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心”的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_概念合成

时间:2011-05-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丰富的关于“心”的隐喻表达,是隐喻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根据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和Fauconnier & Turn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为基点,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心”隐喻化词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英汉语言关于“心”的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隐喻现象中包含着概念合成这一认知过程,该理论可用来阐释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想化认知模式,概念合成
 

1. 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118-122;蓝纯,1999:7)。Fauconnier和Turner(1994;1998)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之上探讨了“概念合成理论”,这一认知过程存在于语言现象中,对其意义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心”的汉词语表达俯首皆是,如:语重心长,万众一心,开心等词语。具体这些词语意义是如何建构,是不是英语中也存在同样的表达,是不是都根据相同的隐喻理论而建构的呢?这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反思。

目前,关于英汉“心”的隐喻认知的研究,国内有很多学者(如齐振海,2003;王文斌,2001;吴恩峰概念合成,2004;卢卫中,2003;张建理,2006;等)曾对此做过详细的研讨,但王文斌是以汉语为视点在概念隐喻层次上进行的;齐振海和吴恩峰是从两域间的映射,意象图式和概念整合理论来阐释研究英汉语的隐喻意义的异同的;卢卫中讨论了人体词的隐喻认知情况,其中包英汉语的心的隐喻;张建理是以转喻和隐喻的认知理论研究英汉“心”的多义网络对比。以上研究各有特色,但对“心”的隐喻意义的建构及内在的认知机制涉及甚少。作为对上述研究的补充,本文拟从理想化认知模式和概念合成理论,结合英汉语中“心”的隐喻表达,阐释英汉两种语言“心”隐喻化词语意义建构及内在的认知机制。

2.概念隐喻理论简介2.1理想化认知模式 Lakoff (1987:68-76)在其“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简写为ICM)中提出,人类往往通过结构来组织知识和表征现实;每一种理想化认知模式都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化整体,即一种完形,而且每一种理想化认知模式都能构建一个心理空间。Ungerer & Schmid (1996:50)指出,认知模型理所当然不具备普遍性,其形成有赖于一个人所成长和生活的文化语境,特定认知域的认知模型最终会受制于文化模型(cultural model)。因此,ICM的文化认知模型存在个性差异。

2.2概念整合理论 Fauconnier(1997)在Lakoff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我们在思考和交谈时不断建立心理空间,隐喻则是跨心理空间映射的结果。概念整合就是将两个或更多的由来自于独立认知域的信息所构成的输入空间(input space) 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起来;通过提炼输入空间里共有的抽象结构或信息形成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然后将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一个可以得到动态解释的合成空间( blend) ,其包含了类属空间里的类属结构以及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的部分结构;最后通过组合(composition) 、完善(completion) 、扩展(elaboration) 三步整合运作形成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 发表论文。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彼此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 Fauconnier & Turner1998 :146)。

3.“心”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分析

Lakoff(1987:271)发现,在人类认知的意象图式中,“一个容器图式,即一个具有界限的图式,是有‘内’和‘外’之分的”。“心”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常抽象隐喻为容器,容器有内、外之分,有开、闭之分,容器包含内容。人体词隐喻化的基础是人对自身感知的基本经验。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便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隐喻认知方式和隐喻语言(包括人体隐喻化语言)(赵艳芳概念合成,2001:50)。如,人类首先认识自己的器官“头” “head”,然后即用来指代其他物体的类似部位,如“山头”“head of the mountain”,进而用来指代抽象事物,如“国家元首”“head of the government”。在认知活动中,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对人类关于抽象概念的形成,理解和表达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Fauconnier and 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心”的空间和实体的隐喻框架,如图1所示:概念合成

图1根据图1所示,空间的三维属性和实体属性为Input I 1,“心”的心理空间为Input I 2,圆圈内的点代表各元素,元素之间的联系用线来表示。在输入空间I 1和I 2的对应元素之间存在着部分映射关系,这两个输入空间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用实线来表示。图中第三个空间为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的元素与合成空间中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用虚线来表示。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用矩形来表示的。在映射过程中,理想化认知模式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有关特征传递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图1中,空间的三维属性如高、宽、长等(代表输入空间中的加粗黑点)或实体属性如大小、轻重、软硬等(代表输入空间中的加粗黑点)映射到“心”的心理空间上,通过概念合成理论映射到“心”的空间,使“心”具有了三维空间或实体的属性,从而达到了“心”的隐喻意义的建构。如,“心如止水”这个词语中就借用了“心”和“水”这两个源域的概念合成表达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在该词语中,“水”是域源即Input I 1,“心”为目标域即Input I 2,“水”具有实体的平静,静谧的特征(代表输入空间中的加粗黑点)映射到实体“心”的心理空间上,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就构成“心如止水”等词语。

