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论文

制约我国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原因分析_思想文化观念-论文网

时间:2014-12-06  作者:鲁碧华
研发的低效率和不合理的科研体制占用了相当数量的研发经费,导致技术进步步履缓慢。

3、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是技术进步的基本落脚点,但我国的企业还远未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创新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研发投入增加,但中国自主的核心技术仍然缺乏。目前的情况是大量的企业没有自主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

以上这些问题,都不是理论上没有搞清楚,更不是人们没有想办法去解决、而是解决起来很难。这意味着—些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观念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去探究。

二、制约我国技术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因素

1、重“人”而轻“物”的传统观念

我国传统技术绝大多数是靠人力直接操作的。我们的祖先曾我们的祖先主要靠力气来耕地、架车、撑船、拉风箱、捶打钢铁,也发明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如水排、风箱、走马灯、火药等,但我国古代难得见到大型的动力机械,更没有把煤、石油、天燃气用作可以储存、运输和普遍推广的能源。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们,不去下功夫花大气力发明更多取代人力的动力机械呢?尽管从古老的走马灯中可以看到现代燃气轮机的影子,从唐宋时代的火器中可以体会到火药爆炸的巨大威力。然而我们的祖先仍然在大多数领域坚持辛勤的体力劳动,能用人力的地方就尽量不利用物力。直到现代,仍然可以时常见到这种“人海战术”的场面,例如在农业生产中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当然,这种场面有时是由于缺乏机械设备不得已而为之,这里主要还是重“人”而轻“物”这种思想观念在起作用。

2、重技巧而轻工具(包括设备)的传统思想

在我国传统技术发展中,人们更看重的是工匠的技巧。我国历史书上记载的“能工巧匠”,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精湛技艺为人们称道,难得见到对他们使用的工具性能如何优良的记载。最先发明各种工具的人在古史中都被当作“圣人”,所谓“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在我国工匠的历代师徒传承中“恪守祖训”是基本的要求。不仅工艺不能随便改动,工具也不得随意更换。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思想特征,就造成了我国传统技术发展中的一种奇怪现象:当生产和生活中急需发明某种器具时,中国人表现出极大的创造热情和智慧。然而当某种器具一旦发明创造出来,后人就代代因袭制作,很少有大的改进,这种状况甚至可以持续上千年。另外对技巧的过分推崇也大大限制了对工具性能的改进,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现在。比如我国企业中设备更新比较缓慢,技术设备严重老化,很多企业领导往往热衷于技术引进,很少对引进的设备进行消化、吸收、改进,缺乏创新精神,总认为外国的技术就像古代的“圣人”发明的东西,不敢轻易改进,造成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3、经验论的思维模式替代科学文化造成科学精神的缺失

人是技术活动中的主导因素,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技术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受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的。中国古代学者大多不重视对事物的具体分析和观念的反思,往往用直觉、顿悟等神秘主义的非逻辑的认识方式来“究天人之际”,达到所谓“超凡入圣”的境界。这种“直觉体知”的思维方式对认识事物虽然具有一定的启导作用,但由于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常常出现与事实脱节的迷信和盲从。在经验论的思维模式指导下,人们排斥实践验证,往往以经验替代实验。

经验论的思维模式替代科学文化造成科学精神的缺失,在制约我国技术进步方面的表现就是将悟性的技术观念渗透到理性的技术活动之中,不仅影响其工艺标准、质量监控和社会效果,而且会打乱理性技术活动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观念体系,以及培养这些思想观念所需要的技术教育和培训活动。从根本上说,会降低人们的技术素质,破坏现代技术活动中的“知行统一”,对我国的技术现代化进程带来巨大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几乎是无影无形的,几乎是无法觉察的。更为糟糕的是科学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上存在助长传统的悟性技术观念进行渗透和发挥消极作用的机制,它使传统的悟性技术观念通过教育过程形成一个“过滤”屏障,“滤”掉了—些对于发展现代技术最可宝贵的东西,即科学的精神、科学价值观念和科学思想方法。由于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念的影响,蕴涵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中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念和科学思想方法,很容易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直到今天,这些观念仍在继续影响我们政策的制定、影响着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上的行为。如应试教育改革的艰难,如果这种情况不尽快改变,我们通过这种教育体系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国鸿.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M]. 人民出版社.2005年05月第1版.
2 路甬祥.2004年4月4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八次会议关于检查《科技进步法 》实施情况的报告.
3 王秀真.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J].半月谈.2006.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大都市区形成机制与优化措施综论_发展措施-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知识—权力”与规训社会—对福柯《规训与惩罚》的解析_肉体-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管理学论文
最新管理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