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钙和铈二元掺杂对钇钡铜氧超导体性能的影响_超导转变温度-论文网

时间:2014-02-15  作者:艾小倩,孙爱民,赵懂叶,鲁彦忠,刘恒伟,马耀通
这一结论与XRD分析的结论完全吻合。Ce掺杂时,它以BaCeO相的形式存在,并没有进行元素替代,随掺杂量增加,超导相的含量逐渐降低,导致超导转变温度的降低。对于Ca的掺杂导致YBCO超导体起始转变温度T下降的原因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他们认为Ca掺杂后导致超导体结构中的含氧量发生了变化,另外一个原因是Ca对Y位的过量替代导致样品中的载流子浓度降低,使得超导体的转变温度降低。我们认为可能是Cu-O面上的载流子空穴数目减小而导致超导的转变温度T值下降。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超导体中的Ba位元素部分被Ca原子替代,Ba位元素被替代时会引起O(4)偏离最佳位置,影响Cu(1)-O(4)-Cu(2)之间的电荷转移,使部分空穴局域在Ba位或Cu-O链,导致载流子浓度下降,转变温度T也随之下降。图4为样品的转变宽度随掺杂量的变化关系图,从图中可知,样品的转变宽度随掺杂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这可能是由于Ca、Ce同时掺杂时对YBCO超导体内部结构的影响相互叠加所致,具体产生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结论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Ca(BaCe)CuO(x=0~0.1)一系列超导样品,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Ca、Ce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晶体结构有从正交相向四方相转变的趋势,而且Ce也没有如预期的进入YBCO中进行元素替代,而是单独与Ba形成BaCeO杂相,破坏YBCO的成相,使超导相含量降低。随Ca、Ce掺杂量的增加,超导体的转变温度呈下降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BaCeO杂相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Ca掺杂后载流子浓度降低,导致转变温度T下降。

参考文献
1 李平林,张金仓,曹桂新,邓冬梅,刘丽华,董成,敬超,曹世勋,物理学报,53(2004),1223.
2 Bottger G, Mangelschots, Kaldis E, et al., Journal of Physics, 8(1996),8889.
3 石庆平,冯丛,汪海英,黄参,徐克西,低温物理学报,27(2005),18.
4 薛运才,陈镇平,薛人中,李涛,刘德伟,低温物理学报,30(2008),29.
5 赵勇,诸葛向彬,物理学报,41(1992),1151
6 Jooss Ch., K. Guth, Schofield M. A., et al., Physica C, 408-410(2004),443.
7 张其瑞,许祝安,王劲松,谭明秋,方明虎,张酣,何振辉,中国科学,23(1993),409.
8 彭振生,王智河,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4(2004),451.
9 B. V. Reddi, K. Jain, S. Singh, et al. , Supercond. Sci. Technol., 1988,1,148
10 Nan Chen, K. C. Goretta, M. T. Lanagan, et al., Supercond. Sci. Technol., 1(1988),177.
11 Chun Wei Cheng, A. C. Rose-Innes, N. McN. Alford, et al., Supercond. Sci. Technol., 1(1988),113.
12 石磊,庞文华,田明亮等,科学通报,41(1996),
13 Kucera J. T., Bravman J. C., Phys. Rev. B, 51(1995),8582.
14 Manthiram A., Lee S. J., Goodenough J. B., J. Solid State Chem.,73(1988),278.
15 Y. Zhao, C. H. Cheng, Physica C, 386(2003),286.
16 X. S. Wu, S. S. Jiang, J. Lin, J. S. Liu, et al., Physica C, 309(1998),25.
17 Baldha G. J., Jotania R. B., Joshi H. H., et al., Solid State Commun, 71(1989), 839.
18 Jotania R. B., Joshi S. M., Joshi H. H., et al., Bull. Mater. Sci, 14(1991),903.
19 J. Y. Laval, T. C. Orlova, Supercond. Sci. Technol, 15(2002),124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测量金属线胀系数实验的改进_误差-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钢材热镀锌工艺技术优化方案的研究_降低锌耗-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物理论文
最新物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物理论文