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10 企业缺工岗位情况(%) 
 
    
        
            |     | 管理岗位 | 技术岗位 | 生产岗位 | 其他岗位 |  
            | 总体 | 2011年二季度 | 25.6 | 51.8 | 85.3 | 4.7 |  
            | 2011年一季度 | 25.5 | 50.3 | 83.8 | 5.4 |  
            | 2010年 | 32.7 | 59.8 | 82.4 | 5.4 |  
            | 东部地区企业 | 24.8 | 50.0 | 85.4 | 3.2 |  
            | 中部地区企业 | 23.2 | 54.2 | 81.9 | 7.1 |  
            | 西部地区企业 | 33.7 | 54.2 | 86.7 | 4.8 |  
            | 东北地区企业 | 25.7 | 57.1 | 97.1 | 14.3 |  
            | 大型企业 | 25.0 | 57.1 | 92.9 |     |  
            | 中型企业 | 25.6 | 53.2 | 88.3 | 4.7 |  
            | 小型企业 | 24.5 | 49.2 | 82.9 | 5.1 |  
            | 出口型企业 | 23.0 | 50.5 | 90.6 | 3.3 |  
            | 非出口型企业 | 26.7 | 52.3 | 80.8 | 6.0 |  注:空白处表示答题者未选择此项。以下同。 调查发现,2011年二季度企业缺工持续时间与一季度持平。调查结果显示,39.6%的企业缺工“2个月以上”,55.4%的企业缺工“1~2个月”,仅5%的企业缺工“1个月以下”,企业2011年二季度平均缺工2个月,与一季度持平(见表11)。 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企业平均缺工2.2个月,相对较长;从不同规模看,中型企业平均缺工2.1个月,相对较高;从不同行业看,农林牧渔业企业平均缺工2.5个月,相对较长。此外,出口型企业平均缺工2.1个月,略高于非出口型企业(见表11)。 表11 企业本季度缺工持续时间(%)   
    
        
            |     | 1个月 以下 | 1~2个月 | 2个月以上 | 平均缺工 时间(月) |  
            | 总体 | 2011年二季度 | 5.0 | 55.4 | 39.6 | 2.0 |  
            | 2011年一季度 | 7.4 | 56.1 | 36.5 | 2.0 |  
            | 东部地区企业 | 3.9 | 55.3 | 40.9 | 2.1 |  
            | 中部地区企业 | 7.5 | 53.7 | 38.8 | 2.0 |  
            | 西部地区企业 | 3.9 | 64.9 | 31.2 | 1.9 |  
            | 东北地区企业 | 12.1 | 36.4 | 51.5 | 2.2 |  
            | 大型企业 |     | 67.9 | 32.1 | 1.9 |  
            | 中型企业 | 6.1 | 53.6 | 40.3 | 2.1 |  
            | 小型企业 | 4.7 | 56.7 | 38.6 | 2.0 |  
            | 农林牧渔业 |     | 40.0 | 60.0 | 2.5 |  
            | 制造业 | 5.1 | 53.8 | 41.2 | 2.1 |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 75.0 | 25.0 | 2.0 |  
            | 建筑业 | 9.1 | 72.7 | 18.2 | 1.6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69.2 | 30.8 | 2.2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 57.1 | 42.9 | 2.0 |  
            | 批发和零售业 | 7.4 | 66.7 | 25.9 | 1.7 |  
            | 房地产业 | 7.1 | 42.9 | 50.0 | 2.1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3.3 | 33.4 | 33.3 | 2.0 |  
            | 其他行业 |     | 51.7 | 48.3 | 2.3 |  
            | 出口型企业 | 4.5 | 53.5 | 42.0 | 2.1 |  
            | 非出口型企业 | 5.8 | 57.4 | 36.8 | 2.0 |  当问及“2011年一季度缺工对本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时,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三项依次是“影响扩大再生产”、“现有员工超负荷工作,加重员工流失”和“不能按时交货,影响公司信誉”,分别为46.6%、38.9%和36%。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 “开工不足,效益下降”(35%)、“赶工引起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23.8%)和“不敢接订单,客户流失”(21%)(见表12)。 表12 企业2011年一季度缺工对本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   
    
