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实践教学队伍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学校和中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鼓励性政策,并通过“外引内培”的方法,充实和提升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1)制定鼓励性政策吸引国内外的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来充实实践教学队伍;鼓励校内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高水平、高职称教师来从事专、兼职实践教学和指导工作,带动和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和水平。
(2)建立职称、学历培养目标体系和相应的师资培训培养制度,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目标,鼓励教职工参与学校、中心的教学研究和科研项目,落实措施激励教职工发表教学教改论文,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有计划地选拔和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增强教职工的提升职称和学历的动力和信心。
(3)在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基础上,制定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管理办法》、《教师上岗培训制度》:规定青年教师和新上岗的其他教师分别实行2年和1年“导师制”计划,确立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养任务目标,青年教师统一进行新教师岗前课程培训考试和实习教学岗位上岗培训
(4)建立激励型的人员管理机制,对学历层次较低的老职工,鼓励其提高自身技能、技术水平,通过学习促使知识更新,积极地发挥其实际工作经验优势,创造条件,使其在对青年教师实践技能的传、帮、带中发挥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整体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5)以课程组教研活动形式,定期开展教学方法的研讨,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开展课堂授课与实践教学的集体备课,有意识地安排老教师示教示讲,组织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并进行讲评,来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6)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课件比赛、教改论文比赛、实践操作评比和师德师风评优等活动,来提升实验教师对实验教学工作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提高实验教师待遇,在岗位编制、职称评定等方面向实验教师倾斜。
(7)做好实验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提升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秩序,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实验技术改进、实验室管理研究、实验设备革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营造优良的实验教学环境。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精心打造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结构层次合理,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通,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并重,能适应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为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5结束语
工程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们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紧紧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进一步加大工程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建立现代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推进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剑波,郑健龙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35-37
2 徐正好,成 琼,胡以刚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创建国家级工程示范中心的建设经验[A].《工程实践教育探索与创新》,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7:47-5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