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指标
|
主成分
|
1
|
2
|
3
|
4
|
X1
|
人均GDP
|
0.316
|
0.671
|
0.503
|
-0.427
|
X2
|
人均GDP增长率
|
-0.360
|
0.264
|
0.763
|
0.280
|
X3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0.161
|
0.003
|
0.914
|
-0.074
|
X4
|
公共图书馆
|
0.041
|
-0.037
|
-0.051
|
0.894
|
X5
|
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
|
0.734
|
0.563
|
-0.305
|
0.202
|
X6
|
普通高校学校数
|
0.975
|
-0.188
|
-0.054
|
-0.017
|
X7
|
固定资产原值
|
0.960
|
0.255
|
-0.032
|
-0.070
|
X8
|
科技经费支出总额
|
0.992
|
-0.037
|
-0.022
|
-0.087
|
X9
|
课题经费支出
|
0.986
|
0.086
|
-0.089
|
-0.086
|
X10
|
财政科技支出比重
|
-0.481
|
0.052
|
-0.109
|
-0.112
|
X11
|
国有研究开发机构
|
0.972
|
-0.129
|
0.067
|
-0.078
|
X12
|
科技人员占研究机构从业人员比重
|
0.952
|
-0.257
|
0.090
|
-0.125
|
X13
|
科学家工程师数
|
0.994
|
0.027
|
-0.017
|
-0.053
|
X14
|
科研经费收入总和
|
0.905
|
0.355
|
-0.203
|
-0.048
|
X15
|
工业增加值
|
0.420
|
0.864
|
0.218
|
0.053
|
X16
|
发明专利数
|
0.703
|
0.583
|
-0.161
|
0.320
|
X17
|
申请专利数
|
0.956
|
-0.145
|
0.154
|
0.150
|
X18
|
授权专利数
|
0.968
|
0.054
|
-0.063
|
0.181
|
X19
|
教育支出
|
0.270
|
0.097
|
0.108
|
0.661
|
X20
|
高校在校学生数
|
0.990
|
-0.054
|
-.086
|
-0.045
|
X21
|
国际互联网用户数
|
0.923
|
0.267
|
-0.227
|
0.060
|
X22
|
移动电话用户数
|
0.710
|
0.454
|
0.113
|
0.329
|
根据表3中得到的旋转主成分载荷系数和相应原始变量的标准化数值(表2)计算内蒙古9个地级市4个主因子的得分,即Z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4)
式中 为第i城市的第j主因子得分, 为第j个指标在第i主因子上的载荷值, 表示第i城市经过标准化后的第j个指标值。
根据4个主因子及其权重值,构造内蒙古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得分评价模型,如下:
(5)
综合得分: (6)
式中,X是经标准化的原始数据矩阵, 是第j主成分的得分系数, 为第j个主成分权重。总得分见表4。
表4 内蒙古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得分表
城市
|
第一主成分
|
第二主成分
|
第三主成分
|
第四主成分
|
综合得分
|
排名
|
呼和浩特
|
32.553
|
2.840
|
-1.752
|
0.296
|
22.801
|
1
|
包头
|
10.822
|
6.349
|
-1.890
|
1.385
|
8.267
|
2
|
乌海
|
-8.743
|
-2.377
|
0.185
|
-3.961
|
-6.664
|
9
|
赤峰
|
-2.501
|
-0.876
|
0.563
|
3.305
|
-1.542
|
3
|
通辽
|
-5.724
|
-1.744
|
-1.141
|
0.280
|
-4.290
|
6
|
鄂尔多斯
|
-5.294
|
2.474
|
5.430
|
-0.360
|
-2.843
|
4
|
呼伦贝尔
|
-4.415
|
-1.220
|
-0.885
|
0.557
|
-3.266
|
5
|
巴彦淖尔
|
-8.251
|
-2.311
|
0.129
|
-1.243
|
-6.110
|
7
|
乌兰察布
|
-8.446
|
-3.136
|
-0.639
|
-0.258
|
-6.354
|
8
|
综合得分数值越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反之因子分析,创新能力越弱。内蒙古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是呼和浩特、包头,它们同时也是全区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其共同特点是高校众多、研发机构密集、科研经费投入集中。与此相反,其他7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均小于0。总体来看,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偏弱,这一局面的形成,除了历史、地缘因素外,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国60年来在国家科技政策指导下,全区对科学、教育分布的安排。。
3内蒙古城市科技创新空间布局
内蒙古城市科技创新体系的空间布局,按照区位、资源和产业等优势以及上述因子分析评价结果的综合考虑,大体上可划分为具有相对趋同性的3个辐射系统:呼包鄂高新带,京北生态科技创新区和蒙东科技创新区域。
3.1呼包鄂高新带
在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内外产业转移升级、“南资北移”有利时机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悄然崛起了一个由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三市构成的“金三角”高新带。这一区域以京包铁路内蒙段、呼包高速公路及110国道干线、黄河内蒙古段为轴线,以呼包鄂3个资本、知识、技术密集点为增长极,构建了呼包鄂两小时城市经济圈[9],集中了自治区90%以上的高等院校,95%以上的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90%以上的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城市分工过程中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产业高新化为主导的地域综合体。相对雄厚的创新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决定了这一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应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强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因子分析,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培育以本土自主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竞争优势,辐射和带动其他城市科技创新的运作,同时需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应积极发挥稀土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和包头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有效解决制约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
