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说述,从我国商业银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危机发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当以其他国家所发生的债权危机引以为戒,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如果危机发生了,我们也应当制定好相关的危机管理措施,才是万全之策。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危机管理对策加强防范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危机可以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两方面下手,宏观环境是指商业银行自身难以控制的主要社会力量,主要是指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传统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等;微观环境是指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各种与之发生联系的力量或具体情况。
(一)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危机管理宏观环境改善
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在国内局势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际之间广泛交流、友好合作的情况下,才能为防范商业银行国别风险危机创造出良好的宏观政治环境。具体操作如下:1、营造和谐的政治外交环境
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置于更加激烈的竞争之中。目前,为了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我们应当要做到:
(1)把握中美关系的走向,发展大国关系。
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国家都是重要关系国毕业论文格式,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 中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着竞争与较量的关系,我们应当在中美关系方面准确把握美国的战略意图与中美关系的延伸轨迹,在外交中争取战略态势的主动。一方面我国应当在坚持外交原则的同时,积极寻求稳定中美关系的现实途径,继续两国间的经贸合作,避免或减少两国外交关系的直接碰撞;另一方面,发展同其他大国的合作关系,寻找同俄、日、欧盟等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利用双边关系、多边关系,为中国创造更大的外交回旋空间。
(2)重视亚太安全环境,稳定周边关系。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关系,改善安全环境的基础上。从国家安全角度讲,中国目前的安全环境并不乐观。美国通过强化美日安全同盟,提升美印军事关系,对发展中的中国形成钳制之势;利用军事互访和联合军事演习的形式,积极构筑以美国为核心的亚太安全合作机制;力图把握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动权,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对中国形成遏制的亚太格局。除此之外,某些亚太国家也以迅速发展的中国为主要对付和防范对象,加紧发展军事力量。印度一直谋求在军事上压倒中国,想在取得南亚霸主地位的基础上,争取在亚洲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实行稳定周边的战略,努力创造有利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周边环境。
(3)扩大经贸合作,加强经济外交。
改革开放的中国拥有广阔而稳定、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市场,这个大市场对国外商界企业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符合交往国双方的利益,其间给对方带来的好处也是当事国所无法轻易舍弃的。因此,我们应当合理利用我国的经济增长优势开展经济外交,以经济促政治,以经济关系制约政治关系中的不利因素毕业论文格式,推进双边、多边关系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政治环境 [3],为我国金融领域中的风险防范提供一个和谐的政治背景。
2、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政府在应对商业银行国别风险危机时应当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政府也应当在商业银行发生国别风险时对其履行应尽的义务,为商业银行国别风险防范提供平稳较快发展的经济增长环境。首先,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第二, 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第三,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减少人民内部矛盾,同时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的不正之风,崇尚清明廉洁的社会风气;第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第五,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1]。总之,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要求,努力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创造出良好的经济环境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3、调整外汇储备
稳定外汇储备规模,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防止由于外汇储备结构的被动性和不稳定性而发生商业银行国别风险。
(1)我国应增强外汇储备的稳定性,适当控制债务性外汇储备。通过加强适当的资本管制,对流入房地产和股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限制,加强进口延期付汇和远期付汇等贸易融资行为的管理,严格对FDI、公司境外关联交易等项目的真实性审核[6],减少经济发展对外商投资的依赖程度,促使外商投资企业提高质量,增加引进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投入型FDI,减少低水平投资项目对经济资源的消耗。
(2)调整外汇储备政策,降低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鼓励“藏汇于民”, 扩大国内居民之间调剂外汇资金余缺的规模,弱化升值预期;央行应进一步丰富外汇投资领域和投资品种,健全外汇市场。
