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探析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语码转换,即“在同一语篇中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是多语言多文化社团常见的言语交际行为。此时的学生处于一种“弱势”心态,迫切需要教师的“强势”关怀,也就是说教师应当进行必要的英汉语码转换。
关键词:语码转换,英汉课堂,英汉语码转换
 

1.引言

语码转换,即“在同一语篇中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是多语言多文化社团常见的言语交际行为。语码转换现象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亦屡见不鲜,不过这时参加转换的两种语码一般固定在师生熟悉的母语和志在习的目的语。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以目的语(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从目的语(英语)向母语(汉语)方向的语码转换时有发生。对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师生来说,课堂语码转换是交际、教学、认知和学习策略,适当的使用可以发挥多方面的积极功效。

在二语(L2)教学中,是否使用母语(L1)或L1的使用对L2的教学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一直是外语教学中存在争论的问题。本文将在吸纳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中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码转换。

2.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回顾

Polio和Duff 曾专门针对美国大学的13个班级的母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他们发现,大多数教师在目的语交际遇到困难时,不是用目的语进行协商来解决问题,而是常常转向母语。Polio和Duff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从目的语向母语的这种语码转换使学生丧失了许多练习目的语的机会。而Cook则认为这种转换是语言活动高度熟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二语习得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他认为,在课堂上排斥母语会限制语言教学,而利用第二语言虚拟创造的课堂交际环境不管有多真实,都无法避免用母语进行交际。所以,他希望外语教学工作者要“打开语言教学中紧闭一百多年的大门,即在课堂上有计划的使用第一语言(母语)”。

同样,Tumbull也认为母语应该在外语课堂上占有一定比例,这一比例不应超过75%,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剥夺了学生有限的目的语的输入机会,很可能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动力。

针对两种不同观点,笔者认同Tumbull的观点。笔者认为,在中国的英语教学环境下,如果适量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使用一些母语,会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课堂上得到的一些实例进行分析,探索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的功用及成因。

3. 大学英语课堂英汉语码转换分析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语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道无形的难以克服的障碍。学生在遇到语言障碍时,会感到不知所措。此时的学生处于一种“弱势”心态,迫切需要教师的“强势”关怀,也就是说教师应当进行必要的英汉语码转换。

在现实的英语课堂环境,中英文的交替使用经常发生。英语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量和分布情况并不是均匀的。它或是一两个单词,或是一两句话,也可是大量的语段,不管是什么,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英汉语码转换的规模和分布的不平衡性难以决定语码转换的本质,因为这与谈话者,谈话场景以及交谈话题有关。

(1) 信息型英汉语码转换,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

(i) 解释难以表达的英语名词术语

大学英语课本上所选文章涵盖科技、金融、医学、教育等诸多领域。由于词汇量所限,学生会遇到一些生疏的词汇和术语等。有些术语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英汉语码转换来向学生作解释说明。比如,lymph的英文解释为a clear watery liquidformed in the body which passes into the blood system。如果教师直接用英文向学生解释lymph一词,学生就会感到更加难以理解。不如直接用汉语告诉学生lymph的意思是“淋巴”。另外一些常见的词语出现在科技文章中时,意思往往会和常见义不同。如charge 一词在英语字典上有很多意思,但freecharge一词在科技上的意思是“自由电荷”。在讲课过程中碰到这类专业术语,学生会感到很困惑。即使他们认识这类单词,可就是不懂文章的意思。这时如果直接用汉语向学生解释,一方面会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ii)讲解语法

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样,有的英语水平比较高,但也有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低。再加上学生对英语的掌握不够,有些英语语法,要点难点晦涩难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换语码,借助中文来解释语法点和语言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提高教学效率。论文参考。例如,教师在讲解限制性定语从句(Restrictive AttributiveClause)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Non-RestrictiveAttributive Clause)的区别时,如直接用英语进行讲解,学生就会感到比较吃力。因为语法讲解中的英语词汇学生平时是很少接触到的。相反,如用汉语讲解,学生就会很轻松的理解记忆。

2. 情感型英汉语码转换,目的是调整师生关系,丰富英语课堂教学

(i)英汉语码转换,能起到鼓励学生,增进师生感情的作用

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比较有限,听英语时比较紧张,学生对英语有一种恐惧感,担心在课堂犯错,不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充满信心,有成就感。论文参考。课堂英汉语码转换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遇到语言障碍时,英汉语码砖换会使他们精神放松,不再紧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Teacher: Zhang Hong, what’s your trouble in learningEnglish?

Students: Ihave a great trouble in pronunciation, grammar, vocabularies and so on. MyEnglish is very poor.

Teacher: I don’tthink so. There is no short cut for learning English. China has a saying:有志者事竟成!

在这个句子中,教师在这里加一句中文成语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

(ii)英汉语码转换可以起到幽默的效果,活跃课堂气氛。

幽默能够激起学生的愉悦感,创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英语课堂上,学生们或精神紧张,或疲劳过度,或昏昏欲睡,或神游室外。此时,教师一句颇具幽默色彩的语码转换,常能使学生笑声四起,从而能够创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Teacher: Are you ready to answer my question?

Student: No, I’m still sinking.(thinking之误读)

Teacher: 你们掉进水里了,为什么要下沉而不思考呢?

Studnents: …(laugh)

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了解了发音准确的重要性。

(iii)英汉语码转换可以含蓄表达教师的责备,起到强调作用。

为了不伤害学生的感情和引起学生的不快与反感,要尽量避免直接的批评指责,而要用含蓄的、间接的、易为他人理解的方式进行交谈。使用英汉语码转换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Teacher: Zhao Kai, you look a little bit sleepy,是不是我的课很乏味?

Student: Oh, I’m sorry, but I didn’t sleep well lastnight. So I feel sleepy.

在这个例子中,教师觉得自己在很认真得上课了,还有人在打瞌睡,觉得这个学生简直是在混日子,因此温婉地问:是不是我的课上得很乏味,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既达到了交际者的交际目的,又为对方保全了面子,不至于口气过于生硬。

4.英语课堂英汉语码转换原则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总结,语码转换原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但在转换过程中要注意度和量的问题。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遵循的原则如下:

一、目的语优先原则。因为英语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使用英语,所以教师首先考虑的是选择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以保证学生有最大量的目的语的输入。Wong Fillmore 曾说过,努力听懂学生的语言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适时适量使用母语原则。论文参考。单纯的目的语输入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最大量目的语输入的前提下,教师应当有意识、少量使用母语,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加快学生对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和课程的特点有节制得使用母语。适时就是选择插入母语具有重要教学功能的时机,如帮助学生理解,翻译术语或难句,提高时间效率,活跃课堂气氛等。适量就是点到为止,不要长篇大论。Levine 曾经说过,过多使用母语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情绪,妨碍目的语的输入与吸收。

三、顺应原则。当实施以上原则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反应,或者直接询问学生的意见,随时调整语码选择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5. 结语

英语课堂上的英汉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且复杂的语言现象。过度使用母语或完全忽略母语都是不可取的。母语的使用情况应当视具体课程和学生目的语程度而定。影响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因素很多,如师生的性格差异等等。由于篇幅有限,这里没有进一步展开,希望今后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 Levine,G. S. Student and instructor beliefs andattitudes about target language use, first language use , and anxiety The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3)
[2] Wong Fillmore When does teacher talk work as aninput Eds.S.M.Gass&C.G..Madden Rowley, MA:Newbury,1985
[3] 何安平。中英语码转换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功能,现代外语,1992,(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化研究
下一篇论文:大学英语四级图表作文写作四步法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