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项目管理论文

郑州市城市公园空间布局分析_影响因素

时间:2012-02-19  作者:秩名
  图表3 公园绿地面积与人口相关图(2008年末)

郑州市 表3表明郑州市各区公园绿地总面积以及各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与此区人口的相关关系,对数据分析后得出,公园绿地总面积与人口总数的相关系数是0.558,呈正相关,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人均绿地面积与人口总数的相关系数是-0.004,二者呈负相关。其中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和惠济区这5个区,表示公园绿地面积与人口总数的两条曲线走势较一致,说明金水区与二七区、中原区虽然位于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但相应的公园绿地建设也基本满足人口的需求。表现差异大的是郑东新区、经开区和高新区,郑东新区公园绿地面积较大,绿化水平相对更高,但因为是新区,入住的人口数少,所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就大;经开区的公园绿地面积小,人口少,二者数值接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处于一个中间值;而高新区相对于郑东新区,出现另一个极端现象,公园绿地总面积低于人口总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低于1,从人居环境的角度以及该区域未来的发展来看,对高新区的公园绿地建设投入需加大。

图4、公园绿地分布与地段等级的关系

图4表示的是城市地段等级对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影响,从图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类似郑州这样的大城市中,地段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公园的分布;其次,在等级较高的地段中,公园绿地以小面积的板块分散分布或者以大面积的板块零星分布,而且是以小规模的公园居多;大中等面积的公园绿地都分布在等级较低的地段中,是由于中心城区用于绿地建设的土地面积有限所致。

3、公园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各个方面对郑州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后,对公园绿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首先,公园绿地分布不均,不成系统;其次,城市公园的管理存在问题,绿地遭受破坏和侵占影响因素,体现在一是现有绿地维护管理不善而被侵占,二是规划的公园绿地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控制,用地性质被肆意改变,从而影响到城市绿地系统的科学构架和城市的合理发展;再次,公园绿地的规划理念上存在偏差,影响了公园绿地使用功能的发挥,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对早年建成的绿地缺少不断的设计更新和管护完善,第二,近几年新建的公园绿地在设计上缺少为居民服务的意识,缺少对各阶层、各年龄段、各时间段使用者的使用特点的准确把握,铺装面积过大,真正意义上的绿地面积过小,无法满足居民多层次的休闲活动需求;最后,政府导向和设计师创造能力下降衰退,政府控制市场投资,过分强调利益回报,盲目的追求市场繁荣,不能有效提高设计层次[[7]。

4、完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思路

4.1注重城市公园的更新

以城市更新的高度看待公园的更新,在更大意义上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公园的衰退机制与城市的衰退机制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只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互的制约性,但同时又互为发展的动力[8]。

城市公园在城市更新中发生功能的转变,在城市被全球化和商业化的情形下,城市公园正成为延续和展示城市独特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最具有可识别性的城市景观空间,这一独特的绿地空间,是人们有安全感、认同感,与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紧密联系。

城市公园在城市的更新中也发生形式和意境的更新,要体现浓厚的文化性。回归自然已成为了都市人的理想,那么公园形式和意境也需要反映这种理想,城市公园的形式要更多的体现实际功能,意境则应体现对文化景观的追求和对表现从破坏到恢复这一良性生态过程的追求,调动居民的参与性[9]免费论文网。

4.2 强调布局上的公平性、效益性与可达性

公园绿地作为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公共绿地,需要强调的就是其公平性,要让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都能方便的享用到这些绿地;绿地的效益性体现在生态、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而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则应有重点地突出社会效益,在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同时,通过环境的改善带动周边地段的发展,以采取多种开发方式寻求绿地建设和城市用地经济产出的良性循环,把握好绿地建设的直接投入和绿地功能的关系[10];可达性指在系统构成的层面上,均衡布局,使居民从居住地点出行500米范围内可享受到公园绿地为其提供的游憩服务。在公园的设计上,结合周边环境,使之具有较高的吸纳力和包容性。

4.3公园绿地与附属绿地兼顾发展,布局网络化

结合城市的发展影响因素,预测未来城市公园可能出现的综合型问题,从而解决公园绿地总量少、分布不均等的问题,使公园绿地在城市中能更充分的发挥其生态效益。公园的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在整体布局上以综合型公园和带状公园为核心,串联街旁绿地、社区公园等小型斑块,形成具有点、线、面的网络化绿地系统。同时,考虑将一些单位的附属绿地作为公园绿地的补充,这类绿地绿化状况良好且数量、面积也较大,但是处于围合的或者封闭的状态,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可以以此为契机,挖掘附属绿地的利用潜势。

4.4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合理化

城市公园的选址要考虑居民出行的最短距离,不仅要追求居民游憩出行费用最小,同时还要考虑所有居民都能均等的享受绿地权利的公平。在人群高密度区,要考虑是少数的大面积公园分布还是多数的小面积公园分布更合理,哪一种情况能得到最优的、最合理布局方案。在其他条件一定情况下的人群低密度区,可以考虑根据居民的平均移动距离来决定公园绿地的数量、规模与分布。

5、结语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主体,同时也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公园的的建设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上还应融入城市空间建设中。作为一种提供休闲服务的载体,在未来的建设中要控制城市公园的布局密度,合理安排城市公园在城市中的布局模式,并充分调动现有公园的承载能力,以满足更大范围的要求,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旭.深圳市城市公园特征及衍化研究[D].中山大学.2008
[2]田国行,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6,30-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T91-2002.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方田红.上海公共游憩场所空间布局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2006,(6)
[5]胡运骅.构筑上海城乡一体化的绿化体系[J].住宅绿化,2002,(3)
[6]张迎春.《基于生态绿地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选址研究――以上海为例》[D].同济大学,2006,(1)
[7]郑丽蓉.现代城市公园发展的困境及其策略探讨――以上海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12,(21)
[8]阳建强.现代城市更新[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42-48
[9]夏欣.现代城市公园的价值重定位与公园更新――以武汉市解放公园为例[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0]俞晟.城市游憩绿地建设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2,(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贵州发展烤烟种植的机遇与困境及对策思考-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烤烟种植调查
下一篇论文:2010年中国房地产的十页日历-2010年中国房地产影集魏雅华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项目管理论文
最新项目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