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音乐鉴赏论文

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论文网

时间:2014-11-24  作者:王继子,安华文
其次,增加舞蹈技能实践课程的课时量。目前,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舞蹈学科课时太少,学生缺少获得舞蹈技能的课堂训练。相对充足的课时量,是学生技能全面发展、教学能力逐步形成的基本保障,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形成、提高,是一个需要不断训练和不断实践的过程,课时量较少或很少,会严重阻碍学生舞蹈知识和舞蹈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比如某些地方高师第一学年每周开设两节舞蹈形体课,有限课时承载着繁重庞杂的教学内容,到了第二学年变为平均每周1节形体课,第三学年完全遗弃舞蹈课程的开设,这种递减式的课程设置方式,使学生之前所学舞蹈知识和技能,没有巩固相反被丢失,何谈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很明显,这样的课程设置违背了舞蹈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重要规律——“舞蹈技术技能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基本的要求是其教学内容的连续对接和不断强化”。对此,重新梳理课程之间的关系,使每门课程都真正具备开设的作用、价值和意义。比如,芭蕾基训为传统科目,要注重其作为基础层面的训练作用,忌走向纵深;古典身韵在进行基本组合训练的同时,可选择代表性的舞蹈语汇进行学习掌握,达到“继承中国古典舞蹈、传承中华博大舞蹈文化”的旨意便可;民族民间舞是重点,让学生广泛了解各类民间舞蹈,对若干代表性民族民间舞蹈风格,具有熟练掌握和运用的能力;现代舞可根据学生需求和具体教学情况,针对性选择性地进行启发式教学;编导课程可变通为“舞蹈编排”,这门课程设置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将其降低难度,缩小范围,切实为教学能力的培养打基础;同时爵士拉丁等可作为辅助性教学内容。

(二)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与授课形式,完善教学风格

高师生源来自普通高中,入学之前接受的舞蹈训练很少甚至为零,舞蹈素养普遍低,形体模仿能力和技能接受能力低下,对舞蹈形体课有消极心理和排斥情绪,教师应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能够做到“通过大脑协调肢体去舞蹈”,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教师是教学环节的引导者,也是教学环节的驱动力,要不断对自身提出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要求,为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贡献力量。

(三)教学中重视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培养

舞蹈审美是舞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蹈教学能力能够形成的前提。要避免“赏尽所有经典”,杜绝“审美概念模糊、审美品味低下、审美思路混乱”等现象发生。《东方红》《黄河》的民族气派,《天鹅》《海盗》的芭蕾印象,《踏歌》《秦俑》的长古遗影,《桑巴》《大河》的另类风情等,对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对比鉴赏,可充分提升学生舞蹈审美能力。其作用和目的有:1、寻找不同舞蹈的共同美,总结舞蹈艺术的本质美。2、探寻风格美,如芭蕾舞的典雅规范、民间舞的炽热情怀、古典舞的韵律流传、流行舞的多彩绚烂等,了解某一类舞蹈风格样式并形成审美能力。3、寻求个性美,标新立异的审美动向,可直接促进舞蹈教学的创新。4、近距离体验形式美。舞蹈审美范畴很宽泛,如广场舞蹈的悠闲自在、晨练太级的运气空灵等均具有舞蹈审美元素,大自然中也不缺乏舞蹈动势审美元素,如河流动势、风柳摆姿等,都可作为广义上的舞蹈审美培养范围。5、重视课堂教学审美功能。此做法看似平淡实则高级,课堂是舞蹈审美的重要实施环节,优秀的舞蹈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教授动作和编排组合,同时要在这一环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加强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水平,让学生在课堂舞蹈美的熏陶影响下,成为“形体美、行为美、品德美、情操美”的优秀教学人才。

(四)提高学生舞蹈编排能力

一、舞蹈编排对知识技能起着融会贯通、高度凝练的作用,可有效组合之前所学知识技能;二、舞蹈编排是舞蹈教学内容的组织手段和教学方法,编排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三、编排能力可有效实现教师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舞蹈编排兴趣,如在各种节日里编排舞蹈节目,组织好各种舞蹈事宜等。

(五)提高技能传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教与学”和“说与舞”涉及两个重要范畴——“教学语言的表达”和“舞蹈技能的传授”,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点。针对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语言要求“形象、生动、规范、准确”,“教学语言的表达”和“舞蹈技能的传授”作为两项主要教学基本功,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进行大力培养。第一,为学生提供更多话语权,使他们通过语言的交流,对教学内容获得更多的认识和体验;第二,用口语去评述教学过程,如动作的流动顺序、身体力度的把握、音乐节奏的特点、呼吸方面如何流畅衔接,教学的重点难点等;第三、让学生作为独立体进行肢体实践和形体示范交流,避免教师整节课陪练或者单练现象出现;第四,不断变化学生独立示范和互动教学的形式,如分别示范上肢动作与下肢动作,然后全身整体示范,或者将同一组动作运用不同的节奏型进行不断丰富、变化和发展,或者分组进行交流教学。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谈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的改进-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音乐审美中联想与想象—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子夜秋歌》_古诗词-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音乐鉴赏论文
最新音乐鉴赏论文
读者推荐的音乐鉴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