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公式为:R=RD/(+v)其中R表示截止t年经过折算以后的研发投入总和,RD表示t年我国研发投入额,f表示1987~2009年我国研发投入的平均增长率,f取11.2%,v表示研发资本的折旧率,根据专利保护法和技术的使用周期,我国技术的使用周期为15年左右,所以v为6.6%。
三、实证分析
本文用eviews6.0软件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检验各变量是否存在单位根,结果表明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数值明显高于5%的临界值,说明有单位根,需要对这些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处理,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变为平稳时间序列,可以推测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变量
|
ADF检验
|
临界值
|
结论
|
国内研发
|
-0.584
|
-1.5381
|
非平稳
|
吸引外资
|
-1.8042
|
-2.5484
|
非平稳
|
对外投资
|
0.2857
|
-2.5871
|
非平稳
|
技术引进
|
-0.976
|
-1.8546
|
非平稳
|
全要素生产率
|
-0.79574
|
-2.5847
|
非平稳
|
D L R
|
-2.3765
|
-1.8723*
|
平稳
|
DL FDI
|
-3.8671
|
-3.5814***
|
平稳
|
DL OFDI
|
-4.6894
|
-3.9164*
|
平稳
|
D L T
|
-3.6577
|
-3.1542
|
平稳
|
DL TFP
|
-2.9364
|
-2.5832**
|
平稳
|
注:10%、5%、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分别用***、**、*符号来表示。
接下来检验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协整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估测协整向量,然后验证残差是否是单位根过程。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本文所建立的模型:
解释变量
|
系数
|
国内研发
|
0.175749(2.4862)**
|
吸引外资
|
0.153411(12.687)*
|
对外投资
|
0.048675(2.4794)*
|
技术引进
|
0.094857(2.4165)**
|
截距项
|
-1.48763(-6.8763)*
|
R
|
0.97854
|
F
|
319.456
|
DW
|
1.50177
|
注:*、**分别说明在1%、5%的水平下通过检验。
最后,采用ADF方法来检验构建的模型正确与否,结果表明没有单位根,构建的模型是合理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间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1%水平下通过检验用*表示。
ADF检验
|
检验类别(c、m、n)
|
临界值
|
结果
|
-3.51852
|
(0、0、0)
|
-2.84629*
|
平稳
|
实证数据证明了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同时也表明我国通过对外投资提升了母国的技术水平,时间序列数据没有自相关,残差序列的平稳性表明构建的模型是合理的,实证结果总体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结论分析及建议
1、我国对外投资通过逆向溢出国外研发资本提升了我国的技术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OFDI对TFP的贡献为0.048675,即我国OFDI增加1%带来全要素生产率0.048675%的增长。OFDI系数为正说明我国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其数值较小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对外投资额比较小,对外投资主要是市场和资源导向型,长期以来我国重视吸引外资,对外直接投资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技术导向型对外投资比例还很低。政府应鼓励具有优势的企业实施技术导向型的海外投资,通过合资、并购研发机构等方式,吸取技术密集地的前沿技术,然后转移给国内公司,从而带来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提升我国技术水平。
2、技术引进能提高我国技术水平。技术引进的系数是0.094857,即技术引进每增加1%,我国技术水平将提高0.094857%,技术引进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其原因在于我国技术引进总体水平偏低,引进的核心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设备较少,对技术引进缺乏有效的监控和激励,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不完善。
3、吸引外资而溢出的国外研发资本提升了我国技术水平,并且对技术提升的力度大于对外投资和技术引进。FDI的系数为0.153411,即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加1%,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增加0.15341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重视吸引外资,然而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的比例严重失调,所以此结论符合实际情况。
4、国内研发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最大。R前的系数为0.175749,即国内研发投入每增加1%,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增加0.175749%,一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对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应通过加速折旧、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公司增加研发支出,提高研发人员的工资,改善国内研发激励制度以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实证研究表明国内研发投入对我国技术提升效果最明显,其次是FDI,然后是技术引进,OFDI效果最小。国内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改进可以直接在国内企业之间使用,而通过对外投资渠道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受国外政策、技术保护程度、东道国技术人员的技术保密意识、技术水平、社会文化等的影响,技术不会自动溢出,跨国公司为了保持优势也不会轻易把技术教给我们,学习引进国外的技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多对外投资失败的教训值得反思。发达国家具有良好的创新条件,目前大多数新技术都在发达国家诞生,新发明的应用也是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当今技术日新月异,靠关起门来创新是行不通的,边引进边创新是发展中国家必经的阶段,从长远角度看OFDI确实能提升我国技术水平,我国通过嵌入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地,虽然不能获得技术创新的全部好处,但是能取得次优效果,能使我国企业快速得到最新技术和管理经验,掌握技术研发的最新方向,通过“示范效应”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能建立或完善海外销售网络,也可避开发达国家的技术管制,获取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无法得到的技术,从而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逆向技术溢出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虽然提升力度比较小,然而这种效果是显著的,所以我国在加强自主创新吸引外资的同时,政府应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制定金融、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 Kogut,B.,Chang,S.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J]. 1991, 73: 4012413.
2 Branstetter, L. 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a Channel of Knowledge Sp illovers? Evidenceform Japan′s FDI in the United States[J]. NBER Working Paper, 2000: 8015.
3 Braconier, H. , Ekholm, K. , Midelfart Knarvik, K. H. In Search of FDI - transmitted R&DSpillovers: A Study Based on Swedish Data[J]. WeltwirtschaflichesArchiv, 2001,137 (4): 644-665.
4 杜群阳,朱勤.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J].国际贸易问题,2004(11)
5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 2005 (6) .
6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7).
7 曾剑云.无技术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07(12)
8 邹玉娟,陈漓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提升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