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风险分析过程 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主观评分法对项目识别出的12类风险逐个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⑴构造递接层次结构模型,对以上12类风险进行评估。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⑵确立两两比较深度,构造判断矩阵。
 表2.2 两两比较法的标度
 定义
 标度
 i因素比j因素绝对重要
 9
 i因素比j因素重要得多
 7
 i因素比j因素重要
 5
 i因素比j因素稍微重要
 3
 i因素比j因素一样重要
 1
 i因素比j因素重要性介于上述两个相临判断尺度之间
 2,4,6,8
 分析准则层。根据两两比较标度,确定各层次不同因素的重要性权数。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向20位专家咨询,依据上表的标度和判断公式,
 对这三个要素的重要性两两相比打分,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得到判断矩阵:
 A =
 分析方案层。通过调查问卷向20位专家咨询,依据上表的标度和上述公式,旅游论文对“接收风险,不采取措”和“采取措施,杜绝风险”进行两两比较打分,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得到判断矩阵:
 A1= ,A2= , A3= ,
 ⑶计算判断矩阵特征向量
 W =
 ⑷进行一致性检验:
 得到C.I.=0.005,C.R.=0.58,则CR=0.001<0.1,由此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原则,可以接收。
 
  ⑸计算综合重要度。从最上层开始,自上而下地求出各层要素关于系统总体的综合重要度。
 B=(W1、W2、W3)=
 用矩阵B乘以特征向量W,得到矩阵Wf,即
 Wf=
 由此判断,从 “最有效的风险管理组”整体角度,在综合了三种因素之后,“采取措施,杜绝风险”比“接收风险,不采取措”对风险的管理更加有效。
 ⑹应用主观评分法,对采购物资类风险中的三类风险进行评价。以0到10之间的某一个数作为权值,0代表没有风险,10代表风险最大。把各个风险的权值加起来进行比较,区分影响程度;然后把各个风险的权值加起来,同风险评价基准进行比较,低于评价基准,则说明项目风险水平是可以控制的;高于评价基准,则该项目风险是难以控制的。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具有丰富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10位专家咨询。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列于表3.3。根据各位专家的建议,该项目整体评价基准为O.6。
 表2.3 主观评分法
 类别
 影响
 采购类风险
 服务类风险
 库存物资类风险
 各影响风险权重
 引起的损失
 8
 4
 3
 15
 发生的概率
 4
 6
 4
 14
 控制的成本
 7
 4
 4
 15
 影响的程度
 6
 4
 2
 12
 合计
 25
 18
 13
 56
 从上表可以看出,就单项风险而言,采购类风险比较大,服务类风险比较次之,库存物资类风险比较小。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