4.英汉“心”隐喻的对比分析

上文对“心”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和内在的认知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引用10个关于“心”隐喻化例句概念合成,对其作对比分析。汉语部分来源于《四世同堂》,《老舍作品集》,《延河儿女》;英语语料部分来源于《美女与怪兽》Beauty and The Beast,《小王子》A Little Princess ,《欧兹·锡人》The Tin Woodman of Oz由于英汉语拥有相同或相似的ICM,使得英汉语对“心”的隐喻意义有了一些共性,并且促进了对英汉语“心”的隐喻意义构建和内在认知机制的研究。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在所有隐喻中对人类的概念形成与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以理想化认知模式和概念整合理论,以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为视点阐释“心”的隐喻化英汉词语。

4.1“心”的空间隐喻分析 英汉语“心”的空间隐喻是结构化的,并以此来组织知识,表达关于“心”隐喻词语的各种抽象概念。空间隐喻,包括将“心”隐喻化为一个可容纳的三维空间容器,如“心窝”,“开心”,“关心”,“呕心沥血”等等。英语相应的词语:heart pour, open one’s heart to, shut one’sheart to, etc. 另外,将“心”概念化为一个二维的平面空间,如“心田”,“心地” 等等。如英语中mirror-like,heartland,etc. 再者,将“心”概念化为直线般的一维空间,如“心弦”,“细心”,“一寸丹心”,“万众一心”等等。相应的英语词汇heartcord, go to one’s heart, near to one’sheart.

1) 祁老人的诚意欢迎,使李四爷心中痛快了一点发表论文。

2) 宽容如同春雨般滋润人的心田。

3) I have put my whole heart into it, and taken years to think over it.

4) He usually put his family in his heart.

5) I should go in a prayerful spirit, asking God to write upon my heartHis will.

4.2“心”的实体隐喻分析 实体隐喻,是指人类最早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质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作为具体的有形的实体。

心具有实体特征,因此,“心”的隐喻分析包括作为实体隐喻分析。心具有实体属性:实体属性有好、坏、冷、热、软、硬等概念合成,这些属性映射到“心”上,心就有了“好心,坏心,心冷,热心,心软,心硬等等。相应的英语表达有:a good heart, a bad heart, a soft hard, ahard heart. etc

1) Show someone you care with a warming hot heart.

2) It was easy to see that the tinsmith was a kind hearted man, as wellas a merry and agreeable one.

3) 卡瑞拉斯温暖的心带来阳光般的歌声。

4)父老乡亲热心帮助八旬台胞寻获大陆妻女。

5)面对她的天真,我心软了,再不拿她开心,逗着玩了。

5.结语

上文运用了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和Fauconnier& Turn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涉及了“心”认知域中的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以英汉“心”的隐喻化词语为语料,阐释了英汉关于“心”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这一理论与以前的隐喻阐释理论相比,确有其独创之处。它能指导我们更加详细地分析隐喻的意义建构过程,极大地启发我们的思维,同时也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应从具体语境出发,根据语言所提供的有限线索,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理解和阐释隐喻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1]Denham,A. E. Metaphor and Moral Experienc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Gibbs,R.Embodied Experie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M]. Brain andLanguage,2003,84:1-15.
[4]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M]. Chicago: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G.& 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 [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Lakoff,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7]Lakoff,G.& Johnson, M. Afterword. In G. Lakoff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2003:243-276.[8] Ningyu. Heart and Cognition in Ancient ChinesePhilosophy[J].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2007(7):27-47.
[9]Ungerer,F.& H.J.Schmid, An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01.
[10]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7-15..
[11]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 外语教学,2003,(12)
[1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3]汪少华.概念合成与隐喻的实时意义构建[J]. 当代语言学,2002,(2)
[14]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 外国语,2001,(3)
[15]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1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美民营企业英文简介语类对比分析_语类分析
下一篇论文: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的隐喻与转喻现象描述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