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政治论文

面向未来的中印关系

时间:2015-10-14  作者:杨举

内容摘要:在中印建交60周年之际,本文通过中印关系中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的对比分析,阐明了中印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互补性问题,论述了未来中印两国关系更加务实的走向。
论文关键词:未来,中印,关系

一 制约中印关系发展的因素

中印两国隔山相望,两国自古以来交流广泛,从唐玄奘交流佛经到郑和下西洋、再到柯棣华医生援华都曾为两国友好发展做出过贡献。然而,也正是这种一衣带水的关系,才造成两国关系一度紧张,甚至彼此敌视。近几年,两国关系有所改善,但困扰双方的消极因素依然存在。

1国界问题

中印两国国界争端是困扰两国关系的最大问题,也是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中印两国有2000多公里的接壤处,分为东、中、西三段,其中争议最大的是东段,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也在其中。两国国界自古就没有明确划分过,也就是没有一个官方的划定,两国只有一个习惯性疆界,这是按照两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划分。然而,印度独立以后,屡次挑衅中国的边界线,企图把本国国界线强行推至“麦克马洪线”,造成既定的事实,最终导致了两国1962年的边境战争,战争最终以印度的败北而告终。此次战争在自尊心强烈的印度人民心中留下了失败的阴影,两国关系进入了冻结时期,近20年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但在边界问题上始终没有达成共识,造就了今天的“三线”即“实际控制线”、“传统习惯线”、“麦克马洪线”。

2 西藏问题

印度民族独立后,印度政府企图把我国西藏分裂出去,作为本国与中国的缓冲地带,尼赫鲁政府成立之初就发出声明继承英印政府在西藏的一切特权,以保持印度在西藏的特殊地位及影响。除此,西藏解放期间,印度政府曾多次阻扰西藏代表团进京谈判以及西藏的和平解放进程,并唆使上层奴隶主进行反革命活动,煽动了1959年西藏叛乱,后给予达赖喇嘛政治避难,暗中支持达赖分裂西藏活动。近几年,随着中印关系的改善,印度政府在国际场合多次发表声明称西藏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印度不干预。但是印度仍未取缔盘踞其国内的“西藏流亡政府”,并且纵容达赖喇嘛的分裂活动甚至加以利用。

3地缘政治问题

印度地理位置优越,其三面环海,北倚喜马拉雅山,特别是南临印度洋为其成为海上大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海权鼻祖”马汉曾说过“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统治亚洲。印度洋在21世纪是通向七大海域的钥匙,世界的命运将在这些水域见分晓。”一直以来,印度把谋取南亚,甚至亚洲大国作为自己“大国政治”的梦想,尼赫鲁政府时期,就提出了“大印度联邦”的设想。中国作为印度大国政治目标不可回避的邻国,被印度政坛带有极端民族主义的政客视为主要威胁和假想敌,他们动不动就拿中国说事,抛出“中国威胁论”,分散本国民众的注意力。此外,印度地处西亚、中亚与东南亚的交汇处,一直是美、俄等大国南亚战略所要拉拢,进而遏制中国的对象。另外,中巴关系的友好发展,也是印度所不能容忍的。

二 推动中印关系发展的因素

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大国,两国政府肩负相似的历史使命,面对共同的发展机遇。中印两国政府都把“发展与崛起”当作其内政、外交根本出发点,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国根本利益。

1双边贸易势头强劲

中印两国贸易近几年发展迅猛,两国贸易额从1991年的1.51亿美元猛增到2009年的443.8亿美元,中国成为了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也跃居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90年代初,由于两国外交关系刚刚恢复以及两国经济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两国国内产品的结构性相似性很大,双方贸易很难存在互补性,双方贸易额偏低。随着两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两国开始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开拓技术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结构链。比如中国的工业制造业、印度的IT产业都已初具规模。除此之外,中国的化工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医药品、陶瓷及玻璃制品等在印度很有市场,而印度的矿产半成品、化工原料质量好,价格低是中国进口产品的最优选择。2006年,胡锦涛访印期间,双方达成协议2010年双方贸易额突破400亿美元,2008年辛格总理访华期间,两国总理打成共识把2010年双方贸易额由400亿美元提高到600亿美元,可见双方实际贸易额远远超过了双方的预期。

2能源合作日益密切

中印是发展中大国,也是资源消耗性大国,随着两国GDP的快速增长,两国对能源的依赖度也大大增加。同时,两国又是能源短缺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寻找新能源已上升到两国国家战略的地位。然而,在能源源头的争夺战中,两国不断提高竞标价格,难免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005年12月中石油与印度国家石油公司联合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持有的叙利亚艾尔—福瑞特石油公司38%的股权,开拓了中印两国能源合作的新局面。2006年印度能源部长艾亚尔在访华之前说“印度和中国是两个主要的石油消费国,两国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对于确保两国的能源安全和稳定亚洲能源市场价格都有一定的作用。在其访华期间,中印双方签署了《加强石油、天然气合作》备忘录,两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五项能源合作协议,涉及交换信息、合作竞标海外有天勘探和合资生产等内容。

3反恐战略彼此需要

中印两国都面对着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而且“三股”势力有彼此渗透的趋势。进几年,三股势力越演越烈,特别是印度作为一个教派、种族、种姓林立的国家,独立以来其国内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之间冲突不断,其国家领导人英·甘地和拉·甘地的遇刺或多或少的与教派冲突有关。2007年孟买连环爆炸案使得印度各党派意识到打击国内恐怖分子已迫在眉睫。还有就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族、宗教分裂势力使印度政府寝食难安。同样,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正确政策,促成了今天各民族和谐发展的局面。但中国西北、西南地区仍受东突、西藏分裂主义侵扰,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稳定和发展。比如2008年的3.14西藏骚乱,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都与这“三股”势力有关。中印两国边界漫长,可能为恐怖分子所利用,特别是在两国边界的高原山区,有可能成为“三股势力”流窜藏匿之处。为了共同打击三股势力,中印两国2007年12月中印在云南开展了“携手—2007”的联合反恐演习。另外,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吸纳印度为观察国,也为两国未来打击“三股”势力打下了基础,相信未来两国在联合打击“三股”势力的合作上会更加宽广。

三 中印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

邓小平说过“中印关系的问题并不是很大,既不存在中国对印度的威胁,也不存在印度对中国的威胁” ,只有“增进中印友谊,加强南南合作” ,才是未来两国关系正确的选择,历史事实证明中印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1竞争与合作并存

面对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中印两国全面放开WTO规则之后,两国在国际竞争中利益冲撞难以避免。比如农产品的进出口、软件产业的竞争消耗、国际能源的战略争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垄断、知识产权的保护、外资的争夺等方面。都会产生分歧和竞争。同时,中印两国战略利益互补性也很明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两国都看重对方的巨大市场,重视学习对方的发展经验;在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问题上有着共同立场。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对权势话语的抵抗——归化还是异化
下一篇论文:浅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政治论文
最新政治论文
读者推荐的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