        
            |     | 2011年二季度 | 2011年一季度 | 2010年 |  
            | 影响扩大再生产 | 46.6 | 45.7 | 51.9 |  
            | 现有员工超负荷工作,加重员工流失 | 38.9 | 34.7 | 39.2 |  
            | 不能按时交货,影响公司信誉 | 36.0 | 38.9 | 40.2 |  
            | 开工不足,效益下降 | 35.0 | 35.4 | 32.5 |  
            | 赶工引起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 | 23.8 | 20.0 | 26.2 |  
            | 不敢接订单,客户流失 | 21.0 | 24.5 | 24.8 |  
            | 没有影响 | 10.9 | 12.4 | 11.5 |  
            | 不能开工 | 1.1 | 1.2 | 0.6 |  调查还发现,缺工是影响企业二季度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最近三个月影响或制约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最大的因素”时,44.4%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缺工,劳动力供给不足”,排在所有八个选项的第三位。其中,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出口型企业的选择比重相对较高(见表13)。 表13 最近三个月影响或制约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最大的因素(%)   
    
        
            |     | 总体 | 地 区 | 规 模 | 出口企业 | 非出口企业 |  
            |     | 东部 地区 | 中部 地区 | 西部 地区 | 东北 地区 | 大型 企业 | 中型 企业 | 小型 企业 |  
            | 原材料涨价 | 75.3 | 73.7 | 79.2 | 77.4 | 85.4 | 70.7 | 75.8 | 75.3 | 81.3 | 70.6 |  
            | 市场因素 | 45.5 | 44.4 | 44.9 | 54.8 | 45.8 | 48.8 | 49.4 | 42.0 | 45.0 | 44.3 |  
            | 缺工,劳动力供给不足 | 44.4 | 47.2 | 40.6 | 34.8 | 43.8 | 24.4 | 44.7 | 45.8 | 50.6 | 39.9 |  
            | 员工质量(素养) | 40.3 | 41.7 | 38.2 | 38.3 | 37.5 | 29.3 | 42.6 | 39.1 | 40.5 | 39.9 |  
            | 资本(资金)周转 | 40.2 | 37.5 | 48.3 | 42.6 | 41.7 | 41.5 | 36.5 | 42.9 | 35.4 | 44.1 |  
            | 税赋支出 | 39.8 | 40.9 | 40.1 | 34.8 | 41.7 | 34.1 | 35.3 | 43.8 | 38.4 | 41.7 |  
            | 技术/信息 | 8.8 | 7.7 | 11.6 | 10.4 | 6.3 | 12.2 | 10.1 | 7.6 | 8.4 | 9.0 |  
            | 办公场所费用 | 1.8 | 2.2 | 1.0 | 0.9 | 2.1 |     | 1.9 | 1.6 | 1.6 | 1.8 |  求职农民工人数少是目前企业缺工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造成企业2011年一季度缺工的主要原因”时,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是“求职农民工人数少了,选择余地小”,为53.7%,略低于一季度。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37.9%)、“收入偏低”(28.7%)和“工作时间长,经常需要加班”(22.8%)(见表14)。 表14 造成企业2011年一季度缺工的主要原因(%)   
    
        
            |     | 2011年一季度 | 2011年一季度 | 2010年 |  
            | 求职农民工人数少了,选择余地小 | 53.7 | 55.0 | 57.9 |  
            | 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 | 37.9 | 43.7 | 42.9 |  
            | 收入偏低 | 28.7 | 38.6 | 37.8 |  
            | 工作时间长,经常需要加班 | 22.8 | 24.6 | 25.4 |  
            | 工作强度比较大 | 19.3 | 23.8 | 23.8 |  
            | 工作条件不够好 | 14.0 | 18.9 | 15.9 |  二、企业招工计划 1、企业招工人数有所上升,其中男性和18~3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更受企业欢迎 关于2011年三季度企业招工计划,调查结果显示,76.1%的企业有计划招收新员工,13.2%的企业没有招收新员工的计划,10.7%的企业表示“不确定”。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中型企业、出口型企业招工意愿较为强烈(见表15)。 表15 企业2011年三季度是否有计划招收新员工(%)   
    
