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验采用4.5级以上的地震序列,时间跨度为1987-2007年范围内,对全国的相关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有些区域有着相似性,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四川和台湾地区以及藏南和台湾地区的相似度最高,本文针对这两组区域时间差在30天以内的地震相关项目进行研究,发现四川和台湾地区有41次地震具有相关性,藏南和台湾地区有36次相匹配的地震项目,而且地
            | 区域 | 时间范围 | 经度范围 | 纬度范围 | 地震条数 | 年份相似 | 震级相似 |  
            | 72 | 1985-2005 | 100-105 | 25-30 | 260 | 41 | 36 |  
            | 61 | 1985-2005 | 95-100 | 25-30 | 160 | 36 | 23 |  
            | 40 | 1985-2005 | 85-90 | 30-35 | 240 | 12 | 14 |  
            | 19 | 1985-2005 | 75-80 | 35-40 | 280 | 12 | 11 |  
            | 62 | 1985-2005 | 95-100 | 30-35 | 120 | 11 | 10 |  
            | 59 | 1985-2005 | 95-100 | 15-25 | 96 | 10 | 10 |  震震级相似性也很高,具有相同的趋势和震匹配性。图1给出四川地区(经度100-105,纬度25-30)和台湾地区(经度120-125,纬度20-25)相关地震的M-T图。图2给出了藏南地区(经度95-100,纬度25-30)和台湾地区(经度100-105,纬度25-30)相关地震的M-T图。 实验2:固定时间差为1年的粗粒度相似性分析 在实验1的基础上,我们把实验的时间阈值由30天放大到1年,部分震级有所调整的情况下(由于四川台湾地区数据较多,震级提高到5级以上),实验结果发现多了一些区域具有相似性,其中相似度提高最明显的是四川和台湾地区以及藏中和四川-云南交界地区。图3表示了四川-云南交界地区(经度90-100,
 纬度25-30)和藏中地区(经度85-90,纬度30-35)的M-T图,相匹配的地震条数由16次增加到23次。图4表示了四川地区(经度100-105,纬度25-30)和台湾地区(经度120-125,纬度20-25)的M-T图,相匹配的项目由28上升到41。 实验3:固定时间差为10天的细粒度相似性分析 在实验1和2的基础上,针对四川台湾地区和四川-云南,藏中两组地区將时间阈值缩小到10天,震级阈值缩小到5级,进行相似度更为精确的相似匹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匹配项目分别为32和10条。 3结论 
 本文对地震源数据依次进行预处理,粗相似匹配,相似性匹配。提出了相似度量模型和时间震级相似性匹配算法。可全面,高效的找到地震相似性区域。实验表明部分地震相关区域,与专家经验相比较,证实算法合理有效。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较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1 张保健,何华灿.时态数据挖掘研究进展[J].计算机科学, 2002, 29(2):124-126.
 2 欧阳为民,蔡庆生.数据库中的时态数据挖掘研究[J].计算机科学, 1998 , 25(4): 60-63.
 3 刘念祖.时态数据挖掘的探讨[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1, 2:27-31.
 4 张保健.时间序列数据挖掘[D].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3.
 5 欧阳为民,蔡庆生.在数据库中自动发现广义序贯模式[J].软件学报,1997, 8(11): 864-870.
 6 王炜, 刘悦, 李国正,吴耿锋等.中国大陆强震时间序列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方法[J]. 地震,2005,4:26-32.
 7 王炜,谢端,宋先月,赵利飞.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我国大陆强震时间序列预测[J].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4):315-319.
 8 崔万照, 朱长纯, 保文星,刘君华.混沌时间序列的支持向量机预测[J].物理学报 , 2004,53(10):3303-3309.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