3.2京北生态科技创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该区域是呼包鄂高新带的东向延伸,地处集二铁路以东、浑善达克沙地集通铁路以南、科尔沁沙地京通铁路两侧地段,是我区乃至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生态重点治理区。因此,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应主要围绕生态科技创新,创新体系建设应该选择国内一流的生态治理试验示范的技术力量,调整和再造区域空间布局免费论文下载。早在2000年中国科学院就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联合签署了共建“浑善达克沙地与京北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合作协议[10],目前已建成中科院系统的7个生态治理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个高水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验示范区、4个国家级防沙治沙示范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6~10个以生态治理技术为主攻方向的区级、市级基地。
3.3蒙东科技创新区域
蒙东地区是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五盟市。当前,蒙东地区面临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性机遇。加快科技创?绿逑倒菇ǎ对推动蒙东地区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内蒙古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相对于该区域丰富的森林、农牧业及有色金属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Χ言,这一区域的创新资源奇缺,科技创新体系基”∪酢R猿喾骞家农业科技园区、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呼伦贝尔岭东工业园区等为骨干的规划区正在培育中,但大多还τ诔醮词逼凇R虼斯菇ǜ们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合理模式,ψプ「玫厍与东北及环渤海地区重大基∩枋┖筒业对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因子分析,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经验,引进先进产业和技术,逐步形成区域自主创新能ΑW钪战岷系赜蛱卣骱捅;ば钥发的战略方针,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区域龙头企业,ü优势互补形成双赢互利的科技创新链条?
4结语
本世纪头2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已过去的10年,自治区科技创新在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的基础上,经历了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创新资源的深度整合,夯实了继续发展的平台;未来10年,我区将高举自主创新的大旗,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重点领域的跨越,担负起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历史重任。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不但从整体上对内蒙古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还从侧面反映了各市科技创新的优劣势。但由于研究和资料收集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以上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强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跟踪调查,并借鉴国际通行的科技创新统计标准,使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更趋科学性、客观性。
[参考文献]
[1]高原,张吉献.河南各市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对策[J].地域开发与研究,2009,12:17-19.
[2]侯仁勇,杨道云,陈红.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9:141-143.
[4]内蒙古经济增速蝉联第一,“内蒙古现象”全国瞩目[DB/OL].中国网,http://www.chinanews.com/cj/2010/08-22/2482567.shtml,2010-8-23.
[5]吴碧英.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J].中国软科学,1994,5:28-30.
[6]张耀光.中国海岛县经济类型划分的研究[J].地理科学,1999,2:55-62.
[7]孟倩,侯小娜.城市技术创新综合评价与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5);3-5.
[8]毕亮亮,施祖麟.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模型的初探[J].经济地理,2008(6):947-951.
[9]董晗.关于构筑呼包鄂两小时城市经济圈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63-64.
[10]胡左.中科院内蒙古共建生态示范区[N].科技日报,2000-12-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