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学因素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从而欣赏文章的语言美。为了增强语言的艺术美。无疑使学生受到形象美的熏陶。
关键词:课文美育,语言美,艺术美,形象美
 

语文课文从文学角度讲,几乎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具有比较的美学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若能与美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定能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那么,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对学生施以美育呢?

一、对教材中精美的语言文学进行比较,揣摩语言美

这是挖掘教材中美学因素的主要方法。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背影的词句最富有表现力: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用了“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十分准确。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又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匠心所在,从而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二、弄懂词语的修辞——艺术美

为了增强语言的艺术美,诗人常常巧妙地运用修辞方法。论文参考。论文参考。我们只有剖析清楚词语的修辞意义,才能领悟其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这儿巧用比喻和拟人,头句写整体,用“碧玉”作比,形容柳树颜色美;第二句写枝条,用“绿丝绦”作喻,形容柳条倒垂披拂的轻柔艳丽之美;第三句写柳叶,用拟人手法,勾画出柳叶繁密、尖细、均匀的形态美;第四句颂春,用“剪刀”喻春风,形容春风的伟力,表达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诗人连用这些新奇、贴切、隽永、有趣的比喻,令人叹为观止。

三、从理解课文的思路入手,来把握课文的内在美——思路美

《海滨仲夏夜》这篇文章用细腻的笔触,抓住夕阳落山不久到月上中天这段时间内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景色和海滨沙滩上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作者对海滨夏夜优美景色的赞赏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由衷祝愿。随着夏夜海滨夕阳落册以后光线的色彩的变化,文章描绘出五幅流动着变化着的清晰画面,内容充实,让人感受到一种思路美。

四、从分析课文的结构入手——整齐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中间一个过渡段。对于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是甜美的欢乐和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和韵味之所在。全文前后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读来感觉有一种整齐美。

五、从把握文中或物的形象特征出发——形象美

《白杨礼赞》是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流畅生动的笔触,从对西北高原的“所见”、“所感”展开。写“所见”,从“扑人”入手,见景生情,涌起“感情来是必然的”。这感想有两点:一是雄壮、伟大;一是倦怠、单调。写白杨树为什么要写高原呢?意在描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这环境如此雄壮、伟大,那么生长在这码头、伟大之中的白杨树,也必定是不平凡的。这就对白杨树做了很好的衬托。这样,学生就能从白杨树旺盛、坚强的风貌中体会到白杨树有一种不平凡的气质,初步体会到作者已将白杨树人格化了。虽寥寥数笔,但却使读者深刻感受到白杨树虽身处劣境却如此坦然自若,无疑使学生受到形象美的熏陶。

六、从分析课文抒发的感情入手——情感美

《背影》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具体细致的刻画。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患难,半生潦倒。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论文参考。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和慈父孝子之间的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从而让读者受到了一次情感美的教育。

七、通过朗读来挖掘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思想感情的交流。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富有感染力,要能诱导学生丰富的情感,把学生引进美好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渗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教师要注意品味语言文字,“披文以入情”,通过复述、范读和讲解,把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心灵的撞击。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返回列表
下一篇论文: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初探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初中语文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初中语文论文
读者推荐的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