        
            |     | 是 | 否 | 不确定 |  
            | 总体 | 76.1 | 13.2 | 10.7 |  
            | 东部地区企业 | 78.2 | 12.7 | 9.2 |  
            | 中部地区企业 | 71.6 | 14.4 | 14.0 |  
            | 西部地区企业 | 72.9 | 14.4 | 12.7 |  
            | 东北地区企业 | 75.5 | 10.2 | 14.3 |  
            | 大型企业 | 81.0 | 2.4 | 16.7 |  
            | 中型企业 | 81.0 | 11.3 | 7.6 |  
            | 小型企业 | 72.1 | 15.1 | 12.8 |  
            | 出口型企业 | 83.5 | 8.1 | 8.4 |  
            | 非出口型企业 | 71.0 | 16.6 | 12.4 |  调查发现, 2011年三季度企业计划招工人数比二季度有所上升。调查结果显示,三成左右(30.5%)的企业计划三季度招工“50人以上”,比二季度的调查结果提高了7.4个百分点,其中计划招工200人以上的企业占7.3%,比二季度的调查结果提高了4.2个百分点;此外,69.5%的企业计划招工“50人以下”(见表16)。 从不同地区看,中部地区企业计划招工50人以上的占34.7%,相对较高;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计划招工人数越多;从不同行业看,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计划招工人数相对较多;出口型企业计划招工人数多于非出口型企业(见表16)。 表16 企业下季度计划招工人数(%)   
    
        
            |     |     | 50人 以下 | 50~ 99人 | 100~ 199人 | 200~ 299人 | 300~ 499人 | 500~ 699人 | 700~ 999人 | 1000~ 1999人 | 2000人以上 |  
            | 总体 | 2011年二季度 | 69.5 | 15.6 | 7.7 | 3.8 | 1.7 | 1.1 | 0.1 | 0.3 | 0.3 |  
            | 2011年一季度 | 76.9 | 11.6 | 8.4 | 0.8 | 2.1 | 0.2 |  
            | 东部地区企业 | 70.4 | 14.3 | 7.7 | 4.2 | 1.2 | 1.4 | 0.2 | 0.2 | 0.4 |  
            | 中部地区企业 | 65.3 | 20.0 | 7.3 | 3.3 | 2.7 | 1.3 |     |     |     |  
            | 西部地区企业 | 70.6 | 15.3 | 8.2 | 3.5 | 2.4 |     |     |     |     |  
            | 东北地区企业 | 72.2 | 11.1 | 8.3 | 2.8 | 2.8 |     |     | 2.8 |     |  
            | 大型企业 | 29.4 | 11.8 | 14.7 | 14.7 | 11.8 | 8.8 | 2.9 |     | 5.9 |  
            | 中型企业 | 57.0 | 20.9 | 11.6 | 6.1 | 2.0 | 1.7 |     | 0.6 |     |  
            | 小型企业 | 83.9 | 11.0 | 3.6 | 1.0 | 0.5 |     |     |     |     |  
            | 农林牧渔业 | 83.3 |     | 8.3 | 8.3 |     |     |     |     |     |  
            | 制造业 | 70.0 | 16.2 | 8.0 | 3.8 | 1.1 | 0.7 |     | 0.2 |     |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75.0 | 12.5 |     | 12.5 |     |     |     |     |     |  
            | 建筑业 | 60.0 | 5.7 | 8.6 | 8.6 | 2.9 | 8.6 |     |     | 5.7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76.9 | 15.4 | 7.7 |     |     |     |     |     |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00.0 |     |     |     |     |     |     |     |     |  
            | 批发和零售业 | 74.4 | 10.3 | 7.7 |     | 5.1 | 2.6 |     |     |     |  
            | 房地产业 | 42.9 | 35.7 | 7.1 |     |     |     | 7.1 | 7.1 |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6.7 | 33.3 |     |     |     |     |     |     |     |  
            | 其他行业 | 60.0 | 16.7 | 3.3 | 6.7 | 10.0 | 3.3 |     |     |     |  
            | 出口型企业 | 66.2 | 17.9 | 8.2 | 3.7 | 1.7 | 1.1 | 0.3 | 0.3 | 0.6 |  
            | 非出口型企业 | 72.5 | 13.3 | 6.8 | 4.3 | 1.8 | 1.3 |     | 0.3 |     |  调查发现,与2011年二季度相比,三季度企业农民工及中专技校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关于2011年三季度企业迫切需要的员工,64.5%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中专、技校毕业生”,51.1%选择了“农民工”,均低于一季度的调查结果;47.9%的企业选择了“大专及本科毕业生”,7.5%选择了“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与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基本持平(见表17)免费论文。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选择“农民工”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企业选择“中专、技校毕业生”和“大专及本科毕业生”的比重相对较高,西部地区企业选择“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比重相对较高;从不同规模看,中小企业选择“农民工”和“中专、技校毕业生”的比重相对较高,大型企业选择“大专及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比重相对较高;从不同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和房地产业选择“农民工”的比重相对较高,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选择“大专及本科毕业生”的比重相对较高;出口型企业选择“农民工”的比重高于非出口型企业(见表17)。 表17 企业下个季度迫切需要的工种(%)   
    
