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话交流中,话语双方出于礼貌,会以意压低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如:
(13)甲:你真聪明啊!
乙:您过奖了!
(14)A:Howcleveryouare!
B:Thankyou.
“过奖”的原意是过分的赞扬。但在这个对话中,乙并不是真的要强调“过奖”这个词的本身含义,而是为了表示说话人面对表扬的谦虚的态度,是一个谦词。汉语中像“愚、贱、窃、过奖、不敢当”这些谦词均体现了汉语话语标记语的一种特殊性,是中国人在长达数千年生活在等级体制森严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独特的交际准则,这是以崇尚自我和平等的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所以他们面对表扬时的态度是欣然接受,向对方的赞扬表示感谢,这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对方的肯定。
结论
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是一切言语交际的共性,是关联性的要求,是确保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手段。对英汉话语标记语的异同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这将有益于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并促进跨文化交际。同时鉴于话语标记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Blakemore D.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M].Oxford: Blackwell,1992.
2 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 何自然, 冉永平. 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J].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4 卢艺娟,傅福英.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韶关学院学报,2011,(3).
5 邱明明,王吉民.英汉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对比研究[J].2008,(2).
6 冉永平. 话语标记语 well的语用功能[J].外国语,2003,(3).
7 闫涛. 论认知关联性对话语标记语的解释力[J].学术交流, 2007,(10).
8 张发祥. 英汉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对比[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