(3)坚持“走出去”战略,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内地企业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毕业论文格式,政府本身也可以选择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进行海外投资,应该抓住机会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应该适时适量地减持美国国债,转而储备大宗的资源性商品。
4、减少对出口贸易的依赖,进一步启动内需。内需不足强化了我国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面对这种局面,若要提高本国经济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承受力和消化力就必须依靠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由于债务危机带也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在国际环境来看,中国已经不必急于实行刺激政策的退出;从国内来看,由于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加上对房地产的调控,都将在不同程度上给经济降温,不必担心经济过热。所以央行不必急于加息,政策的退出也可以有节奏地、渐进式地从容进行。
5、把握市场走势,积极推进国债市场多元化进程
谨慎评估欧洲债券的投资价值,密切关注近期美元走强、欧元大跌的这一波行情,并选择合适的时机,通过适当减持美元资产、增持欧元债券来加强外币投资组合的多元化。针对希腊等欧洲高赤字国家的国债短期投资价值显现和长期风险犹存的情况,介入仍需谨慎,在加强对市场走势把握的前提下,可考虑进行短期波段性操作。总之,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外币资产的多元化方向,做好平衡配置[2],避免受其他国家牵连。
6、加强对国别风险预警、监测
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的发生是以一系列经济指标的恶化为先兆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大致包括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指标,包括GDP的实际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水平、国家外汇储备总额、股票指数变动等;二是金融体系的基础监测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存贷款比率、贷款质量比率等;三是对外开放指标,包括外汇储备可供进口月数、经常项目差额占GDP的比例、债务率等。建立一套灵敏的国别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调整策略,制定措施,实现对风险的事前防范和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7、关注国际动向、关注热点事件预防、评估
随着延续至今的欧债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系统经受严峻考验,也凸显了建立差异化国别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①商业银行应将欧洲作为最敏感地区进行国别风险的重点管理毕业论文格式,密切关注在欧资产质量面临的潜在风险,对国别风险进行分类评估并计提相应的国别风险准备金,提前做好风险管理和应对预案,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业务结构。
②针对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加强对交易类资产的风险管理。在市场短期波动性较大的情况下,交易型金融资产的估值受到的影响最大,由于其估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市场波动对银行当期盈利的影响也非常明显。针对上述情况,应完善外币金融资产风险盯市分析制度,特别是对欧元头寸进行逐笔的测试和估值,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增提或调整资产组合配置。
③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对跨境资金流向进行重点监测。尽管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但欧洲债务危机导致的跨境资本过度流动、国际大型银行信贷紧缩等多项因素也对中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形成了考验。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并协同监管部门对大额跨境资金的流向予以监测,特别是要重点关注资金变相外逃情况。
(二)切实加强商业银行国别风险危机的微观管理
根据国别风险的特征,围绕危机管理的一般要求,商业银行可以从自身角度设立董事会、国别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国别风险管理部门等组织领导层,通过银行上下人员一起努力来及时改变可能引发危机的内外部环境,加强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使得商业银行可以转危为机。
1、商业银行国别风险危机管理
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管理预防主要包括:国别风险的识别、评估、风险限额管理、监测与报告、化解策略及压力测试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1)国别风险的识别:国别风险存在于授信、国际资本市场业务、设立境外机构、代理行往来和由境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外包服务等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在充分了解国别风险的类型、成因等基础上,识别潜在的国别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业务往来时,要充分调查借款人的身份、还款能力等,对一些敏感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应提高警惕,确保借款人有足够的还款能力。
(2)国别风险评估:世界许多大型商业银行大多根据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对一国的信用评估为参考。由于中国缺少权威的评级机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国别风险评估机制应采取内外评级相结合的原则,即以内审机制为主、外部评级机构为辅的方式对国别风险进行评估。商业银行应聘用专门的人才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建立适用于本行的内部评级机制,可以采用不同的风险度量方式,如VaR、因子分析等模型将国别风险量化。另外毕业论文格式,商业银行可以选择信誉良好及权威的评级机构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参考评级机构的评估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别风险的等级作出判断,为风险准备金的计提做好准备。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