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财务管理论文

融资结构的财务治理效应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

时间:2016-06-13  作者:洪敏
这样,经理人员承担破产风险的机会就较小,公司即使经营业绩较差,也不会有债务违约情况,从而无法形成对公司经营人员的压力。这时,经营管理者会在自身收益所受影响较小的前提下侵蚀了股东的利益,增加了代理成本,造成了财务治理效率低下。因此,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这种股权融资偏好,可以从公司的内、外部治理入手。内部治理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实施直接的内部控制来实现的。在这种治理方式下,股东以其所拥有的投票权,通过投票选举公司董事会,由董事会选择管理者,将企业日常的经营决策权(即特定控制权)委托给管理者来实现。如果管理者未能完成所规定的收益目标,或者股东认为管理者存在败德行为而未能使企业高效率地经营,股东就可以通过所拥有的股票控制权(投票权)更换企业管理者,即通常所说的“用手投票”,这种契约控制可以称之为直接约束。一般来说,股权契约的内部治理要有效,需要有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才能避免问题的出现,目前在我国股权的集中度已经比较高的情况下,我们倒是要注意避免以尽量减少“内部人控制”的影响,同时加强大股东监控能力和动力。因此,大股东控制可能是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一种替代机制(张春霖.2003)。如果股权过于分散,就会造成监控者缺位,股权集中度越高,内部控制越有效。在银行和机构投资者成为股东时,这种治理方式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这也就是德日两国企业普遍采用内部监控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原因。许多机构投资者往往是企业的第一大股东,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主要力量,通过控制公司战略性的决策行为,确保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公司外部治理就是当内部契约控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股东最后的控制就是“退出”,用资本市场上的接管来对管理者施加压力,股东可以通过外部控制权市场的合并、收购等方式来解决对管理者的控制问题。如果投资者对公司经营不满,就可以出售自己的股权,即所谓的“用脚投票”,迫使管理者改善经营状况。如果公司的业绩还是不能得到改善,公司股票价格就会继续下跌,此时,外部人就很可能通过收购竞争购买公司的大部分股票,从而达到接管该公司的目的。公司外部治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外部控制权市场的完善程度。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能给企业管理者以潜在的压力,激励管理者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成功的接管还可以更换公司管理者,因而,接管机制被认为是降低股权融资契约代理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财务治理效应研究分析

在我国,尽管资本市场还不十分发达,股权的集中度也比较高,但是从理论上说通过债务融资,可以缓和部分代理冲突,提高财务治理效率,从而最终提升企业的价值。因此我们提出第二的研究假设:假设债务融资的财务治理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通过缓和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来实现债务融资的财务治理效应。在现代企业里,管理者和股东之间是一种典型的代理关系。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所追求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管理者作为代理人,除了追求货币收益外,还追求非货币收益。由于股东和管理者的目标函数不同,对企业拥有控制权的管理者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时,可能会损害股东的利益,从而导致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例如在职消费、过度投资等。债务契约的存在,可以抑制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限制管理者对公司自由现金流的滥用。同时,破产风险的存在可以激励管理者努力工作,减少偷懒和在职消费。因此,债务契约的引入,能够降低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第二,债务融资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一方面,债务契约对企业管理者具有激励作用。当管理者拥有公司股权或股票期权时,会计毕业论文在企业融资规模和管理者持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负债会相对提高管理者的持股比例,从而扩大管理者的剩余索取权,激励管理者更加努力地工作,在提高企业价值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收益。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预警
下一篇论文:企业财务资源整合运行系统要素分析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财务管理论文
最新财务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