        
            |     | 农民工 | 中专、技校 毕业生 | 大专及本科 毕业生 | 硕士及以上 学历毕业生 |  
            | 总体 | 2011年二季度 | 51.1 | 64.5 | 47.9 | 7.5 |  
            | 2011年一季度 | 54.6 | 66.5 | 47.4 | 7.8 |  
            | 东部地区企业 | 53.5 | 63.4 | 46.7 | 7.5 |  
            | 中部地区企业 | 47.7 | 64.4 | 50.3 | 6.7 |  
            | 西部地区企业 | 52.9 | 68.2 | 44.7 | 11.8 |  
            | 东北地区企业 | 29.7 | 78.4 | 56.8 | 2.7 |  
            | 大型企业 | 41.2 | 58.8 | 67.6 | 17.6 |  
            | 中型企业 | 50.4 | 67.2 | 54.5 | 9.7 |  
            | 小型企业 | 53.1 | 62.9 | 40.4 | 4.8 |  
            | 农林牧渔业 | 66.7 | 33.3 | 41.7 | 8.3 |  
            | 制造业 | 55.4 | 68.1 | 44.4 | 6.7 |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 50.0 | 87.5 | 12.5 |  
            | 建筑业 | 51.4 | 54.3 | 54.3 | 5.7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0.8 | 76.9 | 53.8 | 7.7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 12.5 | 87.5 | 50.0 |  
            | 批发和零售业 | 25.6 | 53.8 | 59.0 | 2.6 |  
            | 房地产业 | 64.3 | 35.7 | 50.0 | 14.3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3.3 | 33.3 | 66.7 |     |  
            | 其他行业 | 25.0 | 62.5 | 68.8 | 18.8 |  
            | 出口型企业 | 56.3 | 68.5 | 43.2 | 9.7 |  
            | 非出口型企业 | 48.4 | 60.3 | 51.1 | 6.0 |  调查还了解了企业2011年三季度计划招工人数中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在调查样本企业三季度计划招工人数中,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平均为24.7%,其中“0~10%”的企业占48.3%,“10~50%”的占31.2%,“50%以上”的占14.8%,“0%”的占5.7%(见表18)。 从不同地区看,中部和东北地区企业计划招工人数中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从不同规模看,企业规模越大,计划招工人数中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越高;非出口型企业计划招工人数中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出口型企业(见表18)。 表18 企业2011年三季度计划招工人数中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   
    
        
            |     | 0% | 0~10% | 10~50% | 50%以上 | 均值 |  
            | 总体 | 5.7 | 48.3 | 31.2 | 14.8 | 24.7 |  
            | 东部地区企业 | 6.9 | 49.7 | 30.1 | 13.3 | 23.8 |  
            | 中部地区企业 | 2.9 | 44.3 | 33.6 | 19.3 | 26.8 |  
            | 西部地区企业 | 5.0 | 50.0 | 32.5 | 12.5 | 23.8 |  
            | 东北地区企业 | 3.0 | 45.5 | 36.4 | 15.2 | 27.0 |  
            | 大型企业 | 3.4 | 31.0 | 41.4 | 24.1 | 32.7 |  
            | 中型企业 | 3.7 | 46.4 | 34.4 | 15.5 | 26.2 |  
            | 小型企业 | 7.8 | 52.1 | 27.7 | 12.5 | 22.0 |  
            | 出口型企业 | 6.2 | 51.9 | 33.5 | 8.4 | 19.9 |  
            | 非出口型企业 | 5.6 | 46.7 | 28.6 | 19.1 | 27.7 |  关于企业三季度计划招工的男女比例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7.2%的企业选择“以男性为主”,20.9%的企业“无性别要求”,17.7%的企业“以女性为主”,14.2%的企业“大致相当”。调查表明,总体来看,男性在企业三季度招工计划中所占比重要明显高于女性(见表19)。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选择“以男性为主”的占59.5%,要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选择“以男性为主”的占64.7%,明显高于中小企业;非出口型企业选择“以男性为主”的占51.9%,高于出口型企业(见表19)。 表19 企业2011年三季度计划招收员工的男女比例情况(%)   
    
