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因“果”而导有效追问_数学思考

时间:2013-02-01  作者:李汉周

论文导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习得过程,使学生学会数学式地思考,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将知识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构建“深思课堂”呢?笔者认为,课堂是思维“训练场”,教师主导是思维“催化剂”。本文透过课堂教学的几个案例,在数学结论形成过程中开展有效追问活动,促进学生对数学结论深入思考,深刻提示结论的本质属性,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论文关键词:数学思考,过程与结论,因势利导
 

“果”即结论、结果,即“是什么”的问题。数学学习的过程固然重要,但结论的重要性也不亚于学习过程,它是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的结晶,也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数学结论的推导过程,更要重视数学结论引导与概括。教学中应精心选取素材,为数学结论的构建营造局势,在结论形成过程准确把握诱导的火候,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多层面组织学生对所发生的数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坚持集思广益而不迷失结论方向,巧妙地抓住与结论方向性很强的信息,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数学结论的生成。

一、在猜测活动中追问“可能是什么”。

【案例1】“可能与谁有关?”

“3的倍特征”激趣导入:

师:谁能说说2和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生: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师:假若给你一个数数学思考,要判断是不是2和5的倍数,你该怎么做?

生:我看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

师:只需要看个位吗?其它位上的数字要不要看?

(生慎思后,齐答)不要!

师:看来2和5的倍数特征及判断方法都搞清楚了!受刚才的启发,你觉得3的倍数有特征可循吗?(估计有吧!?)

师:谁来猜猜3的倍数特征可能与谁有关?

生1:与个位上的数字有关系,你看,2和5的倍数特征就得看个位。

生2: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3:(反对)16个位上是6就不是3的倍数。

师:是啊!13、16、19……好像都不是耶?看来3的倍数与个位是有关系,但不是唯一关系。可能还与谁有更大的关系呢?

生4:估计与十位也有关系,你看,3、6、9是3的倍数,但加了十位的1后就不是了,都是十位上的数字惹得祸!

生5:是的,13不是3的倍数,但33就是3的倍数了,所以与十位上的数字也有关系。

师:有点道理!如果不止两位数,是三位数、四位数呢?

生5:(接着)那肯定与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每位上的数字都有关系。

……

师:你们的猜想不仅丰富,而且还有那么一点理性。下面请验证各自的猜想吧!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猜想的世界论文服务。”猜想是激起孩子们探究兴趣,打开思维闸门的突破口。当学生对2和5倍数特征的判断方法有了深入的认识后,老师顺势引出一个问题:“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学生难免会受到2、5倍数特征的启发,去主动探索3的倍数特征。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教学目标,老师开展了两个层次的追问:首先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特征与谁有关,这是由2和5的倍数特征发展到3的特征的研究的自然延伸,学生自然会想到与个位有关系,只是迁移起了作用,并不是问题的本质之所在。接着老师顺势引导:3、6、9是3的倍数不错,但如果十位上为1的话,都不是3的倍数了,怎么办呢?会不会与十位上的数字也有关系?如果仅仅考虑了十位上的数字还不行,与百位、千位……都有关系呀!学生能从对个位数字的关注,扩展到对各位数字的关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思维过程的发展源于老师对“可能是什么”的追问,自然导入下文的验证活动,水到渠成。

二、在认知活动中追问“究竟是什么”。

【案例2】“到底什么不同?”

“平均分”一课揭示“平均分”的意义:

师:现在有相同的六本笔记本要奖给口算比赛的前三名数学思考,你会怎么分?

生1:每人2本,这样公平。

生2:第一名分4本,其他两人,每人分1本,以突出第一名。

生3:我觉得按3,2,1这样分比较合理。

师:那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种分法,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生:数字不同。

师:哦,你发现数字不同,请你具体说说数字上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

生1:第1种方法分得是2、2、2,第2种方法分得是4、1、1,第3种方法分得是3、2、1.

生2:第1种分法每个人都是2本,第2、3种分法每人的本数不相同,但也有道理。

生3:第1种分法更平均一点,如果分糖果的话,我觉得还是平均一点好。

……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到了了一个很重要的词语“平均”,其实第1种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谁能来说说你对平均分的理解?

