金寻求快速发展时,会支持有发展前途的问题类业务。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发展战略,有侧重地分配书号。
◆稳定性原则:
从01~05年每年各分社分得的书号总量波动变化不大,这是符合出版社的长远发展战略的,因为A社在分配书号之前已经对市场需求量有所了解,虽然总的实际销售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每门课程从01~05年的实际销售量只是呈现阶梯式增长,即每年的增长有一个比例(该比例有一个波动区间),每个分出版社如果按比例正常发展,无论哪一门课程都是不应当出现哥斯拉式的飞跃性发展(哥斯拉式发展是一种超常规的发展,近似于垂直增长),也就是说每年分给各分社书号总数量的变化不会太大。如果盲目的追求利润而忽略了市场的需求情况,必然导致失败。
因此,我们引入了波动约束,即2006年第k门学科书号的波动量等于前5年书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其中, 表示第i门课程第j年的书号个数, 表示06年第k门课程分得的书号个数。
◆长期发展战略的不同方案
在明确了各项业务在出版社中的不同地位后,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出版社的战略目标。我们分五种战略目标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业务。
维持形态:投资维持现状,目标是保持业务现有的市场份额。主要针对强大稳定的现金牛业务。在维持形态里,我们制定了两种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一:按照05 年比例正常发展; 发展战略二:发展现金牛类;
发展形态:继续大量投资,目的是扩大战略业务的市场份额。主要针对有发展前途的问题业务和明星中的恒星业务。在发展形态里,我们也制定了两种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三:发展“明星类”; 发展战略四:创新发展“问题类”;
收获形态:主要针对处境不佳的现金牛业务及没有发展前途的问题业务和瘦狗业务。
发展战略五:补救“瘦狗类”。
◆方案量化实例(波士顿决策约束解释)
2005 年业务比例
设4类业务比例为 , 是波士顿逻辑矩阵 的元素, 指第 种课程属于第 种业务,那么

由此计算出2005 年四类业务比例:
现金牛: = 25%;明星类: = 22%;问题类: = 18%;瘦狗类: = 35%
在求解2006 年分配方案时可以将2005 年各业务比例设为初始值,然后按照出版社长期发展目标(即:上节中的不同策略,战略一、二、三、四、五)分别求解最优的分配方案。
关于发展战略需要量化定义第m 种业务下一年的百分比增量
例如2006 年决策人员决定扩大战略业务的市场份额。主要针对有发展前途的问题业务和明星中的恒星业务(市场增长率一直保持很高水平,市场相对份额也很高)。那么

显然问题业务和明星业务增加投资,其他两项业务减小投资,这里 是投资增加百分比,所以 。
综上,设Xk 表示2006 年第k 门课程得到的书号量,2006 年的具体投资应该首先满足第m 种业务比例为 (表达式类同(11)),并且符合决策者对此类业务投资的不同增量要求,使比例达到 ,由于fkm 和Xk 都为整数,所以不一定能够满足

故,为了使建立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可以将 设定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不严格约束,其中 为决策人可以允许的投资波动范围。最终在决策者允许的波动范围内实施2006 年的各类业务投资。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