        
            |     | 大致相当 | 以男性为主 | 以女性为主 | 无性别要求 |  
            | 总体 | 14.2 | 47.2 | 17.7 | 20.9 |  
            | 东部地区企业 | 13.9 | 43.8 | 18.5 | 23.7 |  
            | 中部地区企业 | 15.0 | 51.7 | 17.7 | 15.6 |  
            | 西部地区企业 | 9.5 | 59.5 | 13.1 | 17.9 |  
            | 东北地区企业 | 27.0 | 45.9 | 10.8 | 16.2 |  
            | 大型企业 | 14.7 | 64.7 | 8.8 | 11.8 |  
            | 中型企业 | 14.9 | 44.0 | 19.6 | 21.4 |  
            | 小型企业 | 13.6 | 47.9 | 17.1 | 21.4 |  
            | 出口型企业 | 16.0 | 41.0 | 20.8 | 22.2 |  
            | 非出口型企业 | 12.8 | 51.9 | 15.4 | 19.9 |  关于企业三季度计划招工的年龄层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选择“18~30岁”的企业占58%,选择“31~40岁”的企业占31.5%,选择“41~50岁”的企业占4%,选择“51~55岁”的企业占0.1%,选择“56岁及以上”的企业占0.1%,“无年龄要求”的企业占6.3%。调查表明,总体来看,企业三季度计划招工的年龄集中18~40岁的范围(见表20)。 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企业选择“18~30岁”的占67.6%,要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选择“18~30岁”的占79.4%,明显高于中小企业;出口型企业与非出口型企业在招工年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见表20)。 表20 企业2011年三季度计划招工的年龄层次情况(%)   
    
        
            |     | 18~30岁 | 31~40岁 | 41~50岁 | 51~55岁 | 56岁 及以上 | 无年龄 要求 |  
            | 总体 | 58.0 | 31.5 | 4.0 | 0.1 | 0.1 | 6.3 |  
            | 东部地区企业 | 58.6 | 30.0 | 3.8 | 0.2 | 0.2 | 7.2 |  
            | 中部地区企业 | 50.3 | 37.4 | 6.1 |     |     | 6.1 |  
            | 西部地区企业 | 63.0 | 32.1 | 2.5 |     |     | 2.5 |  
            | 东北地区企业 | 67.6 | 27.0 | 2.7 |     |     | 2.7 |  
            | 大型企业 | 79.4 | 11.8 |     |     |     | 8.8 |  
            | 中型企业 | 62.6 | 30.2 | 2.4 | 0.3 |     | 4.5 |  
            | 小型企业 | 52.3 | 33.7 | 5.9 |     | 0.3 | 7.9 |  
            | 出口型企业 | 56.9 | 33.2 | 2.6 | 0.3 | 0.3 | 6.6 |  
            | 非出口型企业 | 57.9 | 30.0 | 5.5 |     |     | 6.5 |  本次调查进一步了解了企业招聘员工的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招聘一名员工实际支付的招聘费用情况”,选择“200元以上”的企业占23.4%,“101~200元”的占15%,“51~100元”的占14.3%,“50元以下”的占8.3%,“不需要花费成本”的占9.2%;此外,还有24%的企业表示“没计算过,不清楚”,5.8%的企业“无法回答”(见表21)。 从不同地区看,东北地区企业选择“200元以上”的占34.7%,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中小企业选择“200元以上”的比重高于大型企业;出口型企业选择“200元以上”的比重高于非出口型企业(见表21)。 表21 企业招聘一名员工实际支付的招聘费用情况(%)   
    