为了导出“平均分”的概念,老师创设了一个如何分奖品的问题情境,而后就是导出结论的过程。看看老师环环相扣的导语,就能明白其良苦用心。“你会怎么分”—“分法有什么不同”—“数字到底有什么不同”,其目的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走向,不断地暗示思考的方向,有序地拓展思维的层次,坚持将“平均分”的概念渗透在物品分类的过程中,渗透在数字特点的观察里,形成在数学现象的分析讨论中。

三、在探究活动中追问“还会是什么”。

【案例3】“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众数”概念初步建立之后:

师:假若我给你一组数据,你会找众数了吗?

生:会!看哪个数出现的次数最多,那个数就是众数。

师:是不是一定能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一个数呢?

生:(迟疑)不一定吧!

师:那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生1:有可能两个数出现的次数是一样的,而且次数是最多的。

师:会不会有这种可能?(生表示有)这时候众数又是谁呢?

生1:(补充)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众数。

生2:(反驳)也许那两个数的平均数一次都没出现,我觉得不能叫众数。

师:有道理!其实这时候就不止一个众数了,这两个数都是众数。

师: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那就是每个数出现的次数都一样数学思考,如1次。

师:这种情况会不会?(点头表示会)对呀,这时候谁又是众数呢?

生1:所有的数都是众数。

生2:众数的“众”有“多”的意思,各出现一次能叫多吗?我觉得它没有众数。

……

师:是啊!当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一样,我们找不到出现次数最多的时候,那就没有众数。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众数其实有三种情况:即只有一个众数、不止一个众数、没有众数。能理解吗?

理解众数的意义并不难,抓住关键词“出现次数最多”就可以了。但实际情况中,“次数最多”就不好把握了。为了深入理解“众数”的涵义,老师先抛出了一个问题“是否一定能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一个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学生的注意,“那可不一定吧”论文服务。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两种情况:一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不止一个,二是每个数出现的次数都相同。通过讨论与交流活动,学生深入其中,把求众数的三种情况剖析得淋漓尽致。

四、在小结活动中追问“应该是什么”。

【案例2】“你觉得应该圈什么?”

教学“通分”后,老师根据板书组织小结:

师:黑板上写的知识点,你看得懂吗?(老师引导学生全面建构一遍)

师:老师这里有一枝红粉笔,如果让你把重点的、关键的、有价值的东西圈起来,你觉得应该圈什么呢?同桌先说一说。

(生交流2分钟,指一生上台圈一圈)

师:别急!你们猜猜他会圈什么?

生1:我觉得他会圈“同分母”,因为只有化成了同分母了才完成了通分的任务。

生2:我觉得他会圈“最小公倍数”,因为最小公倍数是最简洁的公分母。

生3:我觉得他会圈“分数的基本性质”,因为分数的基本性质是通分的基础,如果在通分的过程中分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那就不叫通分了。

……

(此时生再圈一圈,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这些都是重点,都是大家所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是,只有你们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了,通分才不会出问题。

这节课的小结,与众不同的是,教师巧妙地利用“圈一圈”的方式,组织学生一同经历了审视和反思知识要点的过程。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数学思考,此处的“圈一圈”活动并不是简单的圈圈而已,而是在老师的两句导语“你觉得应该圈什么”和“你猜猜他会圈什么”的引导下,先同桌交流,促进个体对知识点的内化,而后集体交流,展示大家对知识点的思考与关注。从而完成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构建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回顾上述案例,我的想法是:在结论的产生前引发学生多角度猜想,发展思维的预见力;在结论的形成中引导学生深入辨析,增强思维的辨证力;在结论的构建中引导学生自主审视,提升思维的反思力。总之,课堂是发展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教师是思维发展活动的“导演”。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个契机,因势利导,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努力打造“深思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詹明道.《名师课堂经典细节》.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
2.黄爱华.《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小学生数学预习的重要性_小学数学论文
下一篇论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和思考_小学数学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小学数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小学数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