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参考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及其控制

时间:2016-04-09  作者:佚名
  2.1.2信息不对称对财务风险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虽然在委托代理关系的确定和实施过程中,委托方为了减少双方利益冲突、降低代理风险和成本、提高代理效益、限制代理方不利于委托方利益的行为而采取了种种控制措施,但由于委托方不可能知道有关代理方行为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代理人利用信息优势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为自己谋利的行为可能存在,这就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会计舞弊等非道德行为是企业委托——代理契约制度安排下潜在道德风险的显性化。

2.2财务风险的识别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几乎都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与识别财务风险的主观性之间存在差别,使得正确识别财务风险成为财务风险管理中比较困难的步骤。而财务风险识别工作进行的是否全面、深刻,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最终结果。因此企业必须通过正确的判断来发现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确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从宏观角度分析有结构分析法、预测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从微观层面分析有财务状况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专家意见法、保险调查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根据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基础、管理人员的经验、风格和能力水平等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它是根据一定标准,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搜索、寻找和辨别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可靠性强以及符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思维和工作习惯等特点。

(2)指标分析法。它是指根据企业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数据(如企业信息情报部门收集的、通过市场调查获得的、从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数值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寻找、辨认和发现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这一方法可与报表分析法一同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但在使用该方法之前必须对有关指标设定一个临界值,或拟定一个风险警戒线,即某一项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形成威胁,才能判定为财务风险因素。这一标准值的确定可以采用目前通行的惯例,也可以采用企业以前遭受风险袭击的临界值,还可以采用同类企业所用的标准,也可用经验判断法和集体评判法加以决定。

(3)专家意见法。它也叫定性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它是指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所进行的风险识别和分析判断的方法。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并不是财务风险事项的所有方面都能加以量化,企业的所有业务都能用指标反映并进行准确分析,所有的分析评价结论都能通过数学模型或公式直接推导出来,只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专家意见法恰恰是利用了专家的定性分析能力和经验。

(4)其他财务风险识别法。比如分组分析法、背景查对法、相关联系法、风险调查表和业务流程法等等。

2.3财务风险的传导

导致企业财务收益及财务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因素称为风险因素。风险传导机制分析旨在说明财务风险是如何传导的。风险因素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某些风险因素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放大或缩小其他风险因素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有些风险因素可能是通过其他风险因素的作用而影响风险后果的。各种风险因素和风险后果互相影响、层层传递将构成不同表现形式的风险链。风险链可以看作是价值链的一个逆过程,是价值不断毁损、递减的过程。当企业无法消化风险因素和控制风险后果时,它自身将转化成风险因素并将风险链由内、向外延伸,风险后果随即被传导和转嫁给其他公司以及相关利益者。企业财务风险可以传导给其母公司或子公司等关联单位,也可以由一家企业传导给另一家企业。企业财务风险集中爆发的风险后果可能导致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甚至引发整个国家的经济危机。总之,财务风险的传导过程就是财务风险由小到大、由此及彼、由单个企业到整个市场的层层传递过程,是财务风险影响范围和强度不断放大的过程。

财务风险的作用力可以同时影响到很多层次,任何财务风险的发生都不可简单地当作单一独立的事件去看待和处理,也不能统统简单的规定由某一部门或在某一范围内采取措施。

3财务风险控制

3.1财务风险控制内容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就是对企业财务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防范与规避,因此,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就是风险的正确度量与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控制,主要是指预防控制损失发生,即指对企业不愿回避和转移的财务风险,在风险因素尚未出现或初见端倪时,采取措施,使风险因素不发生或消灭其于萌芽状态,减少损失概率。它处理的对象是风险本身,目的就在于积极改善风险的特性,使之为企业所能接受,尽量降低其引发损失的频率和幅度。财务风险控制是财务风险管理乃至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它包括事前预防、事中和事后控制,主要表现在财务风险的决策、财务风险的防范和财务风险的处理这几个方面。

(1)财务风险的决策。它属于风险的事前控制,是一种不确定性决策。它是在充分肯定风险存在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运用风险度量的方法,在多个风险方案中做出比较和选择,决定公司可以承受并准备承受多大的风险。风险决策的方法很多,在各个财务环节所运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如筹资决策上的资金成本决策法、投资决策期望收益率决策法和效用理论决策法等。

(2)财务风险的防范。风险防范属于风险的事中控制,它是指在接受既定风险的前提下,采取措施及时防范,阻止或抑制不利因素的发展,使财务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3)财务风险的处理。风险处理属于风险的事后控制。主要是指对因风险可能出现的损失或己经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的对策,减轻损失对公司的冲击。增强公司抵御风险和弥补损失的能力,确保公司资金正常运转。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公司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都比较滞后。许多公司都是在危机发生后总结失败的教训,很少地在事前进行预防和控制。所以,在公司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一个成功的公司应该是能在逆境中生存、顺境中有危机感并在严格控制风险中求发展。

3.2 财务风险控制步骤

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而言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这是因为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并且在这些因素中有许多是不确定的。企业可以从下面几个步骤采取措施,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1)全面进行风险分析,培养综合风险观念。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货币化表现,要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对企业所有的经济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合理地估计各种风险可能带来的损益,科学估算出风险损失与风险报酬对企业盈亏的影响,客观地评价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使各个职能部门都具有综合风险观念,能够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认识对待财务风险。

(2)重视对财务风险的度量,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财务风险的度量是财务风险管理核心内容,对财务风险问题的处理决策必须建立在对财务风险的科学度量基础上,只有正确的对财务风险进行度量和分析,才能为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在财务风险度量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财务风险度量工具,同时,也应该看到各种度量工具的局限性,结合其它工具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析计算机病毒及实例
下一篇论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非诚勿扰》的高收视率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无相关信息
最新论文写作参考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