        
            |     | 50元 及以下 | 51~ 100元 | 101~ 200元 | 200元 以上 | 没计算过, 不清楚 | 无法回答 | 不需要 花费成本 |  
            | 总体 | 8.3 | 14.3 | 15.0 | 23.4 | 24.0 | 5.8 | 9.2 |  
            | 东部地区企业 | 7.6 | 12.8 | 16.0 | 23.7 | 23.7 | 5.9 | 10.3 |  
            | 中部地区企业 | 8.8 | 17.2 | 14.2 | 20.6 | 27.0 | 6.4 | 5.9 |  
            | 西部地区企业 | 10.3 | 16.4 | 14.7 | 22.4 | 21.6 | 6.9 | 7.8 |  
            | 东北地区企业 | 8.2 | 14.3 | 8.2 | 34.7 | 18.4 | 2.0 | 14.3 |  
            | 大型企业 | 9.5 | 11.9 | 19.0 | 19.0 | 33.3 | 2.4 | 4.8 |  
            | 中型企业 | 8.7 | 14.3 | 17.1 | 24.6 | 21.0 | 6.5 | 7.7 |  
            | 小型企业 | 8.0 | 14.4 | 13.1 | 23.0 | 25.0 | 5.7 | 10.7 |  
            | 出口型企业 | 7.6 | 14.1 | 17.2 | 26.0 | 22.2 | 5.0 | 7.9 |  
            | 非出口型企业 | 9.1 | 14.0 | 13.2 | 22.0 | 24.9 | 6.4 | 10.5 |  关于2011年三季度企业打算招用新员工的途径,主要是老员工/熟人介绍和现场招聘会。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企业2011年三季度打算招用新员工的途径”时,按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通过老员工/熟人介绍”(76.9%)、“现场招聘会”(47.3%)、“到学校招聘/学校推荐”(39%)、“招聘网站”(36.3%)和“街上/公司/工厂门口贴的广告”(30.3%)。其他还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9.8%)、“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推荐”(17.2%)、“报刊、电视等媒体发布企业招聘信息”(15.4%)、“公共就业服务机构”(9.8%)、“到劳务输出地直接招聘”(9.2%)、“社区/街道/村居委会推荐”(6.1%)(见表22)。 表22 企业2011年三季度打算招用新员工的途径(%)   
    
        
            |     | 2011年二季度 |  
            | 通过老员工/熟人介绍 | 76.9 |  
            | 现场招聘会 | 47.3 |  
            | 到学校招聘/学校推荐 | 39.0 |  
            | 招聘网站 | 36.3 |  
            | 街上/公司/工厂门口贴的广告 | 30.3 |  
            |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 29.8 |  
            | 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推荐 | 17.2 |  
            | 报刊、电视等媒体发布企业招聘信息 | 15.4 |  
            |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 9.8 |  
            | 到劳务输出地直接招聘 | 9.2 |  
            | 社区/街道/村居委会推荐 | 6.1 |  关于企业选择招工途径时最看重/关注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在第一位的是“能招到合适的人”,占96.5%,明显高于其它选项。其他依次是:“能快速找到人”(41.9%)、“合作方可信赖”(38.2%)、“花费经济,成本低”(34.6%)、“能批量招工”(18.6%)。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在选择招工途径时看重/关注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见表23)。 表23 企业选择招工途径时最看重/关注的方面(%)   
    
        
            |     | 能快速 招到人 | 能招到 合适的人 | 能批量 招工 | 合作方 可信赖 | 花费经济, 成本低 | 其他 |  
            | 总体 | 41.9 | 96.5 | 18.6 | 38.2 | 34.6 | 1.9 |  
            | 东部地区企业 | 42.1 | 96.5 | 19.6 | 36.1 | 34.8 | 2.0 |  
            | 中部地区企业 | 44.5 | 95.8 | 15.7 | 41.9 | 35.1 | 1.6 |  
            | 西部地区企业 | 39.8 | 96.3 | 16.7 | 41.7 | 38.9 | 1.9 |  
            | 东北地区企业 | 38.3 | 100.0 | 23.4 | 42.6 | 25.5 | 2.1 |  
            | 大型企业 | 33.3 | 97.4 | 28.2 | 48.7 | 30.8 |     |  
            | 中型企业 | 40.6 | 95.7 | 23.4 | 36.0 | 33.2 | 1.0 |  
            | 小型企业 | 43.6 | 97.0 | 14.0 | 39.6 | 36.1 | 2.6 |  
            | 出口型企业 | 44.2 | 96.1 | 24.2 | 35.2 | 33.2 | 2.8 |  
            | 非出口型企业 | 41.2 | 96.6 | 14.0 | 40.2 | 36.1 | 1.1 |  2、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期待政府给予支持 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认为三季度企业招工难度依然较大。调查结果显示,56.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三季度企业招工“有一定困难”,23.1%认为“有较大困难”,与一季度的调查结果基本持平;12.6%认为“不难”,比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下降了1.2个百分点;6.9%认为“不好说”(见表24)。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企业选择“有较大困难”的比重较高,招工难度相对较大;从不同规模看,中小企业招工难度相对较大;从不同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招工难度相对较大;出口型企业招工难度高于非出口型企业(见表24)。 表24 对企业2011年三季度招工难易程度的预计(%)   
    
        
            |     | 不难 | 有一定困难 | 有较大困难 | 不好说 |  
            | 总体 | 2011年二季度 | 13.1 | 56.9 | 23.1 | 6.9 |  
            | 2011年一季度 | 14.3 | 57.3 | 23.5 | 4.9 |  
            | 东部地区企业 | 13.5 | 55.6 | 24.2 | 6.7 |  
            | 中部地区企业 | 10.8 | 62.8 | 18.9 | 7.4 |  
            | 西部地区企业 | 12.9 | 58.8 | 20.0 | 8.2 |  
            | 东北地区企业 | 10.8 | 56.8 | 29.7 | 2.7 |  
            | 大型企业 | 29.4 | 58.8 | 11.8 |     |  
            | 中型企业 | 12.6 | 57.0 | 22.8 | 7.6 |  
            | 小型企业 | 11.9 | 57.6 | 23.7 | 6.8 |  
            | 农林牧渔业 |     | 50.0 | 25.0 | 25.0 |  
            | 制造业 | 11.2 | 58.7 | 24.2 | 5.9 |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75.0 | 12.5 | 12.5 |     |  
            | 建筑业 | 22.9 | 51.4 | 17.1 | 8.6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3.1 | 61.5 |     | 15.4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2.5 | 25.0 | 50.0 | 12.5 |  
            | 批发和零售业 | 24.3 | 59.5 | 5.4 | 10.8 |  
            | 房地产业 | 21.4 | 57.1 | 21.4 |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     | 33.3 | 66.7 |  
            | 其他行业 | 3.1 | 59.4 | 34.4 | 3.1 |  
            | 出口型企业 | 12.0 | 56.1 | 25.9 | 6.0 |  
            | 非出口型企业 | 12.9 | 58.8 | 20.6 | 7.7 |  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高。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企业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时,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选项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为63.3%,明显高于其它选项。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物价上升过快,导致求职者生活成本增加,预期收益下降”(44.8%)、“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33.7%)、“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26.9%)和“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25.9%)(见表25)。 表25 企业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     | 2011年二季度 |  
            | 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 | 63.3 |  
            | 物价上升过快,导致求职者生活成本增加,预期收益下降 | 44.8 |  
            | 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 | 33.7 |  
            | 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 | 26.9 |  
            | 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 | 25.9 |  
            | 招工渠道单一,力度不够 | 18.3 |  
            | 员工流失严重 | 17.0 |  
            | 工作环境不好(噪音、灰尘、高空作业、有毒气体、潮湿) | 8.5 |  
            | 品牌、规模等没有吸引力 | 8.3 |  
            |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传递渠道不畅 | 8.0 |  
            | 招工对性别、年龄、学历等有特殊要求 | 5.9 |  
            | 人力资源(职介)机构不够发达 | 5.4 |  
            | 社保权益不能满足需要 | 4.8 |  
            | 受限于户籍政策,就业成本增加,工作吸引力降低 | 3.5 |  关于“即将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对企业‘招工难’可能产生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46.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有利有弊,对招工影响不明显”,32.2%认为“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员工收入减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招工难’问题有所加剧”,21%认为“规范企业用工,员工利益得到保障,‘招工难’问题有所缓解”。其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选择“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员工收入减少,‘招工难’问题有所加